分享

宝界山上的一棵古银杏,背后的故事很少听到

 陆建华摄影 2020-12-03

宝界山,从前也叫“朱山”,它是为了纪念西汉末年的无锡人虞俊。虞俊,官至丞相司直,公元八年,王莽篡位称帝,废西汉改国号为“新”,虞俊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于是王莽令虞俊饮药酒自尽,虞俊留下一句“吾汉人也,愿为汉鬼,不能事汉贼”。后来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即位后就下令将虞俊安葬于无锡故里,并用朱幡覆盖其墓茔,于是这座蠡湖边上无名的小山,得名为“朱山宝界”。“朱山”,也就是红布覆盖的意思。现今宝界山上,还有虞俊墓在。

宝界山,有着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它跟与之相连的鼋头渚充山、鹿顶山,被定义为“两湖夹一山”。所谓“两湖”,就是这些山体脚下,北面是蠡湖,南面是太湖。站在山头,两湖夹持着山脉,旖旎的湖山风光让人陶醉。加上宝界山又是进入鼋头渚景区的第一山,因而历史上,宝界山一直是“藏龙卧虎”之地,或者说是一处世外桃源。

从南宋开始,先后有四位进士选择在宝界山筑室隐居、静心读书。南宋诗人钱坤,是第一个挑选宝界山隐居的人。据说他于南宋绍兴年间辞官返乡,在宝界山东麓建造山麓别墅,藏书4万卷,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从前的别墅,可不像现今的别墅富丽堂皇,兴许就是山野里的一间茅草屋。三百年后,明朝天顺八年进士陈宾买下了钱坤的宝界山,并在山坡上植梅树百棵,这大概是无锡历史上最早的“梅园”了。

又过了一百多年,第三位和第四位进士相继出现在宝界山,他们分别为王问和王鉴父子。王问,明朝嘉靖十七年进士;王鉴,明朝嘉庆四十四年进士。父子两人都是通过读书步入官场的,最后又效法陶渊明,辞官返乡隐居。王问先后购下了钱坤、陈宾的别墅,再自己打造,在临湖的山坡上构筑“湖山草堂”,并与儿子王鉴一起,先后建造了宝界山“三十五景”。《明史》中曾这样描述王问:筑室湖上,读书三十年不履城市。

明朝的时候,从无锡市区到宝界山,没有陆路想通,来去均只能乘坐渔船,加上当时蠡湖的水面远比今日见到的宽广,遇上风浪时,渔船摆渡还是风险极大。而王问父子乐享其成,巴不得与喧闹的城区相隔,独享宝界山的幽静与美丽的风光。与王鉴有同年之谊的明朝散文家归有光,在他63岁时,为王问父子写了一篇《宝界山居记》,被后人誉为“明文第一”。归有光在开篇就写下了:“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

王问父子在宝界山的“湖山草堂”中生活了五十多年,王问不仅擅长书法与山水、人物、花鸟画,其诗作也清秀雅致。王问于嘉靖二十七年创作了一首“歌行体”古诗,这首古诗名叫《湖山歌》,并刻于石碑上,其中一句:“峰峦映兮潭岛,水溶溶兮烟霏霏”,把绝美的太湖风光刻画的淋漓尽致。《湖山歌》石碑原先藏于“湖山草堂”,现被移至鼋头渚景区内,作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保护。

“湖山草堂”门前,栽种了一棵树龄有360多岁的银杏树,推测是栽种于清朝的初年,那个时候的“湖山草堂”,应该是无人居住的地方,可能后人敬仰“四位进士”的隐居精神,种植了一棵银杏树以示纪念。这棵树的编号为161号,进入了无锡市古树名录。树的高度约有二十多米,因为种植在草堂门前的山坡上,因此从双虹桥驱车前往太湖鼋头渚景区时,远远就能望见墨绿色的山岗上,有一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在蓝天下摇曳。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时,因为宝界山脚下还有一个自然村“朱村”,而地处山坡上的“湖山草堂”,尚存清朝重建、民国时修复的平屋三楹,后来“朱村”搬迁之后,草堂再也无人打点,一度呈现荒废。现在人们所见到的“湖山草堂”,是20109月重新修缮起来的,草堂前还立一重修石碑,以纪念这段可以载入无锡历史的故事。

还在1927年太湖鼋头渚景区草创时,因为需要造“太湖别墅”,工人们在开挖山路时,挖出一方摩崖石刻,上书“劈下泰华”四个字。经考证,此摩崖石刻为王问所书。在太湖鼋头渚,王问共留下三处摩崖石刻,最绝的一处位于鼋头渚广福寺前峭岩石上,同样为四字:源头一勺。其取意为: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这里将太湖三万六千顷面积的水,比喻为手中的一勺,这样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

无锡的初冬,能赏银杏、觅古迹的景点有许多,比湖山草堂门前的银杏树古老几倍的也有。但宝界山湖山草堂,却是最宁静的地方之一,宁静到在我拍摄的整个过程中,只遇到两位游客,而且是匆匆来匆匆去,没有为湖山草堂和它的银杏树多停留一下。真的辜负了那一抹山坡上的金黄,以及那一份带有湖光山色的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