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代中国,为何封建制王朝比郡县制王朝国祚更长?

 松竹同音 2020-04-07



国祚,是指王朝维持的时间,与王朝实际维持时间有一定区别。

王朝维持的时间,一般是指王朝通过帝室血脉而延续,其代表的是家族统治。王朝实际维持时间,却是指国运的长短,其代表的是政权运转。所以,国祚的时间值一般都是大于或者等于国运的时间值。

例如,周朝,这个政权的运转,自周人迁徙到渭河流域岐山以南的周原,建立起城邑,就已经开始了。而这个政权的终结,却是在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的王畿之地或是被诸侯国瓜分,或是被分封出去,周天子丧失了任何的权柄之后,周政权实际上就停止了。

周政权运转时间,在商朝建立不久就开始了,时间大约是在五百余年。周政权取代商朝,到政权停止运转,成为一个共主象征,时间大约只有三百余年。而我们谈到周朝国祚之时,一般是指周朝取代商朝之后,持续到秦朝取代周朝。

再比如,秦朝,这个政权,自从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之后就开始运转了,一直持续到秦三世向汉高祖刘邦投降。而秦朝的国祚,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废周天子算起的。

在古代欧洲,虽然政权更迭,但并不代表帝室家族血脉的终止。

例如,古代英国,英国的都铎王朝由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没有子嗣而宣告结束,苏格兰的国王詹姆士六世因为在血缘上与伊丽莎白最亲,是女王的旁支后代,从而得到了继承权,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

一人兼任两个国家的国王,两国共有一个王朝,从而诞生了斯图亚特王朝。从国祚上讲,英格兰是一直在延续的。从国运上讲,都铎王朝这个政权停止运转,被新的斯图亚特王朝所取代。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发现,东西方对于国祚的算法,区别很大。

因为古代中国是有着大一统天下观的国家,所以,国祚一般指的是成为正统的中央王朝之后,其帝室血脉延续的时间。国祚时间值的计算,除去了该政权在成为中央王朝之前的时间值,却加上了该政权停止运转后,中央王朝已经丧失了权柄的时间值。

例如,唐朝,在中晚期,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帝室不仅丧失了对地方上的统治权,同样的,在中央,太监掌控神策军,把持政权,废立君王。唐朝作为一个政权,实际上早已经停止了运转。不过,计算国祚,唐朝的灭亡是以其最后一个君主将帝位禅让于藩镇为结点的。

在古代中国,推行封建制的王朝,有夏商周三个王朝。封建制,这三个王朝不断发展,分别称为:内眼外荒制、内外服制、分封制。国祚分别是471年、554年、791年,一个比一个国祚更长。

推行郡县制的王朝,自秦朝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其发展一般有三种形态:郡县制、州县制、行省制。国祚长短没有固定的规律,短命的王朝也许就几十年,国运长存的王朝也不过三百年,而且朝代更迭频繁。

为此,古代中国,封建制王朝比郡县制王朝国祚更长,在算法上就占了很大的便宜。

因为封建制王朝,诸侯国与中央王朝只是隶属关系,其政权各自独立运转。即便中央王朝,其政权已经停止了运转,但只有帝室血脉在,那么从表面上看,其国祚就还在延续。周朝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权运转停止了五百余年,国祚却依然延续着。周朝由此成为古代中国,国祚最长的王朝。

郡县制王朝则不同,地方上崛起的新政权,要能够独立运转,首先要摆脱的就是中央政权的控制。打倒旧政权,是建立新政权的前提。为此,秦朝之后,直到清朝,地方上爆发起义,不是先有政权,而是先有军队。一旦建立政权,那么与前朝的斗争就会白热化,不是彻底推翻旧政权,就是被旧政权给镇压消灭。

一般情况下,推翻了前朝,才会建立新政权。旧政权一旦停止运转,意味着帝室血脉根本无法存在,清理前朝帝室血脉,以断其国祚几乎成为了新朝的首要任务。秦朝之后,改朝换代,变得十分血腥。

从国祚的算法中,可以看到决定王朝国祚长短的两个要素:帝室血脉、政权运转。

在古代西方,在帝室血脉的延续上,其来源更为宽广,与政权的运转几乎没有多大的关系。其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族天下的元老院这样的机构,帝室血脉得到继承权,继而建立政权,是由元老院选举产生的。

如古罗马帝国,在族天下的过程中,帝室血脉来源于整个的古罗马民族,养子继承成为了古罗马帝国十分普遍的现象。如古代西欧,王位继承人不仅可以父系传承,还能母系传承,只要有较为亲密的血缘关系,就有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帝室血脉只能是父系传承,在一家一姓之间传承。而且还分嫡庶,一般来说,只有嫡子才有继承权。帝室血脉的继承权,是由前任君主授予的。其授予的并非是建立政权的合法性,而是运作原本政权的合法性。

这样一来,古代中国,虽然王朝推行封建制或者郡县制与其国祚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这两种制度却影响着帝室血脉建立政权的合法性。

例如,汉朝,按照帝室血脉延续王朝国祚的角度,刘邦建立的西汉、刘秀建立的东汉、刘备建立的蜀汉,都应该属于汉朝。然而,在正史当中,刘备的汉朝被打上了蜀国的标签,曹丕强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后,其正统地位就等于过渡到了曹丕建立的魏国。刘备并没有建立政权的合法性,因为其没有得到前任君主的授权。

这就是郡县制所带来的结果,地方上并没有建立独立政权的合法性。其合法性来源于正统政权的授权,一般是按封建制的惯例,由正统政权授予藩国地位,其政权才具有合法性,才能被承认。

在郡县制下,刘备是帝室血脉,虽然比较疏远,但是依然有一定的继承权,却没有独立建立政权的合法性。所以,刘备建立的新政权只能是汉朝,因为从法统上讲,他只有继承的合法性,却没有建立新政权的合法性。

再比如,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开国之时,封建制之下,帝室血脉都有建立政权的合法性。所以,除了西周的王室、开国功臣得到了分封建国的权力外,从黄帝时代起,历代君主后裔,也得到了分封建国的权力。

这就是封建制所带来的结果,任何帝室血脉都拥有建立政权的合法性。从黄帝时代起,历代君主后裔,夏朝和商朝的帝室血脉也有开国建立政权的权力。不仅如此,边缘地区的部落首领,也被授予了开国建立政权的权力。

在封建制下,只要是帝室血脉,不管是以前的政权,还是现存的政权,都有开国的权力。所以,西周时期,随着帝室血脉传承,不断进行分封改封,大小藩国不知道有多少。直到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失去了分封的权力。

即便周天子失去了权力,其运作的政权已经停止,但是其它藩国要获得合法地位,还得周天子给予肯定。周天子依靠的便是这一点,从而将周朝的国祚延续了下去。

日本也是这种现象,日本天皇的政治权力已经转移到了幕府,但是幕府不敢动天皇,不仅仅是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而是各藩国,各个令制国,包括幕府,他们的权力要有合法性,就离不开天皇的授权。

综上所述:在古代中国,封建制王朝比郡县制王朝国祚更长,在于封建制比郡县制更适合于帝室血脉的延续,更适合于帝室血脉维持政权运转,更适合于帝室家族进行长期的统治。

为此,秦朝之后,推行郡县制的各个王朝,在外部施行封建制,演化成为朝贡体系,以拱卫中央王朝。而在内部,西汉、西晋、明朝在刚刚立国之时,考虑到帝室统治的薄弱,也会变相地以封建制稳定帝室血脉。

封建制与郡县制作为一个国家的行政制度,其存在都是作为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与王朝国祚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国运兴衰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对帝制王朝的影响,仅仅在于帝室血脉的延续,关乎的只是一个家族的兴衰。
古代中国,对于王朝的延续,并不看重血统,也不看重政权运转,侧重点是文化。占据中原的王朝为正统,更符合中华文化延续的王朝为正统,中华文明是一个以文化为纽带延续国运的文明。

所以,古代中国,计算王朝国祚,既不看这个王朝的血脉延续,也不看王朝的政权运转,看的只是王朝居正统地位的时间长度。如果是藩国,其国祚,主要是看正统王朝承认其地位的时间。

这一点与西方截然不同。无论是家天下,还是族天下,帝室血脉延续王朝,可以使得王朝延续千年以及更久。但是,以文化延续国运,却使得中华文明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使得中国虽历经朝代更迭,却依然维持着长期的统一。

在西方,看重帝室血脉延续的王朝。古罗马文明,文明、国家与古罗马民族一同覆灭。延续几千年的王朝,辉煌一时的日不落帝国,今天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岛国。

以一个帝室血脉的长度,或者以一个政权运转的长度,去衡量一个国家的生命力,显然是非常浅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