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领导力开发之义胜利者为治世

 扫地僧一一 2020-04-07

1、中国领导力开发之基于道的领导力

2、中国领导力开发之基于德的领导力

3、中国领导力开发之基于仁的领导力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基于道的领导力可以实现从无到有,无中生有;而基于德的领导力可以做到“天下虽大,唯有德者据之”;基于仁的领导力则可以实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而基于“义”的领导则可以实现““义胜利者为治世”的局面。反之就会出现“利克义者为乱世”的结局。

那么,究竟什么是“义”呢?

儒家说:“义者宜也!”

也就是说,义就是适宜,就是正确的意思。所以“君子义以为质”。

那么,什么是正确呢?

这就要涉及到不同层级的评判标准。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前面涉及到的 道、德、仁三个层级。

自下而上,从仁的角度评价“义”,核心就在于是否符合爱人的标准。如果再往下细分,仁义的标准还可以有很多。雷锋同志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可以看作是仁义的具体表现。

同理,义还有基于德的标准。在过往的伦理课里,往往会有这样的小故事:一个人带着自己狗去南极,最后弹尽粮绝。吃了狗,就可以在持续几天,或许就等来了救援。不吃狗,人狗都会饿死。请问,吃不吃狗?

其实,从仁的角度,这个事情很好解决,自然是吃掉狗等待救援。但是从德的角度这个事情就是两难,因为“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这个情境下就是人狗皆得,这显然是一个悖论。

类似的悖论还有女友和老娘同时掉进水里,先救谁的问题。

这一类悖论的根源在于能力和原则的冲突: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能力有限,只能“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即”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义的最高标准当然是基于道的评判,所以才会有道义一词。就拿当下的疫情来说,什么是道义呢?

早期武汉封城,西方国家说我们不讲人权。疫情发展到今天,网络流传的一个段子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正确:封城,“人权”没了;不封城,人全没了。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何来人权呢?中国人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对西方社会进行医疗援助时,居然有西方势力职责我们借助疫情扩大我们的政治影响力。这就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质是心智低下,见识浅陋的表现。“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先确定能活下来,再去指责别人吧。

所以说,从“仁义”到“德义”再到“道义”,需要心智水平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义”的领导力核心就在于领导者是否有能力确立正确与否的标准。所以《素书·遵义章》中说: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所以说: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 “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