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位亲力亲为的领导,你到底是搞管理的还是打杂的?”

 oyss666 2020-04-07
最近一位管理者朋友向我吐槽:“把自己活成了秘书。”

下属发过来的PPT,检查出来有错别字、觉得格式不够美观、觉得思路结构存在问题,让下属去改……最后彻底变成了自己在做PPT。

下属也很备受打击,自己的一点创意全部给抹去了,俨然就是一台PPT机器,人员也就容易流失掉。

很多人顶着总监的抬头,拿着总监的待遇,却抢着干专员的活儿,导致人员青黄不接,更谈不上高效了。

我们招人、然后采取五花八门的管理措施,明明是为了提高效率,怎么就变成了来回拉锯的内耗了呢?

面对这样的管理问题,HRBP可以做些什么帮助提高工作效率、激活团队呢?

塑造高效工作环境

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很大程度改变一个人,就像一位厌学的孩子,如果有幸遇见一位好老师,很可能就愿意捧起书本。

BP可以是这样的好老师,努力塑造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文化环境。

1)推广目标导向的工作思维。

我们经常在每月制定工作计划,或开复盘会的时候,提到“目标”这个词,在达成思考的过程中,是不是真正具备“目标导向”的工作思维呢。

比如领导跟下属说,“你去做一个PPT”“做一个PPT把xx事情汇报一下”,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说法。

哪个更能体现目标导向的思维呢?

明显是后者,因为PPT只是工具,领导想要的并不是PPT本身,而是“弄清楚某件事情”。

如果只理解了“做一个PPT”,那么领导看完PPT之后提出批评、修改意见,下属会在心里埋怨领导,为什么一次不讲清楚?

领导觉得下属就是一个“算盘”,拨一下动一下,双方的工作就陷入了“老鼠笼里赛跑”的局面。

但是如果准确理解了“做一个PPT”的目标是为了“汇报清楚某件事情”,我们就可以“以终为始”进行思考:

领导是自己弄清楚就行,还是需要再向上汇报?

我要在PPT中呈现哪些内容?

哪些可能是领导更关注的重点内容?

此时就可以使用5W1H等结构化思考工具,框架清晰,逻辑严谨地阐述清楚。

先思考一个清晰大纲与核心要点,及时和领导确认清楚,避免重复劳动。


作为团队BP,光自己有目标导向的工作思维还不够,还需要面向团队成员推广出去,时常念叨,时常辅导,帮助大家都建立起这种事半功倍的思维方法。

这样做是不是可以更加高效呢?

记住,管理的高效率通常都是从一点一滴细节改善上抠出来的,量变引发质变。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工作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联度。

最好的状态就是:做好这项工作、完成这个目标,不仅能够帮助公司、帮助同事,还能帮助自己,朝着自我成长的目标又迈进一步。

反之,可能就是考虑要调调岗、挪挪窝的时候了。

2)督促高严格的过程管理

自行车爱好者都知道,车子只有经常骑才不会生锈。

工作也是一样,保持快节奏、高强度,也是防止自己生锈、团队生锈的最好办法。

我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话:“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呢?因为人习惯性先做更紧急的事情,而不是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对于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领导想着三天能够完成,那就再多给两天吧,这样下属思考的时间可以更充分一些。

但是对于员工来说,很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事情不急,反正还有五天时间,而且没啥思路,不如先放一放。

这样不仅多给的时间被白白浪费掉了,而且还容易滋生消极懈怠的恶习。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预计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只给下属两天时间,必须马不停蹄全力以赴,容不下一丁点拖拉延误,通过压缩Deadline倒逼生产力。

大家知道阿蒙森和斯科特两位优秀的探险家在南极竞赛的故事,阿蒙森率先到达南极点,斯科特在途中不幸遇难。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别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过程管理”的不同。

阿蒙森团队无论天气好坏,雷打不动每天行进15-20英里,哪怕天气再好,也不往前多走,哪怕天气再差,也不就地扎营。

但而斯科特团队更加随意,天气好就多走一点,天气差就少走一点。

很多工作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得不到贯彻执行,都是源于团队管理者放松了过程管理。

最典型的就是日报,如果只是简单罗列每天做了些什么,管理者又默认了,长此以往团队成员容易变成散兵游勇。

但是如果能够对照当日既定计划,详细复盘计划执行情况,形成文字记录,甚至不清楚的地方电话沟通修改,这样日复一日训练出来的团队成员,堪称职场“白骨精”。

严格是大爱,纵容是大害。

人都是有惰性的,团队管理者也会有想偷懒的时候,所以作为团队BP或政委,可以起到提醒监督作用,及时补位。

只要你也觉得这是正确的、应该的,就可以理直气壮去做,如果只做那些简单的,很容易就被边缘化,甚至岗位都可能被撤裁。

3)宣扬并保护我们提倡的行为。

文化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当中。比如互联网巨头为了推广“坦诚清晰”的文化,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鼓励群聊不要单聊。

普通员工只要向直属leader申请,就能查看所有头条系的产品数据,无需更高层批准。

在飞书上,任何员工可以看到任何同事的OKR,以及基本信息、汇报关系。

在结果衡量上,任何人可以对任何有工作联系的人做出评价,“真·360度评价”。

在每两个月的CEO面对面、部门业务沟通双月会上,张一鸣公开讲自己的OKR进度,逐项打分,直言不讳。

员工在双月会上发表了对高层激烈的批评意见,会议记录原封不动发给部门全体员工。

再比如“弱化层级”,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开会时如果张一鸣迟到,就默默坐在后面,没人给他让位置。

对谁都直呼其名,不说“您”。

不设置具体的职务名称,只有对外才用title。

7位数的随机工号。

在一家企业里,我们要明确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有哪些具体行为可以体现呢?

正面行为我们要大力宣扬,也需要我们保护。

同时对于违反团队价值观、破坏高绩效文化的负面行为,也必须严惩不贷,甚至尽早清除害群之马,BP就是团队文化的守护者。

4)了解个人,关注他们的感受与需求

很多公司都希望希望自家员工能够高度自驱,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特殊问题。

但是实际上只当他是完成某道工序的机器,千万别捅娄子别惹麻烦,用简历标签或业绩数据去评价。

Company是什么意思呢?既是公司,也是陪伴。

怎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呢?

那就聊天呗,会聊天真是一位优秀BP的必杀技。

通过聊天,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家庭背景、父母关系、成长环境,他的成长经历、职业经历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情,对他的价值观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等等。

如果说了解他的简历、业绩数据、能力强弱,只能算了解这个“员工”。

如果还能了解员工以上这些问题,才算了解一个“人”。

只有了解这个人,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信任,挖掘他的真实想法与需求,才能帮助他更好地规划职业路径、工作内容,排解负面情绪。

为什么聊天这件事情更适合BP来做呢?

因为BP不是员工的直线上级,不是这个团队的直接领导,通常心理距离会近很多,更容易让人敞开心扉。

挑选合适的人

而不是能力最强的人

开篇提到人是环境的产物,倒过来说其实也对,环境是由其中的每个人共同塑造的。

再说一个字节跳动张一鸣招人的故事:

他有次看到HR写的招聘JD,其中有一条写着:有五年以上互联网产品经验,具有日活千万量级以上的产品规划和产品迭代实施经验。

他特别生气,怒怼了这个HR:按照这个要求我自己都进不来。你写这样的JD很容易,本质上是偷懒。

他说,我们招人一直秉承的观念,是找到最合适的人,特质是不是真正契合,关注人的基本面。学校、相关经历、title都没那么重要。

核心就是一句话:HR不能唯能力论,还要关注人的基本面和特质。

就像阿里专门设立了“闻味官”一样,这个人的一言一行是不是和我们气质相投,有没有展现出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至少具备最基础的职业精神和习惯吧?

虽然判断专业能力是否过关,不是BP看人的强项,但是通过行为面试、评鉴中心、试用观察等方式,判断他是否具备我们提倡的特质,BP可以更加擅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