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很难带?先摸清孩子的“天生气质”,让“磨人精”变成小天使

 浅浅妈妈育儿经 2020-04-07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实用的育儿知识,让妈妈照顾宝宝更轻松!

导语:出生在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在抚养的过程中,也会让父母操不一样的心,为何有的孩子难带,有的孩子省心?有一点可能被父母忽视了,那就是每个孩子的气质不同!若是能摸清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或许可以让“磨人精”变成小天使。

有个妈妈说自己家里两个孩子,都是她自己带,但是太不一样了。老大风风火火跟个女汉子似的,大大咧咧的性子,比较外向活泼,比较泼皮不用她操心。老二就不行了,虽然很乖,但是很敏感,动不动就哭,而且还很黏她。她就觉得很奇怪,生活在一个家里,为什么差异就这么大呢?

还有的父母反映,家里也是两个孩子,老大就比较烦人,动不动就哭闹,有一颗玻璃心。老二比较蛮横,喜欢我行我素,不听指挥。

为什么同一个家庭里,同样的家长带,会相差那么多?

其实这就提到了关键的一点,孩子的“天生气质”不同,这里的气质不是说的优雅的气质,而是一个人先天的人格特质,比如内向,外向,勇敢等。

关于气质理论,亚历山大·汤姆斯和斯特拉·切斯将婴幼儿特性分为九大气质表现:

(1)活动量。有的孩子经历特别旺盛,每天就跟个陀螺似的根本停不下来,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出乱子,或者干扰到别人。这就需要家长多陪他花时间,去培养稳定而且安全的运动习惯来释放他的精力。

而活动量少的孩子会比较瘦弱容易生病,家长应该适当地提高孩子的活动量,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耍,不要总憋在家里。

(2)规律性。这指的是孩子的睡眠清醒时间,饥饿和食量的规律性。有的孩子出生之后就比较乖巧,吃饭睡觉都很棒,一点儿都不让妈妈操劳,有的孩子则不行,会时不时的哭给你看。这样的孩子就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培养他的行为习惯。

(3)注意力分散度。平时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但是在日常中,孩子总会受到周围的干扰。有的时候他可能很专心地做一件事,有可能玩玩具,但是家长会让他停下来吃水果或者让他去做别的事情,这就是打断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在做专注的事情时,父母应该给他一定的空间,不要去干扰他。尤其是在做作业的时候,不要一会儿让他喝水,一会儿让他休息一会儿,让他吃水果等来打扰他。

(4)趋避性。这是指孩子第一次接触人、食物或场所等新的刺激时表现出接受或者是退缩的态度。

有的孩子在接受到新的刺激时会表现得很好奇,容易接受。而有的孩子就比较退缩,躲在妈妈的身后。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儿,应该温柔地跟他说让他慢慢来,或许他才会放松下来更快地适应。

(5)坚持性。坚持度低的孩子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比如搭积木搭到一半儿就会玩儿别的东西。而有的孩子就会思考换个角度继续玩儿,不局限于固定模式,会探索玩出新花样。

(6)反应阀。反应阀低的孩子比较敏感,对一些小事情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现反应。反应阀高的孩子比较大大咧咧不容易对一件事情有反应,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7)适应性。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差,比如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几天就能适应,有的孩子可能需要一个月都不太适应。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帮着他适应新的环境。

(8)反应强度。反应强度大的孩子遇到事情会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高兴的时候大笑,难过的时候大哭让父母受不了,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情绪理解和接纳适当的引导,让他做出合适的反应。对于反应强度小的孩子可能是不想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父母应该注意引导,让他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要总是一个人独自承受。

(9)情绪本质。这是孩子平时表现出来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比例。快乐乐观的孩子比较受人欢迎,而情绪低的孩子往往被人不喜欢。作为父母应该帮着孩子多表达快乐情绪,平时也应该让他多接受快乐的情绪。

知道了上面九种孩子表现出来的气质,作为父母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有的时候孩子并不是真的跟你作对,可能是他的“天生气质”让他变成了一个“磨人精”,如果父母能够摸清孩子的气质,那么就可以把力气花在对的地方,因材施教,让孩子由“磨人精”变成小天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