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让我怀念三十年的老电影

 真友书屋 2020-04-08

中国电影的真正创作高峰是上世纪是八十年代,在经历了文革那段岁月后,人们对于人性的渴望、对于理想的追求是前所未有的,那种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状态是很让我怀恋。

那天我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哪部影片?很抱歉,我当时繁体字还没有认全,只记得观影时,感觉有一股使人痴迷的馥郁香气从某个角落里逸放出来,让我平静的心情陷入了沉思,然后是淡淡的哀伤涌上了心头。下面我谈谈那些我印象深刻的镜头。

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关注过这类电影,我只喜欢有着波澜起伏、生动曲折情节的电影,比如战争影片,但这次我看懂了,一种深沉、单纯、明快中含着郁闷的情绪贯穿在其间。

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却饱含着浓烈的情感。蜿蜒颓败的古长城,荒草随风飘摆;卢沟桥上缓慢地行走在古道上的驼队,驼铃在一片沉寂中叮叮当当作响;中国斗栱古建筑屋檐角下挂的“风铃”在微风中飘动,悦耳清脆;烈日下越发显得古朴的老箭楼下,黄包车夫们在为生活奔忙着。

影片一开始就以这些一幅幅水墨式的画面将我牢牢地吸引住,奠定了这部影片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时代的质感,传达出了深沉、哀婉、怀旧的意境。

衰草


长城

卢沟桥上的驼队

檐角下的“风铃”,亦称惊鸟铃、护花铃,集保护和装饰建筑等多项功能。

继而,随着天真活泼有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小英子的视角,好奇地模仿着正咀嚼着草料的骆驼,徐徐将我带入了民国时期北平的城市风貌和百姓生活。我看见狭长曲折的胡同,听见井窝子上独轮水车那嘎吱嘎吱单调的声音,瞧见担剃头挑的、卖绿盆儿(江西瓷的)的各色人等为自己和家人的糊口而忙碌。

接下来就是三个相互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故事,呈现出一种板块式的散文式结构,只是用怀旧的主题串接起来。

整日倚着门口向外张望的疯女人秀珍和从小被各种欺负、虐待的童年伙伴妞儿的悲惨故事;被人称为“贼”的青年那“穷人因贫困而绝望,因绝望而走向犯罪”的命运际遇;为了生计错过自己儿女的陪伴和教育的宋妈,由于丈夫的失职而引发的家庭痛祸(最后还有主人翁的父亲因病过世)。

这些善良人们不幸境遇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散散淡淡展开,但却叙述得委婉有致。从《城南旧事》中抽取了这三个故事分别是母女舔犊之爱、兄弟手足之爱和亲人别离之爱(宋妈的离去和父亲的逝去),交织在一起呈现了“生民多艰难”的社会面貌。

但更重要的是,该片(特别是原作者)远远脱开俗套,而是对生活别有感悟,让作品寄托了自己的情怀,其创意不在写八卦故事,而是心灵有所寄托。原书作者曾经说过,不要问她那些故事是否真实,她只想分享童年的心情。

疯女人秀珍依靠在“惠安会馆”门口,所谓“会馆”有点像过去各省市地区在老北京的民间驻京办事处,但主要功能不是到中央拉关系、跑项目、求资金,而是各地赴京赶考的精英举子歇足暂住,还有普通乡党聚会联络相互救济的场所。老北京的城南是“会馆”的聚集地,而民国时期的老北京素有“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群体功能居住区说法。

那个时候,北京城还没有现在那么大,城东西南北的地理含义和当今有区别。当时的京城范围基本上也就是差不多现如今的二环以内,宏伟城门连接起高大的城墙,把整个京城分为了皇城、内城和外城三个部分,所谓的“内九外七皇城四”。

这是有特定历史形成的格局,以皇城为中心,周边是内城,满清结束后八旗子弟家道中落,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贫寒,所以有“北贫”之说。内城南面是外城。外城的西部为西城,达官显贵为了工作方便,扎堆此地居住,所以有“西贵”之说。

外城的东部为东城,紧靠漕运水道,京杭大运河西分支的通惠河就流经崇文门附近。水运是那时候的主要物流运输方式,交通便达导致经济活跃,因此大量商贾为了做生意而聚集于此,所以有“东富”之说。清代京师税务衙门设于城东,方便就近征收商税,崇文门也因此被称为税门。

那么城南为什么就是南贱呢?“贱”是下贱(职业)的意思,当然也是“贫”的代名词。城南位于外城的中部,北城的南部,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聚集了大量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优、吹鼓手、巫、大神、梆、戏子、街、卖糖等下九流的底层人民。

第一个故事里的妞儿就是在天桥学唱戏养家的。也许城南因为是平民窟,也造就了该地区地皮价格低,所以城南是带有公益性质的会馆在京城的首选地址。比如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年间策动公车上书的湖广会馆,诞生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我之节烈观》等著名作品的绍兴会馆。

会馆最兴旺时,全北京城有大小会馆600多个,主要分布在前三门(宣武、正阳、崇文)以南的城南,尤其是在宣武门附近形成了大片的会馆区。《城南旧事》发生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故事迥异于北平其他城区。

那么对照影片第一个故事的原文“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对照现如今的北京地图,大概率估计这个线路是有问题的。

因为根据老北京各地会馆列表,惠安(会)馆应该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耀武胡同5号,从骡马市大街走到耀武胡同不需要经过魏染胡同、西草厂,除非她绕道向西北方向后,又转向东北,长距离走到惠安馆。这几个地点位置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在椿树胡同附近有个“晋江会馆”,不知道为什么原文为“惠安会馆”,这两个会馆距离有点远,唯一想得起联系的是,它们分属福建泉州府治下的两个县。

那么这个线路就自洽了。

疯女人秀珍向小英子讲述她与思康相爱的那一段镜头:在秀珍的画外音里,一块玻璃,又一块玻璃,窗户上的这些玻璃混沌不清,窗户纸也破烂不堪,接着是跨院的月亮门和小屋的内景。

这段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思康的形象,但大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补充他的形象。这一段还有一个教育史的小知识,就是北京大学的原址在沙滩(后街),后来在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后,才迁入现在的燕园。

在小英子家的西厢房里,两个小孩子在欢快的小鸡娃挤来挤去叽叽声中默默无语,小英子看着妞儿,妞儿趴着秋千上哭了起来。小英子发现流泪的妞儿手腕上有明显的伤痕,便同情地用手去抚摸。妞儿吃痛,“诶”的一声将手缩回,冲英小子难过地笑笑,然后她们互相看了看,继续默默无语,电影在这里留白,给了观影者自己联想思考的时间,脑补妞儿在家里会受到什么样的虐待。

这家的孩子真是可怜。妞儿出逃的晚上,天下着大雨,雨丝裹挟着大风,阵阵地卷过屋面,在阴暗的灯光下像一条条鞭子抽来,落到地上激起无数的泥水花……映衬了妞儿与秀珍悲惨的结局,没有实在的动作,没有声泪俱下的夸张语言,却令人情不自禁地为之动容。

风雨中,秀珍带着妞儿被火车撞死了。影片没有直接拍摄这个镜头,而是通过火车汽笛声过后,小英子在医院里听到报纸上的消息让观众们知道的。

第二个故事发生地在新帘子胡同,但我搞不清是东帘子胡同,还是西帘子胡同。这是又一个令人萌发同理同情心的故事。小英子到杂草丛生的废宅里捡皮球,意外地撞见了一个窃贼,和他聊了起来。

这是一个很温柔的窃贼,对弟弟的教育极其重视:“我就是小时候贪玩,书也没念成,后悔也来不及了。我兄弟,那可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他说,他长大毕了业,还要漂洋过海去念书。我的天老爷,就凭我这没出息的哥哥,什么能耐也没有,哪儿供得起呀!奔窝头,我们娘儿仨,还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呢!唉!”他叹了口气,继续对小英子说:“走到这一步上,也是事非得已。小妹妹,明白我的话吗?”

小偷问小英子有没有吃过窝窝头,小英子摇摇头,小偷感叹道,连窝窝头都没吃过,那掺野菜的窝窝头更是见都没有见到过。

这段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民国老课本的国文书上一年级第二十六课的那篇《我们看海去》。我随着小英子在低吟,就像可以抬头看见窗外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白色的云朵,给人以饱含希望的力量: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影片反复出现的著名主题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全片从头到尾出现了八次。它的旋律很优美,却又带着一丝悲凉……

小偷的弟弟在学期末又得了奖状。

兄弟俩分享努力奋斗的喜悦。

这一切被小英子看在眼里。

很多年后,我看到这段时,感觉心里被什么敲击着,眼睛湿润着。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希望通过教育突破阶层的固化,努力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个故事有段哥哥犒赏成绩优异的弟弟去天桥玩耍的场景,很温馨,为后面的悲剧情绪做了足够的铺垫。

小偷由于小英子而被便衣侦查到,他被捕时小英子很难过。

第三段宋妈的故事开头,宋妈向进城要钱的侄儿柱子询问家里孩子的情况,柱子斯斯艾艾、支支吾吾,在心虚中与宋妈尬聊,透露出悲剧已发生的暗示。

宋妈为了生计,只能照顾别人家的孩子,却没能陪伴照顾自己的孩子,虽然内心非常爱自己的那两个孩子。

这段还有一条线是小英子父亲的病重。

儿子淹死了,女儿送人了,宋妈被双重打击。

而小英子的父亲也病逝了。

最后,影片最有诗意的结尾来了。郊外,墓地,深秋,飞卷的落叶,荒凉的古道,远远山林中红叶和黄叶,沉寂中的几声鸦噪,李叔同的《送别》再次响起,一种生离死别的凄凉氛围。

在萧瑟的秋风中,宋妈骑着小毛驴渐渐远去,小英子趴在马车后面瞪着大大的眼睛凝视着远方,在乌桕树的后面逐渐消失,等待她们的未来将会是什么?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情景,给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观影的我在心里不断的扩展着,再扩展着……很有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的神韵。

看看是哪些大神出演的,那个年代的演员真是用心。

该电影的演职员我就不做详细介绍了,反正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们,向他们致敬。

影片是结束了,但我还沉浸在影片里幽幽的意蕴中。这部影片的真实美、人性美和诗意美,在整体上提升了八十年代电影的审美品格。

总之,影片里那些认真生活的人们,像极了我们的长辈、同伴以及我们自己。他们突然就被抛入需要直面艰难的境地,直击特定社会中愁云惨雾的世态人生,也感受现实生活的善良与温情。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被一部电影作品感动。

这部1982年拍摄的影片,名字叫《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18-2001年)的同名小说,由吴贻弓(1938-2019年)导演。

回忆成长往事,我感到庆幸: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自己的精神成长之旅。那时我的故乡还没有出现更没有听说过雾霾,天空还未受到严重的光污染,夜晚的天空上群星璀璨繁密。一个普通工人二代的寻常少年在日常的电影里,通过《城南旧事》等来领略电影艺术和文学魅力的时代,大概已经一去不返了吧。《城南旧事》也成为了我的精神秘密花园一部分。

后来,等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为他买了一本《城南旧事》,只因为这个版本的图片和文字,让我有“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的感觉。比如,其他常见版本中“我们看海去”的这句话是“我小心小心地拿着汤匙,轻慢轻慢地探进汤碗里”,在这个读库版本里是“我小小心心地拿着汤匙,轻轻慢慢地探进汤碗里。”后者的童趣溢余纸面。

但很显然的是,大字不识几个的他只对书中精美的图片很着迷,或许这也是一种美育吧。

再回到那年暑假,我打着赤膊,吹着电扇,啃着西瓜,靠着竹床,在电视上看完了这部《城南旧事》。然后,不觉悲从中来,半晌没有恢复过来。但我没有想到,过了几天,又有一部电影让我记忆深刻,那也是很多部八十年代值得再翻出来的电影之一,如果这篇列位明公不嫌烦,容我以后再作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