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长期消瘦为何?如何吃才能胖起来?

 圆梦pbx3ah38kr 2020-04-08

病例:长期消瘦为何?如何吃才能胖起来?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病 例

患者女29岁,身高157cm,体重40kg,从小都是瘦瘦的,平时吃的不少,就是吃不胖,最胖时也才43kg。

平时很少喝水,一天喝水不到300ml,从小没习惯喝水。

做过体检,身体没病,没有甲亢、糖尿病。

我爸妈也不胖。我妈生了几个孩子,现在身高155cm,体重47kg。我爸从小也是瘦的,抽烟多年,现在只有50公斤。

请问我消瘦是遗传原因吗?有办法变胖吗?

回 复

你主要是长期消瘦。

消瘦是指各种原因造成体重低于正常底限的一种状态。成年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低于标准体重的10%即可诊断为消瘦。

你身高157cm,标准体重应该是52公斤,最低限度是46.8公斤,低于46.8公斤就为消瘦,你现在只有40公斤,确实可以诊断为消瘦。

消瘦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耐受寒冷和抗疲劳的能力较差,抵抗力低容易得病,也会影响寿命。女性消瘦还可能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日本研究发现,相比于身材丰满的人,偏瘦体质者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平均寿命较丰满者低6~7岁。

瘦人可分为病理性消瘦和体质性消瘦。

有些过瘦的年轻人平时工作不忙,压力不大,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且父母相对偏瘦,就可能与遗传有关。他们天生基础代谢速度较快,消耗能量较多,因此吃得再多,也长不胖。此外,因脱水或水肿消退后导致的体重下降,也属于正常的体重变化。

但如果在6-12个月内体重下降≥5% ,就要考虑病理性消瘦,要引起注意了。常见的有以下原因:

1.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的分解代谢,患者出现消瘦、多食、怕热多汗、脾气急躁、心悸等。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

2. 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就会消耗蛋白质和脂肪,而出现消瘦,同时还会伴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检查血糖增高。

3. 结核

由于食欲不振和长期的慢性消耗,通常有明显的消瘦,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4.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消耗大量的能量,以及免疫系统与之对抗也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患者会出现消瘦症状。

5. 慢性胃炎

对于部分慢性胃炎患者,上腹胀闷、恶心、胃纳减少等,可表现出消瘦、乏力等症状。

6. 炎症性肠病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反复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由于长期的腹泻、食欲减退等也可出现消瘦、贫血、衰弱、低白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症状,

7. 神经性厌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都可以因长期进食减少、消化不良而导致消瘦。

你从小消瘦,吃的不少,父母体质偏瘦,无其它明显不适,体检无异常,应属于体质性消瘦,就是遗传决定了你的基础代谢率较常人高,因此进食虽然不少,但仍偏瘦。而病理性消瘦可能不大。如果你近期体重减轻明显,不妨对照上述疾病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另外,你喝水量较少,而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年人中水分含量大约占体重的70%,人体内的水分对于人体的各种生理反应、酶的反应以及各种新陈代谢都非常重要。人长期喝水少,会使身体轻度脱水,不仅会直接影响体重,而且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使基础代谢率下降,能量吸收减少,也就长不胖了。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粪便、呼吸、皮肤蒸发等,排出的水分大约是1000毫升,通过尿液排出的水分大约是1500毫升,而人体通过饮食摄入的水分大约是700~1000毫升,我们身体内由代谢产生的水是300毫升,也就是说我们生成的水和排泄的水中有1200毫升~1500毫升的差距 ,所以我们每天至少要补充水1500毫升左右,约八杯水。你每天的饮水量明显不足。这与你长期消瘦也可能有关系。

对于长期偏瘦的人,要提高体重,可以按以下方法:

首先是平衡膳食。但对于身体偏瘦的人来说,调整体重的最佳方式是适度偏食和增加饮食次数。

增加主食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增加全脂牛奶、鸡蛋、肉、鱼等食物的摄入,保证能量充足;也可以多吃主食,适当减少蔬菜、水果等的摄入。

保证三餐并增餐。三餐按时吃好,在三餐之间还可加餐。晚饭后睡觉前可再加餐一顿,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影响睡眠。吃饭前最好不要喝太多水,以免影响正餐。

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易消化的食物能够加快能量吸收,如用瘦肉做的丸子,用肉末代替排骨,用精米精面代替杂粮粗粮等。在食物烹饪上也可以进行调整,如蒸蛋和蛋花汤就比炒鸡蛋和煎鸡蛋有利消化吸收。

保证每天饮水在1500~2000ml,以晨起、二餐之间饮水为宜。

合理控制运动量。建议运动以力量训练为主,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球类等不宜过多。

保证规律作息和睡眠。良好的睡眠是促进体重健康达标的重要保证,应学会调节心情,提升睡眠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