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了这些,语言学习就太容易了!

 成翁 2020-04-08

晚上,在儿童之友,几位老师与家长围绕语言学习进行了交流。

其时,我正在写重要东西。

当我写妥,看了群聊内容,正好有些兴趣,我就谈了一些关于语言的内容,现整理如下,谨供参考。

各种语言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我有依据认为,人类从非洲迁徙出来之前,语言即已经产生。

人类分散开来后,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群,在原始语言基础上,发展出不同形式的语言出来。

再经过数万年演化,出现了文字,即书面语言。

据目前的考古学成果来看,人类的书面语言,约8千年历史。

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楔形文字,6200多年历史。

甲骨文,3600多年历史。

考虑到楔形文字在成熟之前,应该有一个孕育过程,所以,大致可以判断文字出现在八千年前左右。

人类语言,在非洲时期就应该已经产生了。

所以,当今世界各国各族的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就像当今人类都有共同的祖先基因一样,当今的各种语言,都有共同的语言基因,因此,各种语言,都具有共同的底层逻辑。

也唯其如此,人们学习母语之外的语言,才具有可能性。

当具备了母语基础之后,再学一门两门语言,就不会太难。

(如果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第二语言比学第一语言要容易得多)

主谓宾结构,是一个基本特征。

“我吃苹果”,这种语言结构的形式,具有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各种语言都是这种基本表达方式。

这也表明,各种族群的语言都有共同的源头。

另外一方面,经过几万年的各自演变,语言出现了多样化特征,在形式上各具特色

各种语言具有共通性,这为一个人掌握并使用多种语言提供了可能性及便利条件。

我们的语言学习搞偏了。

首先是母语学习的方式方法就不够科学。

从出生后就开始学母语,一直到大学毕业,还有很多人不能写好一封信,很多人写一个几百字的通讯稿都不太顺畅……可见在十几二十年的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做了多少无用功,浪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

这个现象比较普遍,恐怕就要深刻地反思语言教育的不合理问题了。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

从人的思维状况与沟通状况,可以反推语言学习的状况。

学好一门两门语言,本不用花费特别的功夫,如果方法得当的话。

就我个人来说,对外语的学习,是被不科学的语言教育害了的。

当我发现我所接受的语言教育不对头之时,已无回天之力……所学的外语,只能勉强地对付一下考试,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太可惜了,我们可是在上面投入了十几年的时间的。

这深刻的教训,使我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我对语言教育有了科学的思路与可行的改进方法,受益人是小小然及其他小伙伴,还可能会惠及更广泛的人们……当我倡导并构建的科学的教育推广开来的时候。

语言学习,在各门学科当中,可以说是最容易的。

历史上的各个大家,基本都没有正规地刻意地去学语言,但他们都是语言高手。

老子、孔子、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莎士比亚、伽利略、牛顿、达尔文……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莫言……

这些人,都思路清晰,表达出色……

各门学科,都要进行科学的教育。

作为教育研究者,不仅要研究教育对象、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还要把每门学科的深层逻辑搞清楚,才能提出并构建起【科学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