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之堂关于中医中药的思考

 未来决定现在 2020-04-08

我们的指南针,左边的轮子讲了两个点:肝和心,还

剩下有胃和肾,接下来看看胃,看看这个点有哪些问题可以出现。

明白了这 8 点,修轮子上肝这个点就算有眉目了:

首先看看肝脏:

1、临床上常见的是肝气郁结,郁结之后就好比轮子上肝这个点卡住了,通过疏理肝

气就可以修复,疏理肝气的要有哪些呢?

疏理肝气:柴胡、香附、郁金、青皮、川楝子、橘叶、薄荷、白蒺藜。

2、病情失治,气郁时间久了,化火了,如何办?可以清泻肝火。

清肝火:桑叶、菊花、青葙子、决明子

泻肝火:龙胆草、胡连、黄芩、青黛、栀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

3、病情失治,病情继续加重,肝气郁结化火,火邪伤及肝阴,导致肝阴不足,如何?

养肝阴啊!

养肝阴:山萸肉、生熟地、女贞、阿胶、白芍、乌梅

4、病情失治,继续加重,除了肝阴受损,已出现肝叶枯槁,萎缩了,咋办?养血柔

肝啊!

柔肝养血:当归、白芍、首乌、枸杞、鸡血藤、木瓜、鳖甲

这分四个层次将肝气郁结导致的病理变化列出来,临床上遇到肝气郁结,时间较久

的患者,就可以参阅选用上述药物。

5、那么除了肝气郁结,还有没有其他病机呢?轮子上这个点还有没有可能出现其它

问题?还有!

肝气当升,如果升发不够怎么办?如果升发太过怎么办?

升发不够,为肝气下陷,有的称为木气下陷水中。升发肝气就可以了,一方面补肝

气,提升升发力度,可以用黄芪;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升提的药物,如柴胡、薄荷、生

麦芽。

升发太过,肝气上冲会出现偏头痛,有的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那就降气,降肝气

就是“镇肝、平肝”,为什么称为“镇”“平”,就好比国家内部出现暴乱,要镇压、要平

息一样,这里就是镇压肝气,平息肝气,虽然听起来有些粗暴,但用药也是这样,不能

含糊,不然肝气上逆,就会出大问题了!

镇肝:代赭石、灵磁石、石决明、珍珠母、生龙牡、灵磁石

平肝:菊花、白蒺藜、天麻、勾藤

假如患者肝气上升,失去治疗,已经化为肝风,手已经开始抖动,如何办理?这就

要求除了镇肝、平肝的同时,还得熄肝风,熄肝风用什么药?

熄肝风:羚羊角、勾藤、天麻、白蒺藜、僵蚕、全蝎、蜈蚣

6、靠镇肝、平肝、熄肝风可以缓解病情,如果不用药了,肝气又上升太过,咋办?

有办法,古人创立了“滋水涵木”的办法,即补养肾阴,来滋养肝木,肝气就会变得柔

和,就不会升发太过了。

补养肾水用什么药?很多了,到下面将肾这个环节时细谈。

7、除了上面讲的,肝脏这一环节,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还有,如受寒,寒凝肝经 ,

睾丸疼痛等,可以采用:吴萸、小茴、仙灵脾,荔枝核、川椒。

肝藏血,肝气郁结也可以导致肝脏血瘀,可以选用川芎、桃仁、红花、三棱、文术 、

乳香、没药、五灵脂。

8、还有一点,湿邪停留肝经,导致肝经湿热过重,可以选用:栀子、龙胆草、黄芩

从心脏的角度学习中药,我们得看看心脏的功能,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这

样学习就目标更加清楚。

心属火,藏阴血!心主血脉,心藏神!其华在面!

既然属火,就存在火力过旺与火力不足,临床上称为“心火亢盛”和“心阳不振”。

既然藏阴血,就存在阴血不足,临床上称为“心阴虚、心血虚”。

既然心主血脉,血脉的不通、不畅就是问题,临床称为“血脉瘀阻”。

既然心藏神,就存在心神藏得好不好,藏得不好就是“心神失养”了。

既然其华在面!那么面部的神采有没有?面部的气色如何?面部长东西没有?这些

都与心脏有关。与心有关的还有很多,我们就从上面这些,来谈谈相关的中药。

1、心火亢盛:可以选用淡竹叶、生地、栀子、灯芯草

2、心阳不振:可以选用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

3、心阴虚的病人需要补养阴血,可以选择使用:柏子仁、枣仁、丹参、麦冬、当归

4、心神失养,可以通过安心神来治疗,如龟板、浮小麦、阿胶、紫河车、合欢花

5、心气虚的病人,可以选用人参、黄芪、党参、茯神、五味子、远志、炙甘草等

6、对于血脉瘀阻的病人,可以使用丹参、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红景天等

心脏的气血阴阳平衡了,面部自然就神采奕奕了,面部的斑也就慢慢消失了,皱纹

也会少些了,这就是“神”。

还有心肾相交啊!胆火扰心啊!为什么

不深入讲下去,不急,这些需要将五脏分述完后再串起来讲,理解会更深刻些!

1、胃气上逆,

降胃气这一招非常重要,常用药有哪些?竹茹、枇杷叶、代赭石、生姜、枳实 、

沉香、旋复花、半夏等等,凡是能降气的,基本上都可以。

2、胃寒。为啥?胃中无火!

如何补火?看看指南针,五行中火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

火足,就能让胃火旺了,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桂枝、肉桂、附子、薤白 、

干姜这些温心阳得药物用上,胃火就来了,就能够腐熟水谷了。

3、胃热。既然有胃火不足,出现胃寒,自然就有胃火过亢,出现胃热,胃热的病人

经常有饥饿感,总觉得吃不饱,这也是病啊!俗话称为“慌饭”。治疗很简单,吃点清胃

火的药,比如:石膏、知母、黄连、黄芩、芦根等。

4、胃火长期过重,必然会伤及阴分,就好像烧锅炉一样,锅里水也会被烧干,长期

胃火重必然会导致胃阴的亏虚。所以对于久病患者就要养胃阴了。这些药有石斛、麦冬 、

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等。

5、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上述这么单一,比如胃中有热,肠道有寒,这样容易

形成胃的上半部分有热,下半部分有寒,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用药时则需要寒热搭配 ,

效果才好。如黄芩、黄连配干姜。

6、胃病还有一些情况,比如食积,同样影响了胃的和降,可以采用大黄、芒硝、枳

实、厚朴、槟榔、二丑等来攻下,恢复其和降,病情轻的则可以采用山楂、神曲、麦芽 、

鸡内金、莱菔子来消导。

讲完了胃,我们再来看看胃的下边应该是什么,胆!

胆气的下降依附于胃气的下降,胃中胃液为酸性,胆汁为碱性,酸碱中和,则食糜

进入小肠,小肠来分清泌浊。

1、降胆气,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就是利胆:柴胡、郁金、金钱草、栀子、茵陈 、

竹茹、枳实、大黄、枇杷叶……

2、已经郁结化火,治疗必须泻胆火,可选用龙胆草、黄芩、川楝、栀子、黄连、虎

3、郁积日久,胆囊壁已经毛糙,可以选用:郁金、生内金、生牡蛎、玄参、柴胡 、

绿豆

4、已经形成沙石,治疗时采用玄参、牡蛎、鳖甲、内金、海金沙、金钱草、虎杖 、

硝石

5、胆火日久,阴份受损,形成胆怯证,需要滋养阴份,以和胆热,用药:酸枣仁 、

生地、萸肉、当归……

胆火过重,容易形成胆火扰心,患者出现心烦失眠的症候,历代医家采用黄连温胆

:肾,让我们通过肾来学习中药!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髓,藏精,肾主水,为水脏,肾中藏有肾阳,能够温化

寒水,这样水不至寒……

通过肾脏来学习中药,可以从三块来学,即肾阴、肾阳、肾精,这样更加清晰些!

对于肾阴亏虚,可以采用熟地、龟板、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玄参、天冬、枸

杞、黄精、紫河车、怀牛膝、制首乌

对于肾阳不足,可以采用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故子、巴戟天、肉丛

对于肾精不足,可以采用金樱子、桑螵蛸、芡实、莲须,五味子、益智仁来固摄肾

精;通过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菟丝子、覆盆子、韭菜子、枸杞子来填补肾精。

对于肾水不足,相火亢盛,可以采用知母、黄柏、泽泻、丹皮,地骨皮来泻火。

肝无虚证,肾无实证。说的是肾脏主封藏,封藏失司才会导致肾脏疾病的产生,这

83

些疾病中,多数属于虚证范围。

疼痛

有两个病因,其一:不荣则痛,此痛病情轻;另一种:不通则痛,此痛病情重。不通为

瘀,而瘀之形成有气滞、有寒凝。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火神派在强调肾火的同时,无形中也通过补充肾火

也补充了心阳,运用姜桂附增强了肾火,同时也增强了心火。君明则国安!

补养肾火也是很大作用的,肾火旺盛,则脾阳不衰,中焦如沤才能健全,脾的运化

功能才能健全,水谷之精才能正常输布,统摄功能才能完备。

如果脾阳虚衰,则中焦运化功能受阻,寒湿内停,脾气郁滞,食物精微转化及输送

均会出现异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二便不利,就好比指南针中右侧的轮子卡壳了。

对于脾阳虚,可以运用:干姜、苍术、白术、吴萸、肉叩、砂仁、白叩仁、草叩、

附子。

对于阳虚日久,寒湿困脾,可以运用:茯苓、白术、干姜、附子、苍术。

寒湿困脾失治,导致脾气郁滞,可以运用芳香醒脾的药物:陈皮、砂仁、叩仁、香

椽、木香、藿香、佩兰、厚朴、枳壳。

郁积化热,治疗时须清脾热:黄连、连翘、大黄、石膏、山栀、绿豆。

郁积失治,化燥伤阴,导致脾气阴两虚,治疗时,虚补脾气:人参、黄芪、党参、

白术、扁豆、炙草;养脾阴:山药、黄精、芡实、白芍。

如果仍然失治,形成脾积:枳实、大黄、山查、神曲、麦芽、鳖甲、牡蛎。

如:“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痈肿疮

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

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明确指出了服药的时间与方法:“病在胸鬲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 ,

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后世中药领域的发展,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丰富,但雪球的核心却是《神农本

草经》,书中对疾病的治疗经验,直到今天还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

一部《神农本草经》就是一部中药学经典,许多人问疑难杂症如何下手?如何辨证?

我的经验是反复研读《神农本草经》,充分理解本经中的每一句话,这样对一些经方的理

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1、肺主气,如果人体气不足,头晕乏力,气短,就要补肺气了!补肺气有人参、党

参、黄芪。

2、肺主宣发肃降,这一宣一降,是一对对立的平衡,如果宣发太过,咳嗽气逆,头

皮流油等,就得敛肺气了,敛肺气可用苦杏仁、五味子、白果、诃子、乌梅、米壳。

如果宣发不足,肃降太过,出现肺气失宣,患者会感到呼气困难,胸闷,咳嗽等症 。

宣肺气可用桔梗、麻黄、升麻、牛蒡子、蝉蜕。

3、肺开窍于鼻,如果鼻窍不通,自然要选择宣肺通窍的药物了,麻黄、辛荑、苍耳

子。

4、肺朝百脉,脉络破裂,出现咯血,就要用止血的药物,止肺血:白芨、仙鹤草。

5、肺为娇脏,意思是说肺脏娇贵,即不能受热,也不要能受寒,还不能受燥,更不

能受湿。受热则成肺热;受寒易成肺寒;受燥则肺干;湿邪停肺易成痰饮。

清肺热:桑叶、黄芩、栀子、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茅根

散肺寒:麻黄、苏叶、细辛、干姜

润肺燥:沙参、麦冬、天冬、山药、百合、石斛、花粉、玉竹。

祛痰湿:川贝、知母、瓜蒌、天竺黄、竹沥、胆南星、半夏、莱菔子、苏子、白芥

调理气机不外乎在宣与降、散与收、寒与热、润与燥之间寻求平衡!这四对平衡调

节到位了,没有治不好的咳嗽!医学能通此理,则习医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

这就是用药,顺应脏腑的特性,该

升就升,该降就降,各个脏腑都正常了,病就好了。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麻黄汤的八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

主之。

风为阳邪,首先犯肺,肺主皮毛……

麻黄汤证讲的是寒邪借风邪通过皮毛而入,侵犯肌表,卫气与之抵抗,正邪相抗,

人体阳气郁滞,所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

1、疼痛:寒性收引,不通则痛。

2、发热:正邪交战的反应。

3、恶风:卫气抵抗已经入表的风寒,正邪相争,卫气不能发于外,无暇顾及外风再

次来袭,所以恶风。是卫气不足的一种反应。

4、无汗:风寒郁表,毛孔闭塞不通,人体阴分不能外布滋养皮肤。

5、喘:为肺气受寒邪侵犯,气机郁闭,宣发肃降失常。

我们再结合指南针来看看药方:

麻黄汤证就是肺这个点受风寒的影响给卡壳了,右轮不能行走了。

右轮的动力来源于肺,麻黄配杏仁,一宣一降,肺气宣发与肃降得以恢复,肺的开

合功能恢复,卡在肺的这个点问题得到解决,整个问题都解决了!

麻黄和杏仁就是麻黄汤的核心!

或问:还有桂枝呢?甘草呢?

桂枝入心,温心阳,通血脉,是从左轮入手。就好比汽车陷在泥潭中一样,麻黄和

杏仁是修复前轮,从前边拉车;桂枝是提升后轮的力量,从后边推前轮,这样“一修”“一

推”,车子就起来了。至于甘草,这里同小柴胡汤中一样,也是调和药性,可以理解为“喊

号子”的。

或问:从后轮入手,可以从肝、可以从胃,为什么一定要从心?

如果这样想,说明对疾病已经开始深入思考了。因为寒邪的侵犯,犯肺的同时,寒

邪在体内也会消弱人体的火力,从心入手,用桂枝也是补火,也是扶正,温通血脉。火

力补足,血脉通利,卫气可以输布到体表,自然就不会恶风了、畏寒了。风寒之邪就会

寒性收引,收引导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痛则不通”、“痛则不荣“,无论是 “不通”还是“不荣”,其实谈的都是血脉的

问题。当血脉不通,局部自然出现淤滞,疼痛就会产生了;不通的背后,其实就蕴含了

不荣,因为血脉都流通不过去,能荣养吗? “不通”和“不荣”很多时候是并存的,而

治疗“不通”和“不荣”时,从心入手,活血通脉就是关键性的问题。

外邪,这类外邪需要驱赶出门,赶出门就得找到出路。汗、吐、下 、

消、和、清、温、补八法中的汗、吐、下就是病邪的出路,知道了病邪的性质,知道了

它应该走的出路,治病就好比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容易多了。

对于无法赶出门的病邪,就只好采取八法中的消法,消之于无形;内伤之病证,就

好比夫妻吵架,属于家庭内部矛盾,这些矛盾需要的是调和,不是攻,协调好脏腑之间

的矛盾,体现在一个字上,就是“和”,如果能够调和脏腑、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调和

寒热,达到阴平阳秘的境界最好,如果调和不了了,只能采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

运用清、温、补三法了……

外邪找出路,内伤须调和;

五脏有生克,道法最精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