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本土佛造像艺术的起源

 聰哥的寶藏 2020-04-08
关于古典佛造像艺术起源,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佛像起源于1世纪西北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另一派则认为是印度本土的马图拉艺术催生了最初的佛陀形象。这两种不同的风格以它们主要占据的区域命名,偏向于古希腊-罗马式的佛造像是犍陀罗(Gandhara)风格,与之相对的被称为马图拉(Mathura)风格。

在印度贵霜王朝时期,犍陀罗为夏都,而以南的马图拉是冬都。


马图拉位于印度中部地区,更靠近印度腹地,是著名的雕刻之都。在佛教兴起之前,这里就雕刻有很多印度教的神像。大约在公元2世纪,这个地区开始出现佛像。其造像的艺术风格偏向印度本土文化,和犍陀罗佛像具有较为明显的的区别。

在此之前,作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印度佛教艺术遗址,早期的桑奇大塔(孔雀王朝,公元前3世纪)、巴尔胡特(巽伽王朝,公元前2世纪)以及阿玛拉瓦蒂(公元前1世纪)的浮雕并没有向世人展现特征明显的佛陀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象征图像,例如菩提树、法轮、脚印及本生故事。

以出土文物为依据,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佛陀的形象起源于西北印度的犍陀罗地区。但马图拉佛造像艺术对后续的印度本土佛教艺术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马图拉佛造像的艺术特征

1、早期的马图拉佛像皆袒露右肩,整体上突出身体的轮廓,即使有袈裟之类的衣服,也非常轻薄,紧贴身体,凸显人体的肉感。

2、头发不是波浪式的曲发,发型像早期佛塔顶的半圆覆钵状,头发顶端有束扎的发髻。

3、衣纹的做法通常是在隆起的棱上加刻阴线,搭在左肩上的袈裟衣纹起伏尤为明显,阴刻线深,衣纹呈绳状。

4、面型圆润丰满,眼型呈橄榄形,常有明显凸起眉线。嘴唇上薄下厚,下嘴唇更突出一些。表情喜悦,笑容憨厚。

5、造像普遍采用砂岩雕刻,材质软,易破损,存世量稀少。贵霜时期的马图拉佛像都有同心圆头光,完整的存世作品非常珍贵。

佛坐像 1世纪,贵霜王朝,砂岩69×42×14cm,印度北方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图片来源:Indian Buddhist Art From Indian Museum Kolkata《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藏佛教艺术》

佛坐像 2世纪,贵霜王朝,砂岩,57×41×13cm印度北方邦马图拉,斯图加特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Gandhara,Buddhist Art of Pakistan《巴基斯坦的犍陀罗艺术》(德文版)
贵霜时期的马图拉佛造像艺术

贵霜时期的马图拉佛像造型上显得肩宽胸实、肌肉匀称,给人一种健壮的感觉。轻薄贴体的服装,显现出人体的生命感和力量感,与犍陀罗佛像的沉静内省形成强烈的对比。

佛坐像 2世纪,贵霜王朝,砂岩,129.5×101.5×30.5cm,印度北方邦马图拉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藏品(作者拍摄

贵霜时期的马图拉风格佛像以坐像为主,皆双腿交叉盘坐,脚掌上刻有法轮。

佛坐像 2世纪,贵霜王朝,砂岩,高约120cm,印度北方邦马图拉巴黎吉美博物馆藏品(作者拍摄
佛坐像 4世纪,砂岩,77×63×20cm,中央邦赖森·桑齐遗址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梵天东土 · 并蒂莲华》


笈多时期的马图拉佛造像艺术

笈多时期的佛造像达到了印度古典艺术的高峰,此时的马图拉风格佛造像常被称为“湿衣佛像”。

这时期的佛造像有着印度人的面容,脸型椭圆;眉毛细长,眼睛半闭,眼帘低垂,带有沉思冥想的神情;嘴唇宽厚,略带微笑。顶上肉髫是一圈圈排列整齐的右旋螺发。佛像身穿半透明通肩式僧衣,从双肩垂下一道道平行的U字形衣纹纤细如丝,仿佛微风吹皱了池水,逐层荡开了一圈圈波动的涟漪。这薄纱般的僧衣紧贴在身体上,好像被水浸湿了一样半透明,可以看见衣服里面身体的轮廓,腰间有一道隐约可见的裤带凸线,使观者感受到造像有一种朦胧含蓄而神秘的美感。

佛立像 440-455年,砂岩220×64×48cm,北方邦马图拉出土北方邦马图拉政府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梵天东土 · 并蒂莲华》

佛立像轻薄的僧衣紧紧贴着身躯,圆满的肩膀、宽广的胸膛、修长的四肢,躯体间的线条无不合乎对称和谐的尺度,含蓄地体现出古典主义的理想境界。俗世的不完美皆在匠师的巧艺中消解,呈现出雍容雅健的气度,把内在精神追求与世间的人体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佛立像细节图 440-455年,砂岩,220×64×48cm,北方邦马图拉出土北方邦马图拉政府博物馆藏品(作者拍摄)

佛立像背后的同心圆头光,雕刻图案极为精细华美,衬托出佛立像肃穆安详、超尘脱俗的神态。

佛立像细节图 440-455年,砂岩,220×64×48cm,北方邦马图拉出土,北方邦马图拉政府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梵天东土 · 并蒂莲华》

在佛立像的通身袈裟之下,于脚踝处清晰地露出裤脚。双脚赤裸,趾尖肉上翻。双脚两侧各有一位跪拜的供养人。造像脚下的底座上有铭文。

佛立像细节图 440-455 年,砂岩,220×64×48cm,北方邦马图拉出土,北方邦马图拉政府博物馆藏品(作者拍摄

佛立像的右手微微向上举起,手指间有网缦(蹼膜),这是佛陀三十二神迹之一,表示能远离烦恼恶业,自在解脱,到达菩提彼岸 ( 象征无漏 )。

佛立像 434 年,砂岩,147×48×21cm,北方邦马图拉出土,北方邦马图拉政府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梵天东土 · 并蒂莲华》

从2世纪的贵霜时期到5世纪的笈多时期,马图拉佛像的脸型由方圆变为椭圆,发型由塔式变为整齐的螺发,但凸起的眉线始终是马图拉造像的特征。

佛头像(左) 5世纪初,笈多马图拉,私人藏品,图片来源:DIVINE PRESENCE《神的存在》
佛头像(右) 5世纪,笈多马图拉,图片来源:《梵天东土 · 并蒂莲华》

笈多时期马图拉风格佛像头部正面,侧面像:脸型椭圆,螺发整齐,头顶有肉髻,眉毛细长,眼睛半闭,眼帘低垂,带有沉思冥想的神情;下嘴唇宽厚而突出,略带微笑。大耳垂肩,有耳孔,颈部有三道褶。眉线,眼皮线,唇线凸起。
佛头 5世纪,砂岩,55×30×43cm,北方邦马图拉出土 , 印度北方邦马图拉政府博物馆藏品,图片来源:《梵天东土 · 并蒂莲华》

在马图拉博物馆中没有找到马图拉风格的菩萨像,从这件存于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的印度教毗湿奴像观察,笈多时期的马图拉造像在头冠,首饰,腰带及身体肌肉的刻画上都极为精美传神,展示出笈多时期艺术家非凡的艺术造诣及高超的雕刻技法。

印度教毗湿奴神 5世纪,笈多王朝,砂岩,109×67×22cm,印度北方邦马图拉,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藏品(作者拍摄)
* 毗湿奴,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梵天主管“创造”,湿婆主掌“毁灭”,而毗湿奴则是“维护”之神。

无论早期佛像起源于印度的犍陀罗艺术还是马图拉艺术,都磨灭不了马图拉佛造像艺术对后续印度本土佛教艺术发展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于本书
本书为2016年德国佛教艺术展览的同名随展图录,汇集了来自全球私人藏家的232件顶级佛教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以前,其中许多还是首次面对公众展出。全书厚达528页,展出的232件佛教艺术杰作全部收录于书中,并配以整版高清全彩图片!

关于作者
本书由Meinrad Maria Grewenig和Eberhard Rist编撰。Meinrad Maria Grewenig是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策展人,策划了200多场艺术展览,主题涵盖古埃及到当代艺术。Eberhard Rist是德国著名收藏家,尤其专注于亚洲艺术的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