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神秘的侠客d83f 2020-04-08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hysical diseases)是由于除脑以外的躯体疾病直接导致脑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类精神障碍。

根据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基本辨治准则,本节所论内容不仅包括治疗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还包括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应激障碍疾病等病症表现而符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证型者。若能合理选方用药,则能明显改善脑器质所致精神障碍或应激障碍疾病等病的症状表现,从而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一、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法

(一)垂体前叶功能异常所致精神障碍

【病因病理】 致病原因主要是垂体前叶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 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出现的精神障碍,以懒散、活动减少、情绪不稳、易激惹。幼稚行为、冲动行为、反应迟钝、领悟困难、智能障碍、对事情敏感多疑、情绪抑郁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

1.查明有垂体前叶病变。

2.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垂体前叶功能异常。

【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

2.精神症状治疗 选用抗抑郁药,或选用抗焦虑药,或抗精神病药,以及镇静催眠等。

3.心理治疗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病因病理】

1.病因 致病原因主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

2.病理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高,并促进腺苷酸化酶的合成增加。

【临床表现】 以心悸、房颤、怕热、汗多、食欲亢进、体重下降、皮肤温暖潮湿、幻觉、幻听、妄想、易激惹、抑郁、烦躁、疲劳、失眠,或女子月经紊乱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

1.查明原发疾病病变。

2.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

2.精神症状治疗选选用抗抑郁药,或选用抗焦虑药,或抗精神病药,以及镇静催眠等。

3.心理治疗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

【病因病理】

1.病因 致病原因主要是甲状腺功能减退。

2.病理 主要包括脑血流量减少,脑细胞萎缩,神经纤维的退行性变等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临床表现】 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动作缓慢、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委靡不振、食欲下降、淡漠事物、嗜睡、幻视、幻听、畏寒、肌肉痉挛、怕冷、大便干结、脱发、非凹陷性黏液水肿(面、手、足、背、锁骨上窝),或女子月经不调,或男子阳萎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

1.查明原发病病变。

2.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

【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焦虑药,或选用抗抑制药,或选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3.心理治疗

(四)库欣综合征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所致精神障碍

【病因病理】

1.病因 致病原因为库欣综合征、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病理 可能与血中类固醇水平增高,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有关。

【临床表现】 以情绪低落、自卑、精神委靡不振、睡眠障碍、淡漠人生、思维障碍、妄想、疑病、易激惹、意识障碍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

1.查明原发病病变。

2.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库欣综合征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所致精神障碍。

【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

2.心理治疗

3.药物治疗 可选用抗焦虑药,或选用抗抑制药,或选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二、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

(一)心肝血虚,火热内扰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心悸,情绪不稳,易怒。

2.辨证要点 口干口苦,面色不荣,舌质淡红,苔薄黄,脉虚弱或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懒散,或不喜活动,或行为幼稚,或易于冲动,或反应迟钝,或记忆力减退,或对事情敏感多疑,或抑郁等。

【治则与选方】 补益心肝,养血安神;可选用四物汤与珍珠母丸合方。

【处方用药】 白芍12g 川芎12g 珍珠母1g 当归10g熟地黄10g 人参6g 酸枣仁6g 柏子仁6g 犀角(水牛角代)3g 茯神3g 沉香3g 龙齿3g

【服用方法】 沉香、龙齿研末冲服;先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5~8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夹气虚者,加白术、黄芪以健脾益气;若情绪不稳者,加朱砂、酸枣仁以重镇养心安神;若抑郁者,加柴胡、枳实、薤白以疏肝行气,通阳宽胸;若口苦者,加黄连、黄芩以清泻内热等。

【药物功效】 方中珍珠母、龙齿清热重镇安神。当归、熟地黄、白芍补血活血,柔肝缓急。川芎行气理血。人参益气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柏子仁滋阴安神。水牛角清心凉血。茯神宁心安神。沉香降气纳气。

(二)肝肾阴精亏虚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情绪不稳,易怒,耳鸣,腰酸。

2.辨证要点 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 盗汗,或烦躁,或嗜卧,或五心烦热,或易于冲动,或反应迟钝,或记忆力减退,或对事情敏感多疑,或抑郁等。

【治则与选方】 补益肝肾,舍魂定志;可选用杞菊地黄丸与酸枣仁汤合方。

【处方用药】 熟地黄24g 山药 12g 山茱萸12g 茯苓9g 泽泻9g 牡丹皮9g 枸杞子9g 菊花9g 酸枣仁48g甘草3g 知母6g 川芎6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6~8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耳鸣者,加柴胡、磁石以升举清阳,潜纳肾精;若腰酸者,加杜仲、桑寄生以强健筋骨;若五心烦热者,加地骨皮、玄参以凉血退热;若对事情敏感多疑者,加远志、石菖蒲、琥珀以开窍重镇安神等。

【药物功效】 方中熟地黄、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血补肝,填精益髓。山药补益脾胃,生化气血,助熟地黄滋补阴血。山茱萸补养肝肾,强健筋骨,固涩精气。泽泻泻熟地黄浊腻壅滞。茯苓渗湿健脾,宁心安神,既助山药补气健脾益肾,又使山药固脾不恋湿。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制约山茱萸温不助热。酸枣仁补血益肝,舍魂安神。川芎行血理血。菊花清透郁热。知母清热除烦,滋阴退热。甘草益气和中。

(三)心肝郁热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心悸,易怒,恶热,汗多。

2.辨证要点 口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 体重下降,或皮肤潮湿,或幻觉,或幻听,或妄想,或抑郁,或烦躁,或失眠,或月经紊乱等。

【治则与选方】 清透郁热,调理心肝;可选用泻心汤、四逆散与酸枣仁汤合方。

【处方用药】 黄连3g 黄芩3g 大黄6g 柴胡12g 白芍12g 枳实12g 炙甘草12g 酸枣仁48g 知母6g 茯苓6g川芎6g

【服用方法】 酸枣仁一半研末冲服,一半煎煮;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5~7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恶热者,加石膏、栀子以清泻郁热;若易怒者,加朱砂、琥珀以重镇安神;若夹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若幻觉者,加远志、石菖蒲以开窍化痰定志等。

【药物功效】 方中黄连、黄芩清热泻火。大黄导热下行。柴胡疏肝理气。枳实降泄浊气。白芍柔肝缓急。酸枣仁补血益肝,舍魂安神。茯苓健脾益气,宁心安神。川芎行血理血。知母清热除烦,滋阴退热。甘草益气和中。

(四)湿热扰肝,肾阴不足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易怒,腰酸,恶热。

2.辨证要点 口苦,因劳加重,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 食欲亢进,或消瘦,或阴囊潮湿,或自汗,或盗汗,或重听,或烦躁,或失眠,或男子遗精,或女子梦交,或月经紊乱等。

【治则与选方】 清热利湿,滋补肾阴;可选用茵陈蒿汤与六味地黄丸合方。

【处方用药】 茵陈18g 栀子14g 大黄6g 熟地黄24g山药 12g 山茱萸12g 茯苓9g 泽泻9g 牡丹皮9g

【服用方法】 若大便干结者,大黄后下;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5~8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湿热甚者,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若易怒者,加柴胡、紫苏叶以疏肝解郁;若阴囊潮湿者,加黄柏、苍术以清热燥湿,醒脾化湿;若遗精者,加龙骨、牡蛎以固涩止遗;若腰酸者,加杜仲、桑寄生以强健筋骨等。

【药物功效】 方中茵陈清利湿热,疏利肝胆。栀子清热燥湿。大黄泻热燥湿,推陈致新。熟地黄滋阴补肾,养血补肝,填精益髓。山药补益脾胃,生化气血,助熟地黄滋补阴血。山茱萸补养肝肾,强健筋骨,固涩精气。泽泻泻熟地黄浊腻壅滞。茯苓渗湿健脾,宁心安神,既助山药补气健脾益肾,又使山药益脾不恋湿。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制约山茱萸温不助热。

说明:病变证机既阴虚又有湿热,又因用燥湿药易伤阴,用滋阴药易助湿,所以处方用药定量必须符合病变证机,且不能顾此失彼。

(五)心阳虚弱,肝郁不畅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

2.辨证要点 口淡不渴,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淡,苔薄,脉沉弱或弦。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动作缓慢,或注意力不集中,或胸胁胀闷,或精神委靡不振,或淡漠事物,或嗜睡,或手足不温等。

【治则与选方】 温补心阳,疏肝解郁;可选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柴胡疏肝散合方。

【处方用药】 桂枝9g 白芍9g 生姜9g 甘草6g 大枣12枚 龙骨9g 牡蛎9g 柴胡12g 陈皮12g 川芎9g 枳壳9g 香附9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5~6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阳虚甚者,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若记忆力下降者,加人参、当归、酸枣仁以益气补血安神;或胁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疏肝行气止痛;若腹胀者,加枳实、厚朴以行气除胀;若太息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降泄浊逆等。

【药物功效】 方中桂枝温补心阳。生姜散寒温阳。牡蛎固涩敛精。龙骨安神定志,使神明内藏。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白芍补血柔肝,缓急止痛。香附调经理气止痛,助柴胡行气解郁。陈皮消食导滞和胃。枳壳理气降泄浊逆。川芎活血通络止痛。大枣、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六)心脾气虚,痰风内生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思维迟缓,肌肉痉挛,不思饮食。

2.辨证要点 面色萎黄,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腻或厚,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口淡不渴,或动作缓慢,或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委靡不振,或腹胀,或腹泻,或畏寒,或非凹陷性黏液水肿(面、手、足、背、锁骨上窝)等。

【治则与选方】 补益心脾,化痰息风;可选用四君子汤、五苓散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方。

【处方用药】 人参12g 白术18g 茯苓12g 炙甘草12g猪苓9g 泽泻12g 桂枝3g 半夏9g 天麻6g 陈皮6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7~9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肌肉痉挛甚者,加全蝎、白僵蚕以息风止痉;若不思饮食者,加山楂、神曲以消食和胃;若肢体困重者,加苍术、川芎以醒脾燥湿,行气理血;若腹胀者,加槟榔、厚朴以行气导滞等。

【药物功效】 方中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养心安神。茯苓健脾益气,宁心安神。天麻息风止痉。半夏醒脾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消。桂枝温阳化气,气能化水。猪苓、泽泻渗利水湿,杜绝痰邪变生。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七)心肾阳虚,水气内停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腰酸。

2.辨证要点 口淡,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思维迟缓,或动作缓慢,或精神委靡不振,或淡漠事物,或嗜睡,或幻视,或幻听,或畏寒怕冷,或大便不调,或脱发,或非凹陷性黏液水肿(面、手、足、背、锁骨上窝),或女子月经不调,或男子阳痿等。

【治则与选方】 补益心肾,温阳化水;可选用肾气丸与真武汤合方。

【处方用药】 干地黄24g 山药12g 山茱萸12g 茯苓9g 泽泻9g 牡丹皮9g 附子5g 桂枝3g 白芍9g 生姜9g白术6g

【服用方法】 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7~10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益气健脾;若寒甚者,加干姜、肉桂以补壮阳气;若腰酸者,加牛膝、杜仲以强腰壮骨;若脱发者,加补骨脂、龙骨以补肾固涩等。

【药物功效】 方中重用干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附子温壮阳气,助阳化气行水。山药补脾益气。桂枝温阳通阳。山茱萸强健筋骨而固精。泽泻泻干地黄之浊腻。茯苓益气利水,既助山药益气,又渗利山药之壅滞。牡丹皮既清热养阴,又制约山茱萸温不助热。白术健脾燥湿,使水有所制。生姜宣散,助附子温阳,是于主水之中以散水。白芍既能敛阴和营,又能利水气,并能引阳药入阴,更能制约附子温燥之性,达到温阳利水而不伤阴津。

(八)心肝痰郁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情绪低落,自卑,精神委靡不振。

2.辨证要点 口黏腻,舌质淡红,苔薄,脉沉弦。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失眠,或嗜睡,或淡漠人生,或思维障碍,或妄想,或疑病,或易怒,或意识障碍等。

【治则与选方】 化痰解郁,调理心肝;可选用四逆散、二陈汤与安神定志丸合方。

【处方用药】 柴胡12g 枳实12g 白芍12g 炙甘草12g半夏15g 陈皮15g 茯苓15g 人参15g 茯神15g 远志15g石菖蒲10g 龙齿10g

【服用方法】 煎药时加入生姜18g,乌梅2g;冲服朱砂1g,酌情用黄酒送服汤药;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7~8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口黏腻者,加苍术、陈皮以醒脾化湿;若失眠者,加琥珀、磁石以重镇安神;若痰甚者,加天南星、苍术以醒脾燥湿化痰;若气郁者,加木香、槟榔、莱菔子以行气导滞解郁;若夹热者,加栀子、淡豆豉以透解郁热;若夹寒者,加干姜、桂枝以温阳散寒等。

【药物功效】 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实降泄浊逆。白芍柔肝缓急。半夏燥湿化痰,温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助半夏温胃化痰。茯苓、茯神益气健脾,宁心安神。生姜调理脾胃,和胃降逆。人参健脾益气,补益心气。远志、石菖蒲化痰开窍,安神定志。龙齿、朱砂重镇安神。用少许乌梅兼防化痰药伤阴。黄酒行气活血。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九)气虚寒痰瘀阻证

【病症表现】

1.主要症状 情绪低落,自卑,精神委靡不振。

2.辨证要点 口淡,因劳加重,舌质暗淡瘀紫,苔白厚腻,脉弱或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口黏腻,或手足不温,或失眠,或嗜睡,或淡漠人生,或思维障碍,或妄想,或疑病,或易怒,或意识障碍等。

【治则与选方】 温阳化痰,益气活血;可选用桂枝人参汤、二陈汤与生化汤合方。

【处方用药】 桂枝12g 人参9g 白术9g 炙甘草12g干姜9g 陈皮15g 茯苓9g 半夏15g 当归24g 川芎9g桃仁3g 炮干姜2g

【服用方法】 煎药时加入生姜18g,乌梅2g;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药6~8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瘀甚者,加水蛭、虻虫以活血化瘀;若痰甚者,加天南星、白附子以温化寒痰;若气虚甚者,加黄芪、苍术以益气醒脾;若易怒者,加柴胡、琥珀以行气安神;若不思饮食者,加山楂、麦芽以消食和胃等。

【药物功效】 方中桂枝、干姜、炮干姜温阳散寒,醒脾和胃。人参补益中气。白术健脾益气。生姜、半夏燥湿化痰,温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助半夏温胃化痰。茯苓益气健脾,宁心安神。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桃仁破血逐瘀。乌梅兼防化痰药伤阴。炙甘草益气帅血,和中缓急。

医案助读

叶某,女,43岁,郑州人。10年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用中西药治疗,可症状表现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在3年前又出现精神症状,经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精神障碍,近因病情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心悸,幻觉,幻听,妄想,烦躁易怒,失眠,恶热,汗多,体重下降,月经紊乱,大便干结,口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辨为心肝郁热证,治当清透郁热,调理心肝;给予泻心汤、四逆散与酸枣仁汤合方加味:黄连10g,黄芩10g,大黄6g,柴胡12g,白芍12g,枳实12g,炙甘草12g,酸枣仁(一半研末冲服,一半煎煮)48g,知母6g,茯苓6g,川芎6g,朱砂(冲服)3g,琥珀(冲服)3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二诊:口苦、恶热消除,大便通畅,予前方6剂。三诊:烦躁易怒、失眠好转,予前方6剂。四诊:未再出现幻觉、幻听、妄想,予前方6剂。五诊:诸症明显好转,予前方6剂。之后,予前方治疗60余剂,诸症悉除。为了巩固疗效,将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次服,巩固治疗5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心悸、恶热辨为心热,再根据烦躁易怒、舌质红、脉弦数辨为肝热,因幻觉、幻听辨为郁热扰心,据此辨为心肝郁热证。方以泻心汤清泻心热,导热下行;以四逆散疏肝行气解郁;以酸枣仁汤养心安神,加琥珀、朱砂清热泻火,重镇安神。方药相互为用,共奏其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