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知恶,善。

 xiaoyao110 2020-04-09

人是灵与肉的矛盾对立统一体,这个矛盾对立统一体所含的“几”是“仁”,是“习气的种子”。在“仁”这颗种子中,既含有善的性,又含有恶的性。所以,孔子说,仁者,知己达人。只知自己,恶念生,以己推人,善念生。所以,对人的研究必须知恶、知善,以及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只知道人有善的一面,没含有恶的性,既然人没含有恶的性,那么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也引发不出恶业来。如果只知道人有恶的一面,没含有善的性,既然人没含有善的性,那么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也引发不出善业来。所以,研究人必须要研究恶,研究善,研究善、恶之间的关系,研究恶、善相互转化的条件。

一、知恶

知恶就是要知道人之初性有恶。我们说,人之初,性有恶,不是说人之初性本恶。这就是说,我们在研究、强调人之初,性有恶的一面的时候,也不要忘掉人之初还有善的一面。

荀子只看到人之初性本恶的一面,所以,他说:“人之初性本恶,其善伪为”,“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就不能不争”,为了制止这种“恶”,他强调“法制”,强调“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只有这样才能“使天下皆出于恶,合于善”。

荀子在分析人性的时候说,人之性恶,表现为“生而有好利”,“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好色”的本性。这是对的,但不能只看到它的消极的一面。不是正由于这种恶,推动着人的行为实践,构成强大的动力吗?人如果没有了物欲,不想吃、喝,恐怕是要接近死亡了;人如果不爱美色,恐怕就不会有后人产生了,人类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近代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如果,善有丰富的内容,那么,恶有更丰富的内容。这内容用归朴的语言来说,就是“知己”(保存自己),就是“达人”(繁衍后代),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这是附合于“天道之大德”的。

 “仁”这颗种子,随着人的成长,就萌发而成为知与智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其运动、变化与发展的社会表现就是造业。“天道之大德”只有通过人道——即现实的社会环境才能显现,其显现的具体内容,就其以“社会公德”为准则而言,则有善业和恶业。为了真正地弄清现实的造业的善、恶,首先应对“社会公德”给以研究。既然是“社会公德”,那么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社会公德”也就成了一个不能固定的历史过程。这就引来了对善、恶难于判定的困难。

例如:就其从形式上看,没有比战争这个相互残杀的业更为恶的了吧!但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正是历次的农民起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恶是源于人的本性,源于天道,源于自然。但是,我们不应只停留于此,只知于此,就只知道恶的一面。对于管理者,知道这一面是非常重要的,知道恶是人的天道自然的一面,就不会给别人简单地扣上小人、坏蛋、个人主义的帽子,应认为人们的物欲与性欲的要求是合理的。其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欲人”。“欲人”就是合于天道,顺乎自然,“欲人”应作为管理者的一种观念,贯彻到一切管理实践中去,这是知恶的一方面。知恶的另一方面是知世欲无度而走向“贪”。所谓“贪”就是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损人利己,这就是恶中之恶。管理者以“欲人”为观念,但在具体执行中,为了戒“贪”,就要公正,欲人并非欲某一个人,就是不使勤者劳而死,懒者逸而肥。

总之,知恶要知恶是有两面性的,作为管理者,欲人是理念,公正以抑恶则是原则。恶中见到好,好中有坏生,从而做到扬好,抑坏,绝不能只执一偏,一坏百坏,而无一点好。

二、知善

知善就是要知道“人之初,性有善”。我们说,人之初性有善,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说,我们在强调人之初,性有善的一面的时候,也不要忘掉人之初,还有性恶的一面。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作为孔子的弟子,是从孔子的学说倒退了,是偏离了中庸之道。如果人之初,性本善,而无含恶的“几”,那么,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也不能造出恶业来。为了给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寻找根据,后人说什么:融四岁能让梨。其实,孔融四岁能让梨,那是后天环境熏陶(教育)的结果,它并不能给“善”的本性以证明。善的本质表现是“欲人”,而这种欲人是不学而知的“天道”。那么要问,有不学而知的“欲人”情况出现吗?我们说:有。这就是“爱”。父母做爱给儿女以生命之“几”。伟大的母爱,给婴儿一个健壮的身体,没有这种不学而知的天性,人类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人的本性;这就是人的本性中的“善”;这就是天性中的“达人”。这种达人从天性上看,本身就是顾己。所以,我们说:善恶不分是谓元德。老子说,孔德之容,唯命是从。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说,成己、成人,合内外为一达于诚,成己、成人不分而为仁。

做爱这个天道,完成的是己欲达而达人,但是,随着人的成长,智慧的增加,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完成各种作业,要能使己欲达而达人,内外为一,浑然一体,绝非易事。

随着一个人的智慧不断增高,他在把握对关系的处理上,就能够想到人是具有共同的先天性的,他明白这个先天性自己有,别人也有,能够恰当处理好这种人际间的关系,这个行为的表现,就是以己达人。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个“君子周而不比”就是说他的智慧层次高,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同时能以己度人,能想到他人,表现了能者爱人的思想,这是“善”。

如果一个人受先天基础的支配,只知己,而不知有人,就干出损人利己的事。对问题考虑不全面,不能以己度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其行为表现只是利己,就是“恶”。

善并非良好的愿望,因为好心办坏事是常有的事。例如:为了制止土改后,农村的贫富两极分化,有了“还是人民公社好!”的善业。其结果,“大锅饭”变成了“大锅汤”,生产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由此可见,要达于至善,避免好心办坏事,就要具有高超的智慧。这种高超的智慧,对于孔子来说,称之为“周而不比”的君子,对于佛学来说,称之为“法力无边”,“大彻大悟”的佛。

三、善恶不分是谓“元德”——价值准则

“仁”作为人的“几”,不但包含善的种子,还包含恶的种子,还包含“法”的种子。是“法”的种子植于后天的环境中,萌生出智慧,又是“法”欲萌生的“方法”,即对规律的把握,使人的抽象的需求过渡到具体的需求。

作为人的智慧(认知的能力),是人置身于环境中悟出来的,概念的创造是主观的,同时也是客观的。牛顿见到苹果落在了地上,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见到加速的火车上,人向后跑,悟出了等效原理,发明了广义相对论。可见科学真理具有相对性。善、恶也是可以相互过渡的一对概念。它们统一于“法”,就是统一于规律。所以,善恶不分是谓“元德”,元德就是按规律办事。该善是喜事,该恶的时候恶也是喜事。比如说,在战争中,一个军的部队要战略大转移,留下一个连的兵力做阻击。对于这一个连的士兵来说,军长当然知道就是要让他们去牺牲,对这些士兵而言岂不是恶吗?但对整个军的部队呢?就不能那样理解了。所以,善和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可以随着时间、条件、地点的不同而转变。

元德是非常难以确定和定界的,往往在讨论的过程中,连标准也说不清楚。你说这事好,我说坏,张三说好,李四说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被讨论的这事的规律是什么?这规律是恶还是善?大家伙还没有搞清,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就更难判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一门学问叫“技术评估”。比如说,怎样看待“滴滴畏”的出现。有了它,害虫、蚊蝇都可以全部地消灭了,害虫没有了。那么益虫呢?也没有了;河里的鱼吃了鱼就死了;人吃了呢?你说这是善还是恶?许多人说细菌不好,可以引起传染病等等,应该消灭,如果把微生物全消灭了,尸体怎么办?也就是说,还必须按规律办事,人所认识的这个规律是否是真正的、自然的天道呢?由于认识的局限性,所以,也有难以确定的一面。随着工业的发展,就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因此,学无止境。知恶、知善,善恶不分为元德。

总之,知善就要知道善是人的本性,知恶就是要知道恶也是人的本性,人的这两重本性,通过不同的条件都可萌发出“业”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