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

 经义工坊 2023-02-15 发布于重庆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更多地受到后天学习和实践的影响,强调后天教化对于培养和提升为政者治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注释】
性:天性、本性。
习:后天的学习。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人们之间相差甚远了。”
“性相近”,“性”是什么?一般都认为是先天的本性。但孔子所说的“性”含意很深,弟子们能够准确领悟其意的不多。
《论语·先进》载,“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认为颜回没能帮助自己在教学方面做些什么,是因为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无不感到喜悦。因为颜回能够做到闻一知十、一闻即悟,当然喜悦于心,以至于箪食瓢饮居陋巷都不改其乐。《论语·为政》又载,“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颜回只要听到孔子所讲,就马上照办,不存疑虑,不打折扣,这也说明颜回悟性极高。但是,也没见颜回把“性”讲透彻。
《论语·里仁》载,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马上明白,随后阐述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是,曾子也没能对“性”有过清晰的阐释。
《论语·公冶长》载,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文章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理解,但是孔子所言“性与天道”,就很难理解。这正是因其“登堂而未入室”,对“性”这样深刻的道理更不可能理解清楚、说得明白。
《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就是天性,也是人性,都是本性。天率性而为就是天道,即所谓“天行健”。人率性而为就是人道,即所谓“君子以自强不息”。人要率性而为就要修道,修道就要推行教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来本性相同无二,但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人性就会发生变化。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本性、回归本性,“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方能成就“大人”之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