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你也能快速学会把脉!

 十古屋 2020-04-09

学了很多年,依然不会把脉?

不做检查,不化验,只需摸摸脉,就能知道你的身体有啥问题,还能辨证开方。

是不是很神奇,也很神秘?

说起中医把脉,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可是,书看了不少,课也听了很多,总感觉没有入门,把脉真的很难学吗?

今天,梅妃就教大家一个简单的3步脉诊法,让没有基础的人也能快速入门把脉。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得搞清楚脉诊的意义是什么?

拍个片子就能看清楚,中医为什么还要把脉?

很多人说:现在检测技术这么发达,抽个血、做个B超、照一下CT,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为啥还要通过把脉来诊断呢?

事实上,中医把脉,绝不是和西医的B超、CT机进行PK,看看谁的诊断更准确?

中医把脉的意义主要有两个:

一、把脉是为了“发现未病”

中医常说,上医治未病。

什么是未病?就是还没有发生,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病症!或者说是已经发生了功能性的障碍,还没有器质性改变的病症。这样的病症,西医的仪器是检查不出来的。

比如有的女孩子宫寒、痛经,每个月那几天痛得起不来床,可去医院却查不出什么。明明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却说没事儿。这时候,就需要中医把脉或者望诊为你预警,让你知道自己的身体哪块薄弱,应该怎样调养?

二、把脉是为了指导辨证、治疗

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把脉也一样,不以治病为目的把脉,也和耍流氓差不多。

我们都知道,中医辨证,要辨寒热、辨表里、辨阴阳,还要看气血、津液,只有辨清楚了这些,才能对症开方。

而这些病机、病因,仅靠仪器和化验,是看不到的,还得通过把脉、望诊才能掌握。

找对方法,把脉不难学!

掌握3步诊脉法,零基础小白也能轻松入门把脉

了解了脉诊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来说说3步诊脉法!

哪3步呢?

  • 一摸,定脉位

脉分寸、关、尺。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阳),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肾(阴),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

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如何快速又精准地锁定“寸关尺”的位置?

这里有一个秘诀:高骨定关。

中医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你也能快速学会把脉!

高骨定关

什么是高骨定关?摊开手掌,顺着手腕横纹外侧往下摸,有一块突起的骨头,这个骨头往内推一点就是关脉,关脉上面是寸脉,下面是尺脉。

现在,用自己的手腕试试看,是不是很简单?

  • 再按,分表里

找准了寸关尺,就该分浮、沉了。

浮脉,代表着病邪在体表,没有达到脏腑、骨骼,这样的病来得快,也去得快,比如感冒、发烧就是病在表。

沉脉,代表着病在里,意思是病邪已经入侵脏腑、骨骼,病程长,治愈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怎么分沉、浮呢?

举手搭脉,如果轻轻放上就能感觉到脉跳,用力一按,脉反而减弱了,或者干脆摸不到,这就是浮脉。

反之,手指轻轻放在脉位上摸不到,要用力按,才能摸到脉跳,这就是沉脉。

当然,脉的沉浮和季节也有关系,春天阳气升发,脉就会浮一些。冬天,阳气收藏,脉就要沉一些。

  • 三数,辨寒热

辨别寒热,就更简单了,只要会数数就行!

脉跳的快,专业的说法儿是“数脉”,代表体内有热。脉跳的慢,就是“迟脉”,代表体内有寒。

如何分清迟、数呢?

可以边把脉边数自己的呼吸。正常的脉是一息4-5次。小于4次,就是迟脉,大于5次,就是数脉。一呼一吸,脉跳3次,说明体内有寒。一呼一吸,脉跳6次,说明体内有热。

对大多新手来说,同时数呼吸和脉跳可能不太好把握,也可以对照着时钟看,一分钟脉跳70-80次是正常的,少于70,是迟脉,有寒。大于80,是数脉,有热。

完成这3步,你对各个脏腑的状态,身体寒、热,是不是就有了大概的印象?

当然,这3步只是脉诊的入门。要想系统掌握把脉技术,只会这些远远不够。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跟着一位专业中医老师手把手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