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与其向外求索,不如回归自己

 般若聚宝盆 2020-04-09
大家每天凝视此般若法眼,能治愈眼疾;
又能开发“五眼”神通!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然而,现实世界中知道这句话同时又能够做到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在抱怨着“这不是我的错,都怪他”、“他怎么可以这样,搞得我们跟着一起受罚”、“我老公一点都不体贴,就知道玩游戏,孩子不管,家务活儿不干”等等诸如此类。
大多数人遇到事情、出现问题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的,首先想到的是这不怪我,都是环境或某人的错,更有甚者向社会报复、向无辜者开刀,一种受害者的形象偏执到了极点。
难道不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偏偏就是自己的抱怨最多?难道不应该总结一下,为什么遇人不淑的就总是你?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与其向外求索,不如回归自己。
1
王阳明,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之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敬仰。
在王阳明看来,一切道理、真理、天理都在我心,不需外求。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只要按照良知的指引去真切的为人处世,并持之以恒,圣境就在眼前。
南赣剿匪时困难重重,不仅有来自明官方的压力,还有内部军心涣散毫无战斗力、有敌方卧底通风报信等现实不利条件,但王阳明未曾惧怕、从不抱怨,认真分析战况,打心理战,以毒攻毒、以贼克贼,大获全胜。
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之时,王阳明手中无一兵一卒,仅靠临时集结起来的队伍,以少胜多,重创宁王十几万精兵,用时仅四十三天。然而,功成之后却遭奸人陷害,几经周折虽未丧命,却也被极不公平对待。面对如此情况,王阳明直面险境,坚守着“勇敢做事,不计荣耀”的良知,恪守本心,不断发展传承着心学理论。
倘若问,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谁观察自己、回归自己最深?那这个人必定是王阳明。他一直在告诫我们:你心中就有答案,回归自己,按照良知去行事,这就是正确光明的大路。面对困境,他从不抱怨,而是反躬自省,致良知。
做人就要学王阳明,处世就要致良知,知行合一才能够行稳致远,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2
有一个好朋友性格是那种非常积极乐观、人见人爱型的,她爽朗的笑容能够激活身边的每一个人。
然而,接触久了才发觉,她是那种典型的外阳内阴型,在她阳光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脆弱、迷茫、无助的心。
过去的几年中,她经常向我抱怨,先是抱怨领导、工作,后来是婆婆、老公...,基本是三天两头儿的她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陷入困惑之中。
最初我不解,只能是她求助的时候帮助她去分析,尽量的陪伴、倾听她。后来慢慢的听得多了才发觉,根本的问题不在外边而在她自己。她耳根子太软了,把别人的话奉为圣旨,而且遇到问题,自己不分析先去求助,ABCD给出四套方案,她就困惑迷茫了。
我一直在和她说:先不要管别人说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问问自己的内心,不要总是被牵着鼻子走。小马过河的故事说的多好,水深水浅只有自己知道。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依旧层出不穷。
直到最近,上次见面的时候,她告诉我:有件事儿,我是这样做的,做完之后心里特舒坦,这次我没有问任何人,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做出的决定,剩下的就尽人事听天命了。那天她说的非常轻松,一扫过去几年的孤苦无助、犹豫迷茫,看样子她是真正明白并且学会了这个道理。
这个世界上,许多人打着为你好、经验丰富的名义围绕在你身边,殊不知真正为你好的人会关心你的心情、健康,而不是机关算尽为你指点江山。许多人遇到事情,总是先退缩、求助,而不是静下心来回归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要知道,他人不是你,世事也不是非黑即白,一切都是在动态变化中的,为人处世重要的是心安,向外不如向内,求索不如自证,你就是答案。
3
一位同学,每次同学聚会都抱怨:办公室政治如何如何了,领导看他不顺眼了,同事之间尔虞我诈没有感情可言了...。最初的时候,大家安慰几句,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接话了。
有一次,他发微信找我:领导又挑我刺儿,我这么努力用心写的稿子,他让我重新改,改就改吧,我改了两稿了,还不行。肯定是上次我说他小气,没有领导魄力,传到他耳朵里去了,故意找我麻烦...。
然后,他把稿子发了过来,让我帮忙看一看。
那是一篇领导讲话稿,全篇用词很华丽,段落很工整,但是读完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倘若我是领导的话,肯定也不满意。我问他:怎样写的?他沾沾自喜的告诉我:不错吧,我可是把百度里相关文章都粘了个遍,用的是最前沿最流行的词语...
听他说完,我很是无语。你不用心,只能反复修改,不反省自己,还把矛头指向别人,活该你被领导批评,职场不顺。
抱怨别人只能逞口舌之快,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从来不怕事儿,而是遇到事情之后能够自我省察,发现自身的缺点并改进提升,如此才能够越挫越勇,愈发成长,见到不一样的风景。
4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遇到问题了就想要去求助,看到不顺眼的了就开始抱怨。
记得,曾经在校园里,当时特别希望有人能够告诉我:该如何学好英语、备战考研;工作后,想和每一个人探讨职场规划、去哪个部门更好,以及生活中看到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后,就会嗤之以鼻、报以白眼。
直到后来,读了许多书,经历了很多事儿之后,我慢慢明白:自己就像一面镜子,尽管镜子里照的是别人,但却是隐藏的自己。我看到的只是我想要看到、渴望看到的东西,这些折射出来的不是别人,而是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现在的我遇到事情了,会首先分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问自己“我还能够做些什么,什么是我可以做到的”,根据自己的心意、结合自己的能力,做出自己的决定,然后就尽人事听天命了。这也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依着自己的良知去做自己能够做、可以做的事情。
生活中,遇到与自己不同的人,以及不被理解时,不会再以硬碰硬、抱怨不满了,而是先反躬自省,倘若是自己的原因,那么就改正提升,倘若是他人的局限性,那就放了自己,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大度包容的人。
由于不断地回归自我,我收获了少有的宁静,持续的成长,内心越来越强大、丰富自足,越来越遇见更好的自己。听到小伙伴们抱怨时,我也会告诉大家: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多回归自己看看,就能够找到答案。
5
王阳明作的一首《养生歌》是这样写的: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其实不仅是养生,许多人的向外求索不也正是如此吗?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乞丐在路边坐了30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他机械的乞讨,陌生人说“我没有什么东西给你”,然后问他“你坐的什么”,乞丐回答“只是一个旧箱子,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坐在上面”。陌生人请他打开箱子看一看,乞丐一边打开一边嘟囔着“没有什么的,就是一只空箱子”。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这就如同那句成语“本自具足”,我们本就守着一座宝藏,却要费尽周折的向外求索,丢了自己不说,还会徒增烦恼,离真理越来越远。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回归自己,最省力也最有力。、
(转自豆瓣读书祈百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