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涛——建党九十九周年 艺坛人物

 泊木沐 2020-04-10

道法自然悟正觉 笔墨正宗解玄妙

—记著名画家于涛

传统文人画受道家的思想影响非常深刻,黑白印象,留白虚空,技法在画内,道法在画外。当代著名画家于涛先生,就是一位对传统道家文化有深刻理解,能悟道能行道,行道能持久,行道有功德的觉悟者。他把丹青艺术做成了当代道家文化弘扬与表现的一股清流,一幅画正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万类之盛的视听无极。

大道至简,为而不恃,他的一支画笔不是为刻意的表现什么而做呆板的范式陈述,经常因为觉悟大道的灵光一闪,便挥动笔墨写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体念。所以当你看到《祈祷》这一幅水墨人物作品之后,便会觉察到向道真诚的心灵震撼。

关于信道老子有言,上士闻听深信,中士半信半疑,下者闻之哈哈大笑,不笑不足谓之为道。于涛先生借用这一幅画,向世人传递向道信道的心灵的闪念,无一人观之而笑,因为道在我心,道在眼前,虔诚向道修行不虚的表现力直抵人心。他的画笔所体现出来道是深刻的,却又是深入浅出的路径,画法释道不拒人千里之外,唯让人置心于其中,水墨的纯粹技法化成精神的力量令人震撼。觉悟画道修行真道,才能像他这样在丹青创作过程当中明听祈祷的心声。

当然他充满道家文化印象的绘画作品,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必有专业娴熟的技法支撑前行。修行不欺人,画法也不欺人,画道者并不是江湖术士,而是心灵皈依道法的真人。所以他的花鸟作品、人物作品就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题核心,以大道至简的笔墨铺陈方式攀登境界。用笔骨力雄强且刚柔相济,用墨干皴湿染,吸取宋元法度和明清精髓,远师荆浩李成,又师板桥八大,经由历练技法娴熟至炉火纯青,让他的绘画创作无论是人物还是花鸟,既有传统的笔墨韵味,也走进了创新的时代路径。

画法还师法当代艺术大师们的笔墨技法,表现主义形态非常鲜明,一幅人物画《旷达》有宋代梁楷泼墨写意的传承,也有当代人物大师范曾的铁笔勾勒,线条处理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笔力雄强,赋墨气韵生动,正是谢赫六法论的经典在现。他的人物画在当代审美背景下,以古为师,也以当下为法,《青城居士张大千》一幅作品,恰是借古开今独立面目的磅礴典范——把人物画到如此饱满壮观的意象,可谓独树一帜!

道法自然悟正觉,笔墨正宗解玄妙。作为当代文人的典范人物,于涛先生的花鸟作品带有鲜明的文人画的气质格调,花鸟作品也以梅兰竹菊隐钓为主要题材,写意夺其精神掠其体貌,师法自然中得心源。梅雪争春,兰生幽谷,竹影和诗瘦,菊青风霜骨,画到妙处是诗意,写到真处是无法。这些作品恰是一位行道者的谷野情旷,道法自然!

著名书画评论家 田继学 2020年2月1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