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陈武山 2020-01-16 16:30:00 文|陈武山 图|来源于网络 所谓骨质疏松症是指随着年龄老化,骨质钙含量减少,骨质从此变得稀疏脆弱,在日常拿些稍重的东西,或走路不小心滑倒等轻微动作时就可轻易引起骨折的一种病症。 而且由于这种病症在骨折后修复骨折部位的“钙”材料不足,所以,一旦骨折,治疗起来就较为困难了。 得了骨质疏松,就是因为缺钙?西医认为,产生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钙的摄入不足。 随着年龄增大,小肠对钙的吸收变得越来越差,全身骨重量趋向减少之路,特别是女性几乎以比男性快3倍的速度在减少。 据统计,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男女比例为1:8,女性占绝对多数,理由如下: 女性比男性原本体内钙含量就少; 妊产期钙质大量丧失; 闭经后雌性激素明显减少(注:雌性激素具有促进降钙素产生,而降钙素又有防止钙从骨质中流失的作用。若雌性激素减少,势必导致降钙素产生的相对不足,最终影响骨质中钙的稳定性)。 治疗骨质疏松,重在调养肝肾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而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与中医所说的筋骨不坚相一致。 因此,不论什么年龄、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发生了骨质疏松症,都与人的肝肾不足直接关系,也是人体衰的重要表现之一。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调养,重在调养肝肾。只要肝肾功能系统调正常了,钙质的吸收也好,维生素D的转化也好,钙质的利用也好,才能正常。这也是中医“治病必求其本”的核心思想的精髓所在。 骨质疏松患者的调理反馈从医多年,也曾帮助不少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调理,以下就是其中一个患者给予的反馈: “别看我现在骨质非常好,但几年前,我还一位动不动就爱骨折的‘高危老人’。 为此,我自己补充过不少的补钙剂,也每天坚持早晚喝一袋鲜牛奶,但因为骨质疏松的病症没有好转,我一直都不敢参加运动。 幸好,认识了中医大夫,经过他的调补肝肾,3个月后体质就有明显好转,其他不适症状也慢慢消失掉了,特别是我身体吸收钙质的功能得到了改善,才有了我今天的好身体,否则,至今还可能在骨质疏松症的困扰下生活着。” 总而言之,治疗骨质疏松的根本确实在于调补肝肾,如果肝肾功能不好,无法吸收和转化钙质,那么补充再多的钙质,也是枉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