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巢是个大老粗,杀了诗人皮日休?

 汉寿停猴 2020-04-10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

您没看错,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皮日休之手。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并不是一首诗,这只是一个谜语,谜底是“黄巢”二字。

这是一个玩笑,文人和武夫开的一个玩笑。只不过,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据说是掉了脑袋。

为何是据说呢?原因是没有正史记载,只是传闻。

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是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和黄巢发动起义反抗唐朝。我们的诗人皮日休看着自己难以有出头的日子,便毅然决然地投奔了起义军。

这可是大罪啊,也不知道皮日休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们有很多诗人,在文学上造诣非凡,在政治上确实白痴一个,皮日休当然是其中的代表,竟然敢加入“叛军”?莫非是被黄巢胁迫的?(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大诗人李白,这也是当年加入了永王李麟大军的主。哎,诗人的政治觉悟有时候就是这般可爱。有机会另外写一篇文章单独讲。)

公元880年12月,义军攻下长安,黄巢称帝,皮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由于皮的文才受到黄的赏识,黄就命他撰写一种用来宣扬自己是上天授意主宰人间的谶词,皮按照黄的姓名作了一首五言古诗。

您猜对了,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首似诗非诗的“诗”。

黄巢看了这首古诗后,很不高兴(别以为人家大老粗,什么都不懂,黄巢也是写出过两首牛气哄哄的诗的人呐)。为啥不高兴?

原来,黄巢的头部丑陋(天生反骨?),头发又难以遮挡住鬓毛,他觉得皮日休这首诗有讥讽他那副尊容的意味,这无疑就使他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当即命人把皮日休推出去砍了。

啊,砍了?传闻是这样。

历史不能倒流,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真相。但愿这真正是个传闻,并非事实吧。

如果您认为皮日休只会写写灯谜,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他的笔下,还是有不少名作的。

比如,下面这首《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种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夺故予之法。说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似乎是最大恭维奖许,但有"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彻底的剥夺。

"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谴责更为强烈。

这种手法的使用,比一般正面抒发效果更好。

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有意重提这一教训,意味深长。

皮日休可谓生不逢时,他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晚唐时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和陆龟蒙并称“皮陆”。和李商隐、杜牧一样,也是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

皮日休的诗歌比较关注民间疾苦,写了很多这方面的诗,他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国家不幸诗家幸。也许,皮日休并没有生不逢时,让他生在那个时代是老天爷对他的考验与奖励。你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