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钱上的炉灰,是怎么回事?你或许从未注意过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4-10

炉灰即煤精型砂混合物,粗细大约100-200目,在节省成本的翻砂工艺制造时,因为型砂与铜水接触,脱模剂减量,而使得煤精型砂灼融于铜钱表面。

目前能保存下来带炉灰制钱不都会太年代久远,且基本未流通。

如图:宣统大样的混合型炉灰形制

传世品的地章和字间也会有些许粉感,这些主要是无害的粉锈。

干燥地区传世久了积攒的尘土,埋藏时间不长附于铜钱表面的黄土或灰土。

现在能够找到的大量的翻砂工作母钱只到乾隆年,雍正以前的大规模制钱工艺合理推断还是使用练泥临范法。这从雍正宝云局一直抱怨自己这个地方“沙水匠艺都不如京局”,从而给不求上进的铸造工艺找退路,可见一斑。

康熙制钱大部分地章细腻光滑,现在的康熙制钱或雍正制钱因为流通时间很久远,最好的品相也就是挫痕直边。

相对而言,康雍以及顺治五式的挫痕是清除铸造后残留在钱体表面的少量积铜而来,因此挫痕都是局部的和少量的,极少部分满挫痕的顺康雍钱币,带有明显的明朝铸币工艺特点,应属于工艺探索阶段的产物,不能作为广义上的特点加以肯定。

图:康熙的挫痕和积尘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