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鼻炎更难受的是鼻窦炎,该怎么办呢?

 仁和堂老军医 2020-04-10
鼻窦炎相较于鼻炎,病变范围和发病程度都是更严重的,鼻窦炎发作时,主要流黄色浓稠的鼻涕,以持续性鼻塞、头痛或发热、脑胀为主,故鼻窦炎也有“脑漏”之称。甚至患者还会伴有头晕嗅觉失灵等。
鼻炎和鼻窦炎在治疗上更多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在具体药物选择上是比较相似的,但鼻窦炎所需疗程要长很多,西医一般采用抗过敏和消炎药物对付鼻窦炎,但很难得到根治。长期使用还会损伤鼻腔血管。这时中医药注重标本兼顾的优势就显了出来。

宋代名医严用和在他的著作《济生方》中提到了用苍耳散来治疗鼻病,出色疗效一直沿袭到今天,苍耳散的组方由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四药组成,具有疏风止痛、通利鼻窍的功效。
苍耳散能抑制鼻腔细菌生长,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减轻水肿和渗出,有消炎抗菌作用;而且方中辛夷、苍耳子、白芷等能对抗过敏反应中的过敏介质,抑制异常免疫反应,不仅对症治疗急、慢性鼻窦炎,还对过敏性鼻炎也有辅助缓解作用。

#鼻渊通窍颗粒#遵循治鼻病名方“苍耳散”的配方,保留苍耳散四味药材基础方的同时,加入黄芩、茯苓、麻黄、藁(gao)本、连翘、野菊花、天花粉、地黄、丹参和甘草,共计14味药,清热凉血解毒作用更强,具有疏风清热、宣通鼻窍的功效,符合祖国医学“宣通鼻窍,以通为用”治疗鼻病的原则。临床报道常用于急、慢鼻窦炎、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目前在国内有成品药出售。

#鼻渊通窍颗粒# 方解:
辛夷:入肺、胃经,通肺窍,散内寒。
炒苍耳子:入肺经,发汗通窍,散风去湿。
麻黄:入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芷:入肺、胃经,发表祛风,祛风止痛,宣通鼻窍。
藁(gao)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黄芩:入心、肺、胆、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野菊花:肺、肝经,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薄荷: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从方解中可以看出,#鼻渊通窍颗粒#中 麻黄、藁本疏风解表;连翘、野菊花、甘草清热解毒;丹参凉血活血;天花粉、地黄清热凉血。因此其清热凉血解毒作用更强。

鼻炎和鼻窦炎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程度的炎症疾病,出现鼻炎的情况,应该做好早期的防范与治疗,防止拖到后期会导致鼻窦炎等更加严重的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