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诊所常见中成药临床巧用与解说之十六“龙胆泻肝丸(水丸)”

 我的最爱绕指柔 2020-04-10

第十六个中成药解说,龙胆泻肝丸(水丸)

[药品性质]非处方药。

[方剂组成]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炒栀子60g、泽泻120g、木通60g、盐炒车前子60g、酒炒当归60g、地黄120g、炙甘草60g。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0粉末加炼蜜160~17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剂型用量] 水丸:每次1袋(每袋重6g),日2次,温开水送服。

本品为黄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微甜。

注意:

孕妇慎用。

(1)小蜜丸每100丸重20g (2)大蜜丸每丸重6g。

密闭,防潮。

[适应人群]成年人。

[用药指征]

形貌:目赤,唇红。

症状:

①胁痛,或两胁皮肤起红疱疹,灼热刺痒疼痛;

②耳鸣耳聋,或耳内流黄水,痒痛;

③鼻塞,流清黏涕,或黄涕;

④口干口苦,心烦易怒;

⑤男子会阴皮肤潮湿,或瘙痒,或阳萎;

⑥女子带下色黄量多,阴痒,或阴唇肿痛;

⑦小便黄赤或尿白浊,或尿血。

⑧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舌象:舌红,或红赤,苔黄腻或少苔。

脉象:弦有力,或弦滑数。

妇科疾病:细菌性阴道炎、急慢性盆腔炎、老年性阴道炎、外生殖器感染。

内科疾病:高血压病、急性胆囊炎、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急性尿路感染。

外科疾病: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面部痤疮、尖锐湿疣、会阴部慢性湿疹、多发性毛囊炎。

五官科疾病: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化脓性中耳炎。

眼科疾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

①心烦多怒,失眠心悸,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尖红赤,可配导赤丸同用。

②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伴头痛头胀,牙龈肿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可合黄连上清丸同用。

③多发毛囊炎,疖肿红赤有脓头,硬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可配防风通圣丸同用。

④老年性阴道炎,外阴湿痒,有黄带,气秽,腰酸,劳累后发病或症状加重,可配知柏地黄丸同用。

①目红赤、痤疮、带状疱疹,伴面暗,多汗,小便色清淡,脉细无力者不宜用。

②本品含木通,故肾功能异常者忌用。

③儿童、哺乳期妇女、老年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④孕妇慎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