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为什么来往失败了,钉钉成功了? A: 来往和钉钉都属于人与人社交的产品,但定位不同,来往走了微信的老路,定位还是生活社交。而钉钉定位在了新的领域-职场社交,解决的是职场内人与人沟通的效率问题。钉钉的对手不是微信,而是企业微信。 Q: 为什么阿里要收购Teambition? A: Teambition 是团队协作工具,属于人与人社交中职场社交领域中的辅助业务。 Q: 为什么旧BAT 变成了 新BAT? A: 今日头条超越百度成为新B,两者是直接竞争关系,处理的都是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只不过两者处理信息的逻辑引擎不一样,一个搜索一个推荐。 Q: 为什么京东能夹缝中成长? A: 京东后起之秀,但依然可以发展壮大。竞争优势是物流,在人与商品之间的效率中,提高了物理商品物流配送的效率,使得整个交易链条闭关的效率比淘宝高。 Q: 为什么外卖市场快速增长? A: 美团外卖,饿了么,解决的人与服务之间效率问题。美团和点评原来只是解决交易中部分环节的效率,而外卖是解决的到家服务,是整个交易链路的效率。 AAA: 商业的本质是效率与成本之争 - 增效降本 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从三个方面谈效率 1. 人与四种内容之间的效率 - 人,信息,商品和服务 2. 效率在四个领域的应用 - 生产,交易,管理和分配 3. 效率与效能的对比 一. 人与内容之间的效率 分分合合,分工和交换,分化和融合 1. 人与人的效率 交流的类型,有交流和协作,微信/钉钉是交流,飞书是协作。 交流的场景,有生活和职场场景,微信是生活交流,钉钉是职场交流。 交流的形式,有一对一和一对多,一对一是微信消息,一对多是群,直播等。 沟通的效率 = 单位时间内沟通的人数 * 有效的沟通比率 (成功沟通人数/全部沟通人数) 协作的效率 = 单位时间内协作的次数 * 有效的协作比率 (成功协作的次数/全部协作的次数) 2. 人与信息的效率 获取的方式,有机器和人为,搜索和推荐都是机器,口碑介绍是人为。 机器的方式,有搜索和推荐,百度是搜索,头条是推荐。 获取信息的效率 = 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数量 * 有效比率 (获取有用信息/全部获取的信息) 百度和头条疯狂的广告,都是降低效率的行为。 3. 人与商品的效率 商品交易的类型,有平台和自营,淘宝和京东谁的交易效率高? 京东主打的两个点,一是3C自营保证选择效率,一是自营物流保证配送效率。两个交易环节的效率的提高,使得其在夹缝中疯狂成长。 商品交易效率 = 单位时间查看商品 * 有效购买商品率 (成功交易数/查看商品数) 4. 人与服务的效率 服务交易的类型,有到家和到店,美团属于到店,美团外卖属于到家。 到店,解决了服务交易业务的其中部分环节,查看,交易等,没有解决服务的完成环节,使得效率无法衡量。 到家,解决了服务交易业务的全部环节,包括了查看,交易,配送上门等。 服务交易的效率 = 单位时间查看服务数 * 有效购买服务率 (成功交易数/查看服务数) 备注:以上的效率公式参考了阅读效率公式: 美国阅读专家施道弗《快速学习》提出了一个阅读效率的公式, E = R * C E - 表示阅读效率 R - 表示阅读的速度,即每分钟所阅读的词数 C - 表示理解率,即阅读后答对问题数与受试问题数之比 二. 效率理论在各领域的应用 四者的关系:在管理下,先生产,再交易,后分配。 生产效率:固定投入量下,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 交易效率:一定时间内一个区域经济体中交易活动进行的速度的快慢。 管理效率:管理活动本身所消耗的成本与所带来的收益的比例关系。 分配效率:把生产资料分给生产单位或把消费资料分给消费者的快慢。 三. 效率 VS 效能 效能重视组织目标的达成,重视结果,追求做对的事情。 效率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也就是把事情做好。 1. Barnard (1938) 认为效能是指组织目标的达成;效率则是指组织成员需求的满足。 2. Hit, Middlemist & Mathis (1986) 认为效能是指组织在一段时间内有效达成目标;效率则是指短期内组织善用其资源。 3. Mondy, Sharplin, Holmes & Flippo (1986) 效能是过程产生所要结果的程度,效率是输入的质与量以及输出的质与量之比例关系。 4. 张润書 (1990)效率是指运用资源的程度与能力,凡是能够将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做最妥善的分配者即是效率。而效能则为达成目标的程度,是指资源运用所产生的结果,凡是完全达成目标者即为效能。 |
|
来自: blackhappy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