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胃口不是与生俱来,注意这几点,吃得好身体棒

 长沙7喜 2020-04-11
我在云上踮起脚尖.m4a 来自朴念堂 01:22

对于爱吃东西这件事,我想很多人包括小孩子都很具有发言权。和以前只为了填饱肚子的时代不同,如今吃饭变成了人生的一大乐趣。

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小吃货。我不挑食, 啥都能吃。小嘴馋得嘴巴不吃点东西就难受。包子能一口气吃好几个,米饭能吃好几碗,只要有我爱吃的菜,就能在饭桌上坐很久,哪怕肚子饱了嘴巴也停不下来。

邻居的大人们都非常羡慕我的食量,因为他们的孩子总是要追着喂饭,瘦瘦小小的。我跟他们相比,胃口算是比较好的,在大人们眼里,吃得多就能长胖长高,就不会营养不良。

然而这样的日子持续不了几年,

长大后我就发现我的消化能力

完全跟不上小的时候了。

现在的我不像小时候那么能吃了,且如果食物吃得比较杂乱的时候,常常就会引发肚子疼、或者便秘、腹泻等问题。胃口也明显没有之前的好了,而且容易犯困,不爱动,性格也不像以前那样活泼了。

相信大部分人也会有类似我这样的经历,包括现在小孩子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以为只要胃口好了,吃得多,就不怕孩子没营养。胃口不好的时候就发愁,怎样才能让他多吃点饭,多吃点肉。

胃口好是不是一件好事?

胃口好有哪些表现呢?

用另一个词来说就是“嘴馋”。

明明肚子不饿,但见到吃的就管不住嘴;无论多少零食,在家里都活不过一天;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我们不能单从胃口上判断它对身体的利弊,还要看食物吃进去后身体给出的反馈,有些人不但胃口好,而且脾胃消化能力强,饿得快,每天也能够定时排便,并且排出的大便成条软不臭不粘,这种情况就是良好的身体反馈。

但是如果出现饭后肚子不舒服,或者排便不顺畅、便秘等情况,说明这是不好的身体反馈,有可能是吃了不适合他的食物,脾胃消化能力变弱所导致的,就算胃口好也只是暂时的。

胃口和你吃的食物对错有关

很多家长老为孩子不肯好好吃饭发愁,殊不知孩子偏偏爱在吃饭前吃一些零食和甜品。吃了这些零食后导致脾胃功能的减弱,自然就没有胃口吃其他的食物了。

不只是零食,

如果吃了不适合自己的食物,

比如有些人吃完面包后会觉得涨肚,

肚子已经填满了,

也是再没有胃口去吃其他食物

像这种情况,如果想要改善胃口,其实很简单,不吃不适合他们的食物就可以了。不适合的食物会加重我们脾胃的负担,第一会影响胃口,第二吃进去的食物并不能很好地转化成我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吃了也是白吃。

胃口与进食时的心情有关

为什么吃饭要有好心情,因为情绪也会影响身体气机的运转,当情绪没办法稳定的时候,就会扰乱身体的气机,这个时候开始吃饭,身体的能量不能专注在消化食物上,就会出现一过性地脾胃消化功能减弱。

人在思虑的时候就容易吃不下饭,在高兴或伤心的时候又喜欢敞开肚皮来吃,吃饭不知不觉间成了消遣情绪的动作,可最后的结果都是饭后腹胀难受,要么吃得太多消化不良,要么吃得太少胃难受。

所以把吃饭当成一件开心的事情尤为重要,不带有排斥的心理,不带有情绪的心理去享用自己的每一顿饭,食物的能量才能更好的被吸收。

吃饭时,身和心都要在吃饭上

吃饭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可就是因为它太过日常,大家都忘记了如何好好吃饭。要做好吃饭这一件事,应该是让我们的心神,都回归到身体里,而不是放在我们关注的某个人,某件事上。

吃饭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装着食物才行。吃饭的时候就想着饭,我吃多少分量才刚刚好,不会过饱或者饿;吃菜的时候就想这个菜是什么味道的,哪个辣,哪个酸,哪个甜,吃完会不会饱胀难受,这样用味觉和身体去感受食物带给我们的变化,这时津液就来了,食物就能消,就能化。再不好吃的食物也会变得津津有味。

我们还会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吃饱了,吃够了。有些人平时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看手机,食不知其味,有些小孩子一不看好,吃肉吃多了,消化不了,晚上睡觉翻来覆去,大便难解,这便是吃多了积食所引起的现象。

有个小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吃饭的时候,如果闭上眼睛吃,食物就会在我的嘴里跳舞,这样吃的饭,就会变得很香很香。

食物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不管我们一天当中经历了什么事情,它还是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着我们,这是我们辛勤劳动一天之后最美好的回报,所以,不要辜负了它,把神意慢下来,心里装着食物,和食物在一起,天大的事情,也等吃好了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