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器碑》,隶书中的“楷法先锋”

 erjieere 2020-04-11

总第一八四一期;

#5

頓切入筆,楷法萌生

东汉为隶书发展之全盛时期,名作迭出,而现存汉碑之书者鲜为人知(或因汉代刊碑制度不勒书者),但就其书法水平而言,每一位都堪称大家。

其中,亦不乏有史所载者诸如蔡邕、师宜官等人书作,也有民间书家所书之作品,可谓千姿百态、蔚为大观、美不胜收。今日所见之汉代碑刻或平直端严、或舒展华美、或朴茂雄强,或雄放恣肆,多为隶书经典之作。

郭沫若曾言:“这(书法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过程有类似的平行现象。文学起源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在阶级社会中,文学为统治阶级服务,逐渐脱离群众,逐渐「雅」化,因而也逐渐僵化。到了一定的阶段,由民间文学吸取新鲜血液而再生; 但又逐渐脱离群众,逐渐再「雅」化,因而逐渐再僵化。如此循环下去,呈现出螺旋形的发展。”

而隶书也不例外,亦是从民间书写上升为官方书体,同时在部分作品中亦流露出楷化痕迹。在《礼器碑》中,就较早表现出了从隶书向楷书演变之笔法,切顿入笔,楷法萌生。

请看以下字例分析:

在汉字中,点画虽小,却能够体现字之精神气质。而在《礼器碑》中,“文”“高”二字之点画露锋顿笔后转笔向左下,与下一笔之起笔相呼应,同时“高”字长横切笔 顿入亦为楷书笔法。

“宣”“官”二字之点画为楷书写法,此类点画在行笔时,先由左上行至右下,再由右下回锋至点之中部,最后向左下收笔,与下一个笔画之起笔相呼应,呈现出明显之 楷书笔意。

“乐”字首笔、“作”字右部撇笔、“伯”字右部撇笔,此三字之撇画起笔均为方形,行笔至中下部渐提出锋,舒展飘逸。从撇画起笔处之顿笔可看出浓厚之楷书笔意,因 为楷书之短撇与此几乎类似。另外,“乐”字长横切笔直入,同样不乏楷书意味。

“真”字首点起笔平切顿笔后逐渐提笔向下,其写法与楷书之点画相同。

“节”“前”“敬”三字之两点均为对应点,呈出左右相对之势,但此三字之左点在形态上不尽相同。“节”字之首点左上切笔呈方形,转回向右下行笔,“前”字左点较为模糊,依稀可见呈圆状,藏锋入笔后向右下提笔,而“敬”字左点则为直接露锋右下入笔后再向下顿笔,此三个点画之写法皆为楷书用笔。可见,在此碑中点画与楷书之写法颇为类似,几近相同。

“人”字之撇捺写法均为楷法,撇画顿笔后向左下撇出,干净利落,捺画已然不见隶书藏锋入笔之特征,一改露锋起笔向右下逐渐按笔后顺势出锋。(待续;解析专家为刘瑞鹏,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转载请务必保留作者信息!

【《礼器碑》公开课】

“书法入门”首发

02《礼器碑》:独特的方笔技法

03《礼器碑》:独特的“灵魂”笔法

工楷专用,聚锋之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