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环山立 一水抱城流 柳州是当之无愧的山水之城。曲九回肠的柳江穿城而过,把龙城分割成南北两半。柳州既为山水之城,山水相连也曾是龙城的交通障碍。春秋更替的六十年,一座座桥如一条条长虹,飞跨柳江两岸:铁路桥、公路桥、斜拉索桥,因为也被誉为“桥梁博物馆”。柳州的桥不仅连通市民的生活,更是见证了这座城市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柳州浮桥 这张已经模糊的老照片,在一些老柳州们的心里可不模糊。这是柳州最早的桥——浮桥。 在古时候,柳江河上还没有桥,想过河就只能够靠划船、摆渡,如果是遇到下大雨发洪水,船就停运,这样一来,有的人十天半个月过不了河,回不了家。据《柳州县志》记载,直到清顺治七年(1650年),南明军队为了抵抗清兵,撤退到柳州,在今天东门码头和窑埠码头之间搭了浮桥,从那时起,柳州人逐渐摆脱了过河全靠船的日子。 往事如烟。随着柳州经济的发展,更多跨江之虹将这座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柳州第一座横跨柳江的公路桥——柳江大桥,是柳州人名副其实的一桥。若干年的年代更迭,柳江大桥历经风雨和车来车往的运行重压,桥身却依然结实硬朗。 正是从这座大桥开始,柳州交通人大笔一挥,开始谱写了柳州“桥梁博物馆”的新篇章。 1968年12月建成通车,是上世纪60年代,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全部使用国产高强钢丝的第一座T型悬臂加吊梁体系的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桥。 ![]() 文惠桥桥拱宛如彩虹,曾被龙城人民誉为柳州最美大桥之一。 文惠桥1994年12月底建成通车,是广西第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2013年,在文惠桥原基础增建为“姊妹桥”。 元和年间,一代文豪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因施政得道,在当时赢得了柳州民众的信赖,柳州人民为了纪念他,便以他的谥号“文惠”来命名这座桥。 柳州文惠大桥的主设计者韦明吉曾说:“柳州原来只有一桥(连接柳江南北),交通堵塞很严重,多了文惠桥之后,就好了很多。” ![]() ![]() 若要介绍“桥梁博物馆”,这座铁桥必须拥有姓名。柳江铁桥又名湘桂线柳江特大桥,为柳州年龄最大的桥梁,1940年建成通车,主要为抗日战争物资运输做出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铁桥复建并沿用至今。 ![]() ![]() 河东大桥又名二桥,1984年5月建成通车,是柳州第二座跨江公路大桥,是广西首次采用顶推法施工的桥梁,也是当时国内一联顶推最长、最重的一座桥梁。 ![]() ![]() 壶东大桥又名三桥,1989年10月建成通车,工期为一年零五天,创造了当时广西建桥史上一个旱季建一座大桥的最快速度纪录。 ![]() ![]() 静兰大桥1992年10月建成通车,是广西第一座上承式箱形拱的换代产品——钢筋混凝土箱肋拱桥。 ![]() ![]() 壶西大桥又名四桥,1994年8月建成通车,首次采用无粘结钢绞线群锚拉锁体系施工的斜拉桥,是广西第一座道路斜拉桥,一桥、二桥、三桥、四桥这样的命名规则到壶西大桥为止。 ![]() ![]() 洛维大桥1998年9月建成通车,是第一座跨越柳江的高速公路大桥。 2018年8月底,新洛维大桥建成,与旧桥形成双向八车道通行条件,有效缓解柳南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 ![]() 红光大桥2004年8月底建成通车,是广西第一座悬索桥,也是柳州当时单跨最大的桥梁。 ![]() ![]() 双冲大桥2004年建成通车,是当年柳州市车道数最多、最长的一座桥梁。全长2.8公里,连东西引道一起长约4.2公里。 ![]() ![]() 文昌大桥2005年9月建成通车,沟通河东片和五星市中心地带,将大大缓解文惠桥与壶东大桥的拥挤。 ![]() ![]() 螺丝岭大桥2005年12月建成通车,是柳州北环绕城高速路上唯一的特大桥。 ![]() ![]() 阳和大桥2006年1月建成通车,东接阳和南路,西接南环路东段,西端附近即为市民熟悉的鸡喇码头,连接的阳和工业园区,是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重点建设区。 ![]() ![]() 鹧鸪江大桥2012年8月建成通车,是当时广西桥梁工程跨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座桥梁,是柳州唯一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两大建筑大奖的桥梁。 ![]() ![]() 白露大桥2012年8月6日竣工,位于柳州市北外环线上,是北外环跨越柳江的重要通道,全长2090米,其中主桥长504米,主跨长288米,桥宽43.5米,双向六车道,桥面离江面高约20米,是柳州市第一座钢桁拱结构跨江公路桥梁。 ![]() ![]() 柳江双线特大桥2012年12月建成通车,是当时广西境内最长的双线铁路大桥,代替老的柳江铁桥,成为湘桂铁路上的重要跨江桥。 ![]() ![]() 2013年12月30日,广雅大桥建成正式通车。广雅大桥为城市主干道,宽30米,车行道24米,双向6车道。其东端落在广雅路与雅儒路交界处,西端落在磨滩路和河西路交界处。广雅大桥的通车,使得柳州市区横跨柳江的大桥增加到19座,柳州城中片与河西片有了更便捷的通道。 ![]() ![]() 龙头柳江特大桥2017年建成,位于柳江河下游白沙镇龙头村,是柳梧高速公路跨柳江的重要桥梁。 ![]() ![]() 2006年建成,柳州三门江大桥是柳州市区第14座跨江大桥,位于三门江渡口下游,跨江主桥长360米,宽41米,双向6车道,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工程还包括东西引桥、东西立交桥以及桂柳路改造,全长4.32公里。 ![]() ![]() 又名“柳州之门”,目前全球高度最高、跨度最大、用钢量最多的“反对称结构斜拉桥”,先后获得国家级授权专利发明16项。当夜幕降临,白沙大桥仿佛镶嵌在百里柳江上的一颗宝石。2018年9月底通车时,惊艳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央视全程直播。 ![]() ![]() 2018年11月27日正式建成通车,成为龙城的第21座跨江大桥。官塘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度的有推力提篮式钢箱拱桥,是柳州“十三五”重点工程,同时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 ![]() 桥会完工,但柳州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在不久之后,这些桥将与你见面—— ![]() 凤凰岭大桥 柳州第22座桥梁,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 大桥为“风雨桥”的桥型方案,主桥段为公轨合建的桥梁形式,两侧为双向6车道的机动车道,中间预留城市轨道交通空间,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目前大桥东岸主桥边墩桩基础已施工完成,开始进行水上钻孔平台和钢栈桥的搭建。 通过凤凰岭大桥,往西可直达柳北成熟商业片区,真正意义上架起了柳北和河东沟通的桥梁。
白云大桥 市民呼声很高,柳州第23座大桥。连接鱼峰区与阳和工业新区,大桥西北方向连接白云路,东南方向接阳和中路,新建该大桥时,白云路将同步改造。 ![]() 大桥长长,一头连着梦想,一头连着辉煌。从1968年的柳江大桥,到1994年的文惠大桥,再到刚刚建成通车的“官塘大桥”。一共21座桥梁跨越柳江东西,连接龙城南北。正是蜿蜒的柳江,让这座城市对“桥”有了一种特殊的依赖。 每一座跨江大桥的建设都加紧了柳州两岸的联系,带动了多个片区的飞跃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让柳州的桥梁数量与日俱增,并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夜幕降临,桥上的霓虹灯闪烁着匆忙归家的人群。龙城的北面与南端隔江相望,如画的夜景中山峰巍峨耸立。桥通了,路近了,回家的饭,还暖着。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黎寒池拍摄 柳州文旅集团、柳州日报社综合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