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研究】简评 |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历史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通览历史全卷,今年的卷子整体难度与往年相比稍有加大。笔者认为与语文卷类似,文综历史突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材料题的选材切中当前社会发展热点,比如注重考查学生依据史料和其他历史信息,再现历史的思维,同时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

从试题类型来看,选择题政治史比重下降。选答题减少了一道选修2的材料题。41题考查民族主义,看似“超纲”,但考生可以通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结构相对复杂的历史情境、历史思维,同时结合试题中提供的各类历史信息,综合分析和归纳出答案。

建议2018的高考考生,全国卷的命题特点及答案设置的“套路”常常是有迹可循的,日常训练中可参考历年真题,找出规律。全国文综历史卷更加注重考查时政热点,对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充分体现了 “文史不分家”的特点。

对于理解史料相对有困难的考生来说,应注意多读、多看,逐步提高阅读、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训练出对史料的“题感”。对所学知识也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当前的考试重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而是需要日常多关注当前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这要求我们通过日常的学习,锻炼基于历史思维、历史态度和历史认识,看待当今世界的能力。

表一:2017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模块分布


          专题史角度分析

        通史视角分析

       选修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一:中国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

中国史

24,25,30

27,28,31

26,29

24,25,26,27,42

28,29,30,31,41

32,33,34,35,41,42

选修二:开罗会议中中国领土问题

世界史

41

33,34,35,42

32

选修三:春秋吴国公子季札

分值比重

37分

36分

12 分

22分

28分

35分

15分

真题分析:注:笔者侧重于关键词解题,故在关键词处予以着重标记。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A)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分析:考点为“分封制的作用”。寻找选项关键词“推动”“强化”“实现”“确立”,其中遇到“实现”“确立”类词语,笔者认为应当分析“已然与未然”的关系。其中C项: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显然表述有误,王室分封通过形成了众星拱月般的格局,以藩屏周,它是间接控制地方。B项提到的“强化君主专制权力”显然也不符合,古代政治致力于调整“中央集权同地方分权”与“君相关系”两对矛盾,而“分封制”作为一项处理中央同地方关系的制度同王权的强化无直接必然联系。且事实证明分封在相当时期都威胁到了君权的加强,不利于统治。D项“确立贵族世袭特权”,在商代则早已确立且和世袭特权相关的是“宗法制”。从排除法的角度应选A,A从理论上亦可以解释,商人尚鬼而西周尚礼乐,分封制推动了礼乐文化向蛮夷部落走向文明开化,同时统一政权促进了统治区域内部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的一统构建的同质文化增进了认同感与凝聚力。

25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C)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4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决绝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分析:易知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针对表格题目:从静止中看运动与变化的趋势

数据的递增与递减以及波动起伏的趋势。本题主要反映了汉初郡国不断增加这一现象。但由于题干与设问上的一些问题,对本题争议颇大,笔者拟取标准答案予以解析,但相关存疑处亦指出以供商榷。

这道题存在一个问题:表格数据,内在逻辑混乱

高帝、汉文时代,王国之诸侯可“掌治其国”,中央直辖地区为郡;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拆分诸侯王国,缩小其领地,且命“诸侯不得复治国”,王国渐向成中央直辖区域转型。武帝行推恩令,王国实力再度被削弱。①

但是,表中所示中央直辖郡、国数量的增多,与答案本身并没有逻辑关系。因为影响汉朝郡、国数量的因素很多。将旧有大郡拆为几个小郡,会增多朝廷的直辖郡数量;征服了新的领土,也会增加朝廷直辖郡的数量——如武帝在一系列的对外扩张战争之后,即新设郡多达20余个。②

因为存在上述因素,如果命题人想要展示诸侯王国和中央朝廷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单纯列举中央直辖郡、国的数量的变化,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题目中的“由此可知”,其实是“不可知”(比较中央和王国辖区面积的变化、辖区人口的消长,是更合理的选择,当然,这样的数据很难统计)。

具体到选项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就历史事实而言,高帝时期,以内战的形式消灭了6个异姓王国;景帝时期,又以内战的形式平定了“七国之乱”,这是汉朝廷和诸侯王国矛盾最激烈的两个时期。文帝、武帝时期,朝廷和诸侯王国之间虽然矛盾仍在,但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也就是说,从高帝到武帝,并不存在“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这样一种趋势。若以标准答案C而言:朝廷决绝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就历史事实而言,表中武帝元封五年的郡、国数据,已经是武帝大规模征讨匈奴之后多年的数据了。这个数据,应该是“朝廷决绝边患”的结果之一,而不是“条件”。B项在材料中体现的是调整地方行政体制,故也和题干不符。D项“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显然和常识不符,等额的区域参与分封的郡国越来越多,故王国控制的区域无从增加。

26.表二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泾州,太宗(李世民)帅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C)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学最基本的方法――对原始史料的解读。四段史料表述的均为同一事件: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在四段史料中均涉及到失败的问题。不过选项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这一项在第四条史料中有涉及,容易给考生带来困惑。但“孤证不立”,只有一段史料涉及李世民患病致使战役失败,故可信读不大。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分析:从考查目标上看,全国卷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但绝非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试题以知识为载体,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上。选择题可以分为反映类和因果类两大类型。题干给定的材料中暗含两个时间点“明前期”和“明后期”,前期的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到后期的普通人家都使用玉制器皿的转变联系大的历史背景,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从而对等级制度造成了冲击,故选B项。A项符合史实但偏离材料主旨。C项存在范围的放缩,玉制器皿涉及到等级观念的变化,但等级观念只是伦理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由等级观念的松动扩大到伦理的瓦解。D项显然同史实不符。

总的来说,我们可从这一选择题中得出三点经验教训:

(1)培养知识点全面性

所谓知识点全面,就是同学们要掌握时代性,对大概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表现有所了解,可以对历史现象的知识点进行判断。例如,通过明代前中期-后期,因为资本主义萌芽,可以判断经济发展。

(2)专业名词辨析

历史的专业名词要有一定的把握,例如A选项里面有君主专制,我们通过知识点可知君主权力和中央制度可以表现,其他无法体现,故可通过它排除A;C选项里面由传统伦理,仅仅玉制器皿的使用无法代表,故可通过排除C等。

(3)敏锐的时空观

历史是最注重时间的学科,一旦题干材料涉及时间,尤其是时间段、多个时间,要善于从时间段内寻找变化,将特定时间转化为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史上的典型事件。总体而言,高考题中出现时间有这么一个特点:中间出现的时间,比开头出现的时间,更加重要。设问出现的时间,则比材料的时间更为重要。时间越出现在题干的后面,越为重要,值得关注。而在主语中,最后出现的当时,则是重要的提醒:返回!返回材料,就材料论事,深入到当时情景获得新知。这个时候的答案,基本没有所学的,多半是现场阅读学习所得。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A)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选项有动词优先看动词搭配,排除过于绝对化选项。简简单单一个关于税收调整的举措既无法摆脱列强的控制也无法保证煤矿业稳健发展。故C、D有误。而税收调整减少同管理的加强相关性不大,故B选项亦错误。税收的调整减轻了洋务企业的财税负担,故在同外企的竞争中更处于有利地位(价格优势为主),从而增强洋务派办矿的信心。故A项正确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A。命题人显然希望考察“经济基础决定XXXX”这个套路。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对比关系,沿海与内陆在留学生人数上存在很大差距,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沿海、内陆开放程度不同导致的不同地区自然经济受到冲击程度不同、观念的开放度不同,从而表现在留学生数量上的不同。

但同时这道题存在两个问题,有待商榷:

1、不讲逻辑,将原材料的相关性,升级为因果性

这道题,从题干到答案选项,均出自张海鹏、李细珠著《中国近代通史 第5卷》③。该书有一张统计表,如下图:

省区

人数

省区

人数

省区

人数

省区

人数

浙江

191

福建

76

旗籍

30

湖南

363

广东

175

山西

60

广西

26

湖北

341

直隶

172

山东

56

河南

12

四川

321

云南

126

江西

52

陕西

3

江苏

280

安徽

84

贵州

38





该书对这张统计表的解读如下:

“据上表数据,1904年全国共有留日学生2406人,其中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福建、江西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这9个省份共计1883人,占总数的78%强,其他内陆与边远地区十几个省区仅有523人,约占22%。有些省区,如甘肃、青海、新疆、蒙古、西藏等甚至榜上无名。显然,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留学生来源的中心区域,这是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相一致的。”

显然,标准答案A,正是出自该书“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留学生来源的中心区域,这是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相一致的。”这句话。

但是,需要注意:考题的提问是“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这是在要求考生回答“因果性”;而原著作的表述是“(留日学生分布)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相一致”——这是在较为谨慎地表述“相关性”。

2、史实错误,影响1904年留日学生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具体的地方执政者,而不是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

命题人略去了原著作中的表格,来向考生提问“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

从表格可以看出,湖南、湖北、四川的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显然远不及江苏、广东,浙江,可他们却牢牢占据着留日学生总量排行榜的前三位。甚至于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非常落后的云南,也人数过百,居于第8的高位。直隶在晚清,历来是相当保守的省份,其留日学生数量却可以与广东相差无几。仅这五个省份的留日学生,加起来就已经有1323人,达到了总数的约55%。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常”现象,是因为决定1904年各省留日学生多寡的第一原因,不是经济条件,不是开放程度,而是各省督抚的政策与立场。

湖南、湖北之所以高居前两名,是因为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正是晚清留日风潮的最大鼓吹者和最大的推动者。张之洞在其名著《劝学篇》和其他各种政治场合中,一再宣传“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且身体力行,在其所辖湖南、湖北两省,大力推行官费、公费留日(如第一批赴日39名士官生中,有11个湖北人;第二期25人中,更有17个湖北人。)。直隶留学生总数之所以能与广东相差无几,与该省总督袁世凯密不可分。袁在直隶号召官绅“博采邻邦良法”;1903年直隶派往日本的留学生有60人,仅次于湖北的81人,居全国第二。④四川、云南的情况也是同样,四川总督锡良、云贵总督林绍年,都是出于为本省新式教育培养师资的目的,积极号召下属府、县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如四川1904年仅留日师范生就派出了160余人)。

诚然,经济条件和开放程度会影响留学生的多寡。但在具体的案例当中,经济条件和开放程度却未必会是“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在1904年这个案例中,居于第一位的主要因素,显然是督抚们的政策,其次才是经济条件和开放程度。

附带一提:到了1922年,各省留日学生数量对比大变。直隶、京兆加上一起仅53人,云南37人、湖北126人,远不如1904年。⑤没有了张之洞这样的地方高官的推动,这些身份学子的留学热情,已远远无法同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相比。此时,经济条件和开放程度才可以被视为“主要因素”。

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B)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装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通过特有历史名词进行时空定位,结合既有史实排除错误选项。“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50年之间,在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和宁夏的东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第二次国共内战起被国民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从这一特有历史名词可以基本定位该文件至少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土地革命”“国民革命”与时间不符,A,C项时间不符。而时间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故D项错误。

31.1990,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C)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时间定位,大的历史背景为改革开放时期。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经济运行模式,故B项全球化未涉及,为无关项。结合时间及材料主旨,此时期正是“计划”意识淡出、“市场”意识强化的时代,故正选D,市场意识强化推动传统经济模式的更新。

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低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解析:此题主要从希腊神话中的“神人同性说”切入来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在人物形象上,思维差异造成中国神话是人神同一,而古希腊神话是人神同构。希腊神话中的神即是高度化的人的形象。故显而易见希腊神话(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人文精神,换言之即B项的表述: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33.

表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D)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分析:『选项间存在对立选项,非此即彼』通过读表,工人收入同经济发展并不同步,故可以直接选D,社会财富集中在大资本家手中,姑贫富差距拉大。B项廉价劳动力无从体现,C项错误,工人工资水平在上涨,故生活整体水平有得到改善。

3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D)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析:时间定位,图示时间为二战后,姑可以排除B项,B为二战前。A项通过一个水电站建设得出外国干涉彻底失败,有夸大嫌疑,排除。由标题“又是”故该事件为二战后且不是斯大林格勒战役,c项错误。综合分析,涉及的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立,资本主义国家遏制苏联经济发展,而斯大林格勒水电站的建设从一个侧面反映苏联经济仍然有发展,故D项正确。

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解析:从材料中看运动和变化,原来由七国集团主宰国际事物。发展到后来的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后起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拥有了发言权,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势必冲击旧的世界格局和以老牌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故选项A正确。材料涉及非区域经济集团,故D错误。C项包含于A项是一个子集,亚非拉国家融入世界体系仍然是世界格局变化的一个表面现象。B项反映时间为二战后期。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分析:今年的42题比去年的41题还要更难。去年的41题有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一段材料,也提供了主题选择范围——“制度构想与实践”,考生答题时不用完全理解试题用意,只要选定英国、美国、法国、苏联等任何一国的政治制度历史回答即可得到一定的分数。

但今年的42题可不同。试题的材料只是提供了14-17世纪大事年表一张。这些历史现象和事件之间的联系很多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的,需要考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作基础。更难的是,要求在杂乱纷纭的历史现象中找到关联并提炼出主题。(这里涉及以事件认知为中心叙述史学向现象主题提炼为中心的价值史学的转变;这个问题较深较难,涉及了历史哲学分野——本体论思辨哲学还是认知论批判哲学。)

试解三例:

参考1.古登堡——人类走向光明的使者

古登堡印刷机的使用使大量的印刷成为可能,从而奠定了人类文化加快传播的技术基础。在西方,因为有了印刷机文化的产生于传播加速了进程,使西方社会顺利走出中世纪走向了近代的历史进程。首先是文艺复兴在人文领域掀起巨浪,莎士比亚戏剧搬上舞台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精神领域;继而影响了自然科学革命,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动摇上帝存在的物质基础。

在东方,印刷机传入中国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1596年《本草纲目》刊刻成功;后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得到刊刻发行;朱子学东传日本成为显学。传统中华文明进入鼎盛和总结时期。因此,古登堡的印刷机也为传统中华经典的保存和传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古登堡印刷机对东西方文明影响看,古登堡堪称人类光明的使者。

参考2.交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了新世界,“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成为可能”。继而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地球是圆的”有了实证的地理学基础。伴随着殖民者的世界贸易活动,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中国的优质手工产品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青睐,于是茶叶大量输往欧洲,丝绸、瓷器等输往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国见识了传统的“中国制造”的风采,当然,也使得大量的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一同进来的还有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的美洲玉米、番薯、土豆和花生。中国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人口激增,清代社会进入繁荣时期。

新航路开辟之后,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加快使得东西方沿着自己固有的模式加快发展。因此,各地各国民族性加强了,文明的多样性也得到巩固。

参考3.大国崛起的机遇与祖国统一的启迪

1600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建立,开始了英国人以国家武力为背景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掠夺的历史。1620年,“五月花号”船载着一百多英国人到达美洲。这些宗教徒和殖民者订立了“五月花号公约”,开始了建立“理想社会”的实践。进入十七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打败荷兰,荷兰走向衰落。从此,英国人开始征服整个世界建立“日不落”帝国的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统治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政权结束。台湾回到中国人怀抱,开始了开发与建设的新历史时期。

英联邦帝国的崛起是国家武力支持下的商业殖民活动的产物,英国的崛起的重要历史机遇是荷兰商业模式的衰落。英国凭借军事胜利乘机要求荷兰接受利于他的《航海条例》,从而占据海上航行霸权。后来经过与法国的长期争夺,五大洲各地均有殖民地的的“日不落帝国”形成,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英国时代。

郑成功收复台湾,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美誉。后来清朝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台湾回归中央政府管理,成为清朝时期祖国统一的重要的一环。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的地理空间决定了它的不独立性,孤悬海外期间必定会寻找大国靠山。这可以为今天的祖国统一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清朝时期因荷兰衰败而回归,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更需巧妙运作,一是坚持在外交上台湾问题是国际建交的原则问题,二是在美国衰落或者外交困境时乘机而为。

参考文献:

①唐赞功:《吴楚七国之乱与西汉诸侯王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②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1、92页;③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第5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④魏善玲:《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对留学生的选派及任用》,张华腾主编《辛亥革命与袁世凯: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人物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⑤陈学恂、田正平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75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