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宋荡伯来逆妇。宋杀其大夫。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葬卫文公。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传】二十五年春,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邢国执政的大夫)巡城,掖以赴外,(掖,《说文》云:“掖,持臂也。”赴借为仆。执持其臂,投之城外。出其不意地一左一右持其臂,并将其从城上推下去摔死。)杀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同姓也,故名。(杜注,“卫、邢同姬姓,恶其亲亲相灭,故称名罪之”。正义则以《曲礼》解释,说“诸侯不生名,灭同姓,名。”)礼至为铭曰:「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 ![]() 一国遭遇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这种仇恨几代人必报,仅仅过二十多年,卫人灭邢。 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其地所在,有四说:(1)在山西省阳曲县东北,相传旧名汉山 。(2)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3)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南。而如今在延庆县张山营镇有两个村庄,分别叫上阪泉和下阪泉。它们在过去原本是一个村庄,叫做阪泉村这里也有可能是阪泉之战的战场。(4)在今河南省扶沟县。)公曰:「吾不堪也。」对曰:「周礼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晋文公以为自己是兆象中的黄帝,所以认为“吾不堪也”。卜偃进行了解释,说根据周礼,黄帝应该是襄王,炎帝就是好比是昭叔,所以此战必胜。)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阳樊,周代姬姓国。西周时都于陕西长安县东南。后东迁至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阳邑(河南济源县西南),故曰"阳樊"。)右师围温,(夏、周国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太叔王子带)于温,杀之于隰城。(今山西汾阳县。) ![]() 昭叔之难,是指王子带之乱。周襄王的父亲是周惠王。昭叔是周襄王的弟弟带,也称为大叔带,谥号甘昭公,所以也称昭叔。周惠王生襄王,立为太子;又从陈国娶妻,也就是惠后,惠后生昭叔。惠后想立自己亲生儿子继承君位,没做成自己就死了。王子带叛乱,但是秦、晋和齐都支持周襄王,昭叔失败奔齐。过了十年,周襄王又把昭叔召回,兄弟重归于好。结果,昭叔又与襄王的王后狄隗通奸。襄王废了隗氏,狄人伐周,故襄王出居与郑,赔了夫人又折兵。 《大有》——䷍,上离下乾,《睽》——䷥,上离下兑,离为日,乾为天,兑为泽。《大有》下乾变为《睽》下的兑,就是“天为泽以当日”。乾为天是君,指周襄王。他变为泽,就是处于卑下的位置,并对着日。日也就是离,指晋文公。卦象显示天子屈心下意来接待公侯,即“天子降心以逆公”。 戊午,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厚礼)。请隧,(隧道葬,天子的葬礼)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欑茅(均在黄河以南,太行山以北)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 阳樊不服,围之。苍葛呼曰:「德以柔中国,邢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倉葛呼曰:「君補王闕,以順禮也。陽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將殘之,無乃非禮乎!陽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師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則皆王之父兄甥舅也。君定王室而殘其姻族,民將焉放?敢私布于吏,唯君圖之!」) 秋,秦、晋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杨注说“楚国经营中国,常用申、息之师”)戍商密。(商密,为鄀国(下鄀)都城。鄀国,春秋时期一小诸侯国。位于秦国和楚国之间,最终为楚国吞并。春秋时迁到河南淅川南边内乡县境,称为下鄀。是秦楚界上的小国,曾被秦攻取鄀国都城商密,迁徙后灭于楚,以国为氏的为鄀氏。)秦人过析隈,(邓州的朱连山,北是“析山”南是“隈山”,从邓州地图上消失的“析隈山”就是今天的“朱连山”。“析隈山”是早期秦人口中的一时称谓所形成的地名。因为析隈山以西山下有了大量的朱姓人群居住,因为朱家营小朱家营与析隈山山山相连,才有了”朱连山”这个地名。)(丹江,长江水系支流汉江的支流,在丹江口市注入汉江,尧时即名丹水。因传说曾产丹鱼而得名,也有传说,禹之外孙丹朱曾于此治水,为纪念他,后人称丹水、丹江。 丹江俗称丹河,古称丹水,亦称丹渊、赤水、粉青江, 在陕西境又名州河,河南省淅川县境又名淅江,湖北省丹江口市段旧称均水。)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 ![]() 一场反间战。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昔趙衰以壺飧從,徑,餒而弗食。”故使處原。)狐溱(狐溱(?-前629年),姬姓,狐氏,名溱,狐毛之子,春秋时期晋国重臣。)为温大夫。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卫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修卫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对曰:「昔赵衰以壶□食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译文】 二十五年春季,卫军进攻邢国,礼氏两兄弟跟随邢国大官国子在城上巡察,两人左右挟持国子把他扔到城外,使他摔死。正月二十日,卫侯燬灭亡邢国。由于卫国和邢国同姓,所以记载卫侯的名字。礼至在铜器上作铭文说:“我挟持杀死国子,没有人敢来阻止我。” 秦穆公把军队驻扎在黄河边上,准备送周襄王回朝。狐偃对晋文公说:“求得诸侯的拥护,没有像为天子的事情尽力这样有效。可以得到诸侯信任,而且合于大义。继续文侯的事业,同时信用宣扬在诸侯之中,现在是机会了。”让卜偃占卜,说:“大吉。得到黄帝在阪泉作战的预兆。”晋文公说:“我当不起啊。”卜偃回答说:“周室的礼制没有改变,现在的王,就是古代的帝。”晋文公说:“占筮!”又占筮,得到《大有》变成《睽》,说:“吉利。得到‘公被天子设享礼招待’这个卦,战胜以后天子设享礼招待,还有比这更大的吉利吗?而且这一卦,天变成水泽来承受太阳的照耀,象征天子自己降格来迎接您,不也是可以吗?《大有》变成《睽》而又回到《大有》,天子也就回到他的处所。”晋文公辞退秦军,顺流而下。三月十九日,军队驻扎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温地,左翼部队迎接周襄王。夏季四月初三日,襄王进入王城。在温地抓了太叔,把他杀死在隰城。初四日,晋文公朝觐周襄王。周襄王用甜酒招待晋文公,又让晋文公向自己回敬酒。晋文公请求死后能用隧道葬他,周襄王没有允许,说:“这是王室的规章。还没有取代周室的行为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叔父所厌恶的。”赐给晋文公阳樊、温、原、攒茅的田地。晋国在这时候才开辟了南阳的疆土。 阳樊人不服,晋国军队包围了阳樊。仓葛大喊说:“德行用来安抚中原国家,刑罚用来威慑四方夷狄,你们这样干,无怪我们不敢降服了。这里谁不是天子的亲戚,难道能俘虏他们吗?”于是就放百姓出城了。 秋季,秦国和晋国进攻鄀国。楚国的鬬克、屈御寇带领申、息两地的军队戍守商密。秦军经过析地,绕道丹江水湾子,同时捆绑着自己的士兵假装俘虏,以包围商密,黄昏的时候逼近城下。夜里,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假装和鬬克、御寇盟誓的样子。商密的人害怕,说:“秦军已经占领析地了!戍守的人背叛了!”于是就向秦军投降。秦国军队囚禁了申公鬬克、息公屈御寇而回国。楚国的令尹子玉追赶秦军,没有赶上。楚军就包围陈国,把顿子送回顿国。 冬季,晋文公率军包围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国不投降,就下令离开。间谍从城里出来,说:“原国准备投降了。”军官说:“请等待一下。”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宝贝,百姓靠它庇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退兵三十里,原国投降。晋文公把原伯贯迁到冀地。任命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狐溱作为温地的地方官。 卫国人调停莒国和我国的关系。十二月,鲁僖公和卫成公、莒庆在洮地结盟,重温卫文公时代的旧好,同时和莒国讲和。 晋文公向寺人勃鞮询问镇守原地的人选。勃鞮回答说:“以前赵衰用壶盛饮料并携带了食物跟随您,他一个人走在小道上,饿了也不去吃它。”所以晋文公让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