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官员为什么体谅不到老百姓的疾苦?看这位宰相发迹前后便知晓

 思明居士 2020-04-11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老百姓在这个夹缝中生存,生活尤为不易,就是有那么几个盛世,老百姓的生活比一般的朝代相对好了一些,但是也没有多大的改观。反观朝廷上和各地政府的官吏过得是高高在上、富丽堂皇、妻妾成群等,而他们在享受这些的时候为怎么没有想到老百姓的疾苦呢?

古代官员为什么体谅不到老百姓的疾苦?看这位宰相发迹前后便知晓


他们难道是没有下民间看过吗?其实是这样的——

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是浑浊不堪的,很像一个巨大的染缸,但里面只许有一种颜色,入了这个染缸的有几个能独善其身的呢!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课本里学的古诗叫《悯农二首》吗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首的作者李绅,根据野史记载这个李绅是个大奸人,官至宰相

古代官员为什么体谅不到老百姓的疾苦?看这位宰相发迹前后便知晓

李绅为官后逐渐变得骄横霸道,他曾称百姓为秕糠,原因是他为官残暴不仁,当地老百姓非常害怕他,所以很多人都逃到别的地方去避难,李绅知晓后直接对下属说:“你知道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只有那些没有重量的秕糠才会随风而去,无足轻重的秕糠就由它去吧。”

李绅的生活尤为奢侈,他在吃的方面有一个很奇葩的爱好——喜欢吃鸡的舌头。每餐要杀掉300多只鸡,只是取鸡舌头凑成一盘,院后被宰杀的鸡堆积如山!另外,李绅家中私妓成群,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在李绅家做客,在酒宴上李绅安排了几个家中的妓女陪同;刘禹锡看中了其中一个长得比较好看的,还为她作了诗。李绅见刘禹锡对自家妓女如此情痴,就把那个妓女直接送给了刘禹锡。

李绅发迹之后,品德从优到劣、一落千丈

李绅未发迹之前,他经常到李元将家里做客,并且称李元将为“叔叔”。但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也是为了投好李绅,主动降低辈分,在李绅面前称自己为“弟弟”,甚至为“侄子”;但是,李绅还是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古代官员为什么体谅不到老百姓的疾苦?看这位宰相发迹前后便知晓

还有就是李绅有一个姓崔的同科,时任巡官,崔巡官有一仆人和当地百姓发生口角,李绅问下属:“这是谁的下人?” 下属道:“这是崔巡官的下人,刚刚到这边。”

李绅得知是崔巡官的仆人,立马叫人把仆人和百姓都处以极刑,还叫人去把崔巡官抓来,崔巡官战战兢兢地给李绅磕头,李绅不领情,说:“过去我和你是同窗旧友,今天你来到这边,为什么不先来拜见我?”崔巡官吓得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几十大板。

李绅发迹之后,生活各方面都奢华无比,丝毫不见像他写的诗的那种悯农情怀,刘禹锡写的一首《赠李司空妓》就是说李绅家的私妓的,这是李绅司空见惯的事,但在刘禹锡看来是极为罕见的。可见发迹之后的李绅早已不是曾经那个怜悯百姓疾苦的热血青年了!

古代官员为什么体谅不到老百姓的疾苦?看这位宰相发迹前后便知晓

曾经我们认为,能写下像《悯农》这些诗的人一定是个忧国忧民、生活简朴、怜惜百姓、甚至能够为民请命的热血壮志的人,令人没想到的是,口头和行为上有着很大的出入,李绅小时候至年青时是看过贫苦和受过贫苦的人,他本能够成为一个受百姓爱戴的清廉官员。

为什么在他发迹之后就把百姓的疾苦抛之脑后了呢?小编只能粗略的写两三点,还有什么原因请读者评论指教。


一、欲望熏心

古代书生寒窗苦读都是为了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这些从哪里找?难道真的是书中有!书中是没有的,要读书高中了进了士林当上官员才能拥有这些。所以,古代很多人读书人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高中做官,做官是为了什么?为了匡扶正义?为民情愿?其实这在古代还是有能造福于民的清官的,但是太少了,大多都是冲着升官发财去的,权势、钱、女人、美食、富丽堂皇的府邸、声色犬马的日子…

古代官员为什么体谅不到老百姓的疾苦?看这位宰相发迹前后便知晓

这个欲望哪一个不熏人心!即使很多人年青时也像李绅那样有怜悯百姓疾苦的情怀,但是一旦高中做了官之后也是没有几个能抵得住这些欲望的诱惑的;在古代,能抵得住一些欲望的人就是清官,能抵得住大多欲望的人就能和圣人靠边了。

李绅和大多数贪官污吏就是抵不住这些欲望,所以他们即使还记得百姓的疾苦和他们从前疾苦的日子,面对曾经可望不可及而现如今已近乎眼前的欲望,经不住诱惑的他们只会把这些得到的全部揽收,并且不断地利用手中的权势去博取更多的欲望,欲望多了自然就蒙蔽了他们双眼和良知,他们也就毫不犹豫地把百姓的疾苦抛之脑后,甚至还给百姓苦上加霜!

二、同流合污

古代官场如同一个大染缸,而且这个大染缸只能有一种颜色,这种颜色要是清廉,那么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要是这种颜色浑浊,那么百姓就会过着疾苦的日子。

在古代,一个朝代的官场要是变得很浑浊,那么很多像李绅这样的有着悯农情怀的人一旦做了官,他们要么被分配到地方当小小的清官或者辞官像李白他们一样做个流浪诗人,要么加入这趟浑水做个污吏;但李绅是不会屈就于小清官的,更加不想做流浪诗人,李绅有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总体意思就是说: 如果升官能像登台一样块就好了。可见李绅升官发财的渴望,后来李绅发迹之后为了巴结宰相李德裕,诬陷和处死某县尉吴湘(因为吴湘和李德裕有世仇),得到了宰相李德裕的扶持,仕途平步青云。终于实现了他“累年迁任如登台”的愿望!

三、伪君子

诗人应该是德才并重的,心里怎么想的笔下才会怎么写,正所谓“我手写我心”,意思就是我的手写的都是我心中真实的想法。但李绅是心手不一,他为了升官发财,依附权贵、谗陷攀爬,生活极度奢靡。并且把自己一生时间都陷入“朋党之争”中,在任上没有干过多少对得起老百姓的事情!足见,李绅就是一个伪君子,他对不起他写下的《悯农》这样的诗的。

古代官员为什么体谅不到老百姓的疾苦?看这位宰相发迹前后便知晓

……

综上,无论是李绅还是其他没有说到的残暴的贪官污吏,他们和李绅应该都是有一个共同点的,就是青年时见过和受过疾苦,寒窗苦读高中入仕涂做官后,经不住熏心的欲望,逐渐变成一个个伪君子,其实,这和古代的封建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即使这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古代虽然贪官污吏占据了社会主流,但还是会出现一些为民请命的好官的。

图片取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