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西游记》的前世今生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我爱世界杯的快乐 2020-04-11

近日读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发现《西游记》形成过程,就是社会意识不断反映社会存在的过程。不同时期作者写的内容不同,其实就是不同时期社会存在的区别。

《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是唐玄奘法师,偷渡到印度学习取经的真实故事。他也是由于当时的佛学内容不一致,有争议,存误差,为了进一步加深学术研究而偷渡取经。在那个时候,他走这么远去学习,非常了不起。

回来后,他口述,由弟子执笔写成《大唐西域记》。该书如实客观反映他一路上的见闻。是后来人研究古代西域古代印度人文自然风貌的重要历史文献。绝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他去世后,他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写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个传记,本来是很平实的经历。后来,由于宗教传播的需要,有一些内容就夸大了,就神话了。

例如,说玄奘法师在玉门关外,迷路,五天没有水喝,晕倒在沙漠里。他就念经,念经了就获救,获救了就继续前进。

到这个时候,是由于宗教为了宣传,为了吸引更多人,把这个原本平实的故事加入神话的内容。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就更容易相信这样的事情。于是也就有更多的人来信仰宗教。你看,这也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为了传播宗教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加入更多神话故事的社会意识”。

晚唐五代时期,甘肃的壁画里,已经有了取经的故事。壁画里,有玄奘和一匹马,后面是一只猴子,前面是观音。这个猴子就是后来的著名文学形象“孙悟空”。

到这里,依然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玄奘取经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唐僧取经的甘肃壁画的社会意识”。

到了南宋,有一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有17个故事。虚构的情节越来越多,故事却也越来越完整。这个时候,唐僧已经不是一号人物,而是猴行者。唐僧不被神话,被神话的是猴行者,当然就是后来的孙行者。

注意,这个变化折射出人们对神秘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渴望。这个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渴望,中外一样。

到了元代,出现了戏班子剧本《西游记杂剧》,一共24出。但是内容却是低级趣味的小故事为主。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社会意识?我们还是要在社会存在中找答案。当时,元朝高压统治,郁闷的人们穷乐而已,快活一天是一天,对明天没有期待和盼头,充满了绝望和悲剧。

在元代的《西游记杂剧》最后,三个徒弟都死了,而且是被唐僧放火烧死了。唐僧一边放火一边还说“四个西行一个归,三个解脱是与非”。猪八戒最造业,“猪八戒自幼决断,一路上将师陪伴,圆寂时砍下头来,连尾巴则卖五贯”。猪八戒连肉带尾巴,一起卖了一千五百元。你说悲惨不悲惨?

为什么有这样的“社会意识”?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元代的高压统治,带来了人民的悲观失望。

到了明代,不一样了。

明代中叶,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萌芽资本主义兴起。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就发生变化了。

在吴承恩《西游记》里。孙悟空是战斗英雄,是团队骨干。他们都完成了任务,都获得了“正果”,而不是像元代的,都死掉了。唐僧和孙悟空,都成了“佛”,猪八戒同志是净坛使者,沙和尚是金身罗汉,小白龙马是八部天龙马。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我们还是要在社会存在中找原因。由于明代经济的发达,你做的好,做的多,自然需要肯定和奖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唐僧取经团队,每一个成员都被大胆的封授和提拔,这就是一种肯定和奖励。这就是鼓励人们多做事情,做好事情,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这些词语,是不是就和市场经济有一定联系了。明代,历史书上就有“立桥,以待唤”的具有明显雇佣被雇佣的商品经济印记。

唐僧由主角,到配角;团队由两个人到四个人加小白龙马;结局由元代三个徒弟被师父烧死,到明代都获得封授。为什么内容会变,因为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任何文学作品,离开了作者生活创作的真实环境,空谈艺术是没有意义的。西游记内容的发展变化,只是因为不同时期作者的社会存在环境大为迥异。

也就是说,仍然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20204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