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好文 | 食疗的精髓来啦!掌握这一点,想不健康都难!

 鸿夏食疗 2020-04-11

有趣有料的食疗知识杂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鸿夏食疗

经常有同学说食疗好难啊,又要讲究四气五味,还要学会因时制宜、理解归经,怕自己掌握不了...

其实食疗没那么难,不信的话,大家留意一下我们的日常饮食,在方方面面都会有食疗的身影,就比如说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四气五味”,生活中就会告诉你答案!

就像吃螃蟹要蘸姜醋汁,那是因为螃蟹性寒,生姜性热,寒热相抵,可以达到一定的平衡;

做饭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去除食草动物的膻味要用醋,因为食草动物味膻,是因为它得草木之精,性质发散,要用酸味的东西去平衡,故炖牛羊肉要放少许山楂出来的肉易熟更香。

...

因此说想要学好食疗,鸿夏君告诉大家一个秘诀:

食疗不是碎片化的养生建议,也不是简单食物药材的堆砌,它的精髓在于站在“天、地、人”的坐标里谈吃什么,要掌握这个精髓,就要学会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

听起来很玄奥,实际上非常简单。什么是看天吃饭?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节气,今天是什么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之下我们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比如看看天空,都是雾霾,连天空都运化不佳,是不是该吃清淡的、好消化的食物?

看地吃饭考虑的是,是不是地道食材,它的性质是怎样的,是否适合食用。比如做阿胶的时候,最好取井水来制作,因为井水深藏低下属阴,而制作阿胶的目的也是为了滋阴;比如冬天地上什么都不长,就长萝卜白菜,而我们身体正是阳气内藏,体内偏热的状态,吃萝卜白菜这类性寒的食物,恰好调节了体内的阴阳。所以记住,吃时令的瓜果蔬菜是非常适宜养生的。

看人吃饭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体质、今天的状态、心情等等,“胃喜为补,适口为珍”,胃觉得舒服,就是补益,吃着适口,就是珍品。徐文兵老师就说过,对于饮食,永远要记得,是我们在吃饭,而不是饭在吃我们!

吃饭就是要讲究舒服、适口。“舒服”和“适口”看似简单,其实隐藏着“吃”里最深刻的奥秘。它意味着你能否将眼前这盘食物化为自己的精。如果吃着没滋味还强迫自己吃下去,不但不能化为精,还会成为身体的负担。

根据这个饮食技巧,我们就先来看下现代人饮食中的误区:

比如,现代人都很重视的老年人饮食,就有很大误区~

不信大家就想下,现代很多人对于家里老人,都是买大量补品,什么贵买什么,生怕老人受委屈,但这样做真的是花了钱,还没什么帮助!

因为老年人的体质是虚实夹杂,老年人的调理方式,就应该是“以通为补”,即气机通畅,以保持体内气体运行,推动脏腑正常功能活动;血脉流畅,使身体各组织器官得到血液的滋养;二便顺畅,以及时排出饮食代谢残渣,保持体内清洁;情志舒畅,使精神愉悦,以保持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养生延年。

对老人来说,容易消化吸收的才是好的!

再比如说现在的孩子,按道理说儿童肾精充足,精气神的转化最通畅,最能够吃的香,吃的高兴。

但如今观察身边的一些孩子,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一到饭点就惆怅不想吃,很多都有食积症状,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父母还在为了能让孩子多吃一口饭,就“威逼利诱”,强迫孩子吃下去虾仁,鱼,鸡,苹果,牛油果……,也是什么贵吃什么,以此来“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

这就造成了孩子口臭、咽喉反复发炎感染、腹胀、不放屁、更严重的还会便秘,几天不拉屎,把毒素都憋在了身体里,还有的孩子晚上睡觉蹬被子,甚至磨牙、流口水...

原因竟然都是家长的爱惹的祸!真的很令人叹息。

所以很多老中医都说,现在的大部分人吃下去的这些,是滋养还是消耗?

站在天地人的角度来说,对一个饱食肥甘厚腻的人,一盘白萝卜是适合他的,而非山珍海味,珍馐美馔。

对一个刚生完宝宝,气血耗损的妈妈来说,清补应放在首位,比起油腻无盐的猪骨汤,红高粱米粥更适合她。

最后,想要分享给大家的就是,吃下去的食物需要元气来消化,把食物的能量转化为身体的能量,如果吃的食物不合适,或者吃太多,消耗的元气就会多,如果元气无法完全消化掉这些食物,就会堆积起来最终形成垃圾。

这样来看,饮食是很简单的,多去关注自己身体反馈,去关注生活,思考背后的逻辑,再通过学习,就能知道如何饮食,能灵活运用通过饮食守护健康。

饮食,一直是排在养生的第一位。鸿夏君也认为,食疗不是碎片化的养生建议,而是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通过学习饮食,经常能给家人准备一桌慢既丰富又合适的饭菜,去体会这种慢节奏的幸福,想起来都是特别期待的,与大家共勉哦~             

 ---------我是分割线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