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姑小姑的互换婚姻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桃之夭夭

图:来自网络

我有两个姑姑,如今都已过了花甲之年。

两个姑姑是双胞胎。大姑嫁到了我们辽宁,小姑则嫁给了湖南。

前段时间疫情严重时,大姑每天都看新闻,就是想了解一下湖南那边的疫情怎么样。

得知南方疫情严重,大姑整夜睡不着,时刻担心小姑,还再三告诉她没事别出去,说电视上都说了,只有猫在家里是最安全的。

这两个老姐妹俩几乎每天都视频,似乎只有看到各自安好她们才放心。

听着大姑小姑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嘱咐对方一定要好好活着时,我们哭了又笑了,为大姑小姑这段浓浓的手足之情。

要知道,今天的大姑和小姑这么亲密无间是多么的不易。

之前,有漫长的十几年时间,小姑不曾搭理大姑,就因为她们的婚事。

说起大姑和小姑的婚事,还真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四十多年前,我们东北大多数地方还属于包办婚姻,而大姑和小姑的婚姻,就是爷爷奶奶包办的。

那时,给大姑配的婚姻是湖南长沙的一个小伙子,男方家里做买卖的,条件殷实,只是长相差了些。爷爷奶奶只见过他的一张黑白照片就替大姑定下了一辈子的姻缘。

而给小姑许配的人家是我们辽宁一个山沟里的,男方除了一张帅气的脸和一身的力气几乎什么都没有,三间破草屋摇摇欲坠,炕上铺的是牛皮纸,连炕席都没有,穷的小偷进去都得哭着出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东北,日子贫困,老百姓的日子大多像小姑许配的这户人家,所以在当时也不足为奇。

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大姑小姑同一天出嫁。奶奶封建,说瞎子算命给算的,两女同时出嫁,日子锦上添花,可到了结婚前一天,小姑说啥都要悔婚。

原因是她听说了要嫁的婆家穷的叮当响,她才不愿意嫁给穷人家吃糠咽菜呢,哪怕他长得像电影明星。她要嫁给大姑的男人,要嫁到南方过好日子。

小姑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向来都是横行霸道,仰仗着爷爷奶奶宠她,经常欺负大姑。

我大姑为人老实,性格好,凡事讲忍让,被小姑欺负了也只是笑笑,从来不生气。

眼看第二天要出嫁了,小姑却整出这么一个幺蛾子,爷爷奶奶急得团团转。他们都是讲信用的庄稼人,怎好出尔反尔?情急之下,只得换亲。

这事跟大姑一商量,大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还说我就这一个妹妹,我不让着她谁让着她。

就这样,原定的姻缘,却颠倒了过来,大姑嫁给了辽宁的穷小伙,小姑嫁去了湖南长沙。

路遥才知马力,日久才见成绩,大姑小姑过上日子没几年就见了分晓。

八十年代,土地承包责任制,大姑夫包了不少山地,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汗水换来了一年年的好收成。

大姑夫吃苦耐劳,大姑勤俭持家,俩人可谓应了那句话,外有搂钱的耙,家有装钱的匣。没几年光景,大姑一家过上了好日子,扒掉了三件草屋,盖上了红砖房,还买了辆小轿车作为代步工具,屋里的家用电器更是一样不少。

几家欢乐几家愁,大姑一家日子过得和和美美,风生水起时,小姑的日子却如落日的夕阳,一点点往下滑。

小姑好吃懒做,小姑父好逸恶劳,俩人靠啃老过了几年好日子,后来家里的老人去世,买卖无人打理。

小姑父浪荡公子一个,对生意是五窍通了四窍—一窍不通,老人去世以后,买卖转卖他人,他和我小姑靠着老本儿硬撑了几年。

后来孩子大了,念书需要花钱,娶媳妇需要花钱,哪哪都需要钱时,小姑父才着急。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拉下公子哥的脸面,去工地干零工。小姑养尊处优的日子没了,家里彻底结束了往日的辉煌。

这个时候,小姑特别嫉妒大姑,她认为自己今天的一切都应该是大姑的,她实在替大姑受罪。

有一次,小姑还恬不知耻的给大姑打电话:我真后悔跟你换亲,要不然,你的汽车洋房都是我的,而我的现在才是你的。

就因为嫉妒,小姑十几年没理大姑,即使俩人一起回来看奶奶,小姑对大姑也是带搭不理的。

看到小姑日子过成这样,善良的大姑时常掉眼泪,埋怨自己当初没坚持,她说如果她坚持嫁到湖南,或许真就如小姑所说,她现在的日子就是小姑的了。

后来,小姑在大姑一家的帮衬下,日子慢慢过好了。奶奶临终前,说出了每次给小姑的钱实际上都是大姑的时,小姑嚎啕大哭。

沉睡了几年的姐妹亲情在这一刻才苏醒,小姑诚恳的给大姑赔礼道歉,老姐妹俩紧紧的抱在一起。

成命在天,成事在人。要我说,大姑和小姑的故事何尝不是命呢?就像有句话说的好:创业难,守业更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