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中心突出、充实具体中心突出、充实具体的内容,是中考作文的血肉,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内容充实具体,作文就有了灵性和感染力,从而避免了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河南中考作文,对此有明确规定,梯级划分为内容充实、内容具体、内容尚具体、内容不够具体、内容不具体。为此,写作时,考生就要在作文中再现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多角度选材,借助具体事例,生动描绘,再现情景,栩栩如生,营造现场感。此外,运用准确、恰当的词语,进行细腻刻画,材料详略、疏密有致,从而使作文中心突出、充实具体。考场范文展示 ◆例文之一 让路 河南一考生 这天早上,我背着书包跑到车站等车,时候正是冬天,我哈着气,想暖暖手,天很暗,树上都结了霜。我一会儿看看手表,一会儿把手伸进裤袋,哈着白气,心想:今天真可怜,树上、房顶上、路边的花草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我起的本来就不是很早,车怎么还不来呀,再不来,我可就要迟到的!要知道迟到的后果很严重,老班的杀手锏我是知道的。 ◆名师点评本文围绕“让路”展开,写一个冬天下霜的早晨,“我”急着赶往学校,途中乘坐的公交车为穿行的婚车主动让路。作者由司机的话,引发出对幸福的思考,点明文章的中心。文章叙议结合,叙述部分充实而具体,议论部分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文章以“为幸福让路,收获幸福”收束全文,启人深思。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叙述顺序,逻辑条理清晰明白。◆例文之二 同在一个屋檐下 河南一考生 秋水盈盈,定格的是我在屋檐下孑然踟蹰的身影。 ——题记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方向。让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享一腔热情。 清洁工无语,却创造美好。每天,我走在小道上,有人问,你不烦吗?我不烦,因为那里有清洁工。他们每天早早起床,用自己的汗水清理着道路,用心去看,用爱去观,他们时刻体现着民工的淳朴、劳动的可贵。有人能买到房子,但不一定能买到家;有人能买到工具,但不一定能买到洁净。同在一个屋檐下,清洁工创造着城市的美好。 父母无语,却带来温暖。女人是水做的,而母亲是坚强的。又是一个雨天,我没有带伞,可我却毫不在意。大雨仍在肆虐着,我和一个女生站在校园门口。我很明白,她是在等母亲到来,而我则是在等雨停。没多久,来了一位中年妇女,朝这女孩走来,这女孩大叫妈妈,听着她们窃窃私语,我心中充满了羡慕。我等了许久,雨仍没停,我决定冒雨回家。当我把书放进书包中时,忽然摸到了一把伞。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妈妈!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同在一个屋檐下,母亲用爱陪伴我。 老师无语,却带来呵护。一次考试来了,我恰巧与第一名坐在一起。那天,阳光很烈,风扇不起作用,做题时,汗珠往下落,老师走过来,让我坐到最后一排。旁边的同学讥笑,哈哈,你这次抄不上了吧!我很委屈,因为我都没想过要抄,我含着眼泪在那里答卷,只是感到一丝清凉。又一次考试来了,我仍坐在那个位置,又是阳光烈烈,只是一个成绩差的同学坐在了身边,我很紧张,汗珠往下掉,老师又来了,又让我坐到了最后一排,当我感到一丝丝凉时,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怕我热!透过窗户,我看到了一缕阳光,真温暖……同在一个屋檐下,老师守护我。 同在一个屋檐下,风骤起,吹皱了一池水,爱伴随着涟漪渐渐远去,延伸到心灵的最深处…… ◆名师点评文章开篇先指明“爱”与“屋檐”的关系,接着选取了清洁工、父母与老师三类人来进行深入诠释,内容充实具体,无一不点明同在一个屋檐下,因爱而共享一腔热情的主题。行文中,作者时时不忘点题,“同在一个屋檐下”贯穿全文,成为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首尾照应,结尾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再次点主题,恰到好处,余味悠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