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之不去则偶之:开方和数学有什么关系

 繁星1 2020-04-12

中医书友会第239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这种奇、偶互用的制剂原则小编还是第一次听,一起来学学(编辑/宁佳佳

小方、大方和复方

作者/李聪甫

《内经》说:“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这是一种奇、偶相互为用的制剂原则。
 
有的制剂是药味奇而分量偶,有的制剂是药味偶而分量奇。例如麻黄汤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是方偶;但麻黄独用三两,是量奇。桂枝汤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种药组成,是方奇;然而桂枝、芍药各用二两,是量偶。
 
病轻病久、病近,应该“制小其服”。就是药味多,分量轻,取效缓。如清暑益气汤(黄芪、苍术、升麻、人参、白术、神曲、陈皮、泽泻、甘草、黄柏、当归、麦冬、青皮、葛根、五味子)的药味多,用量最多只一钱五分,少则三分。
 
病重、病新、病远,应该“制大其服”。需要药味少,分量重,取效急。如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的用量都以两数,是重而急的。又如:“制大其服”,药味宜少而量多,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一两、当归二钱,符合“少即二之”的制方规律;
 
制小其服',药味宜多而量少。如羌活冲和汤(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合乎“多则九之”的制方规律。“九”是代表奇数,“二”是代表偶数。因为数少量重则药力专,而直达远的病所;数多量轻则药力缓,能调节近的病证。这就是奇互用的方法。
 
再其次,奇方不能治好的病就使用偶方,所谓奇偶叠用的方法,使错综复杂的症状运用复方获得适合的解决。复方有两种意义一是寒热并用或攻补并用,一是药味多组成的方剂。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病证寒、热拒格或病情复杂问题。
 
比如说,用热剂治寒病和用寒剂治热病,是一种“正治”的方法。然而,机体内反映出寒病抗拒热剂的症状反应,表现假热,这就是“热以治寒,而寒拒热”。需要“反佐以寒”,才能够使热贴服的。
 
如白通加猪胆汁汤(附子、干姜、葱白、猪胆汁)治“少除病下利、无脉、干呕而烦”。这个“烦”是“阴盛格阳”而烦。因此要在以姜、附为主体的药剂上辅佐葱白、猪胆汁,使得真寒能够被热剂所折。反之,寒剂治热病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说,“伤寒下后、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用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附子),不是以大黄、芩、连为主体反佐附子以治热郁格塞而恶寒的假寒吗?还有用“寒药热服,热药寒服”,都是一种“反佐以治”的方法。
 
中医使用复方来解决错综复杂的病征问题,就是中医医疗的特点。
 
如上所述,仅仅是简要指出中医制方的体制问题。其中“寒、热、温、凉、反、从其病”,各有“阴、阳、表、里”的分辨。所以能够适应病症的变化,关键在于中医制方的灵活性。总的说来,为了调整生理机能的病变,不使“诛伐无过”而致机体重受药物的损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