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184期# 推荐大家一个特殊的词汇,叫作成就动机。这个词我们在管理学课堂、在自我管理的领域之内经常谈到。那什么是成就动机呢?咱不讲专业词汇啊,简单来讲,它指的就是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引发的一种内在的动力。研究发现,凡是成功的人,他的成就动机一定都非常强。如果一个人缺乏成就动机,他可能就经不住失业的考验,经不住生活的磨练,而且在前进过程中,他的动力就会比较小,进步速度就会比较慢。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成就动机?大家想一想,在培养年轻人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早早地激发了他的成就动机,那接下来,这个教育培养过程岂不就是一帆风顺,一片阳光。所以,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单位的团队领导,大家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去激发年轻人的成就动机? 这方面有三个切入点。 第一个切入点,通过培养一个良好的兴趣,能够激发他的成就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佳的引导。我们经常说,这个人是无趣之人。一个无趣之人,他的精神世界是萎缩的,他的心灵土壤可能就是沙石遍地的。说到这儿,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长,特别是我的姥爷,还有我的父亲,他们在我小学、初中阶段给我引进了很多健康良好的兴趣,比如说琴棋书画,写字啊,读唐诗啊,还有我很喜欢下围棋、下象棋,还有我也比较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这都是家里人一点一点给引导出来的。兴趣要靠环境的引导,要靠家庭的熏陶,还有一些示范在里边。一个好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它产生的心理能量和心理动力都是非常强大的。 第二个切入点,就是建立健康向上、具有提升力的人际关系。这个我们在讲传统文化时反复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你跟笔直的人在一起,你自然就笔直了;你跟弯曲的人在一起,你自然就三道弯。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影响。所以,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一个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它能打开人的精神世界,打开人的眼界、人的胸怀。 第三个切入点,就是保护尊严,激发荣誉感。就像我们大家看到的那样,在很多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非常不好的趋势,过度的情绪化。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我就可以口不择言,甚至羞辱、谩骂。教育孩子,不戳戳脑门子就觉得力度不够;开会谈问题,不拍拍桌子就觉得力度不够;下基层检查工作不跺脚骂骂娘,就觉得力度不够。很多人特别喜欢使用情绪化的方法,使用指责甚至是羞辱的方法,但是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年轻人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当你毁掉了他的尊严,毁掉了他的荣誉感,那他的精神世界就萎缩了,他的成就动机就消失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进行正向的引导,进行正向的鼓励。 我们讲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孙坚和孙策在培养孙权的过程中,大家想一想,十几岁的孩子当县长,18岁就已经走上一把手的岗位了,他的培养过程中肯定有很多成就动机的导入。根据以上三点大家看一下,首先让孙权参加一下重大的活动,旁听一下重大的会议,让他做到领导的位置上去听汇报,然后让他承担起领导的责任,让他心里有这种荣誉感。还有就是让他跟周围这些文臣武将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关系对他进行引领和提升。另外,孙权这个人比较喜欢战斗,比较喜欢打仗,还有打猎、舞枪弄棒的兴趣,那就可以让他参加军事会议,可以跟他一起探讨一些天下形势、军事问题。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着他到山里边去打猎。通过这种兴趣的激发,兴趣的培养,就可以拓展他的心灵空间,激发他的前进动力。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成就动机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进步因素。我们在日常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激发了一个人的成就动机,那么就能点燃他的光明人生和美好未来。 好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明天接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