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发展学生的智慧,提升他的理解能力

 美文云中飞 2020-04-12

    (一)

 怎样发展学生的智慧,加深他的智力——在我看来,这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尖锐而又尚未加以充分研究的问题之一。传授知识,这只是智育的一个方面。所谓发展思维和智力,就是指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

多年的经验表明,有必要给学生上一种专门的“思维课”。从一年级开学起,我觉得思维课就应该成为智育的一部分。所谓思维课,这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

如果你想教你的“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教会他从现象出发找到背后的原因。思维过程缓慢的学生,当他努力用思维来把握这条线索时,努力在头脑中思考事实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他就是在受到一种无可取代的思维训练。问题在于,在各种现象的背后,要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发现,好比在儿童面前点燃起思考的火花,它们会刺激思维过程活跃起来。只要点燃这种火花,儿童就想知道得更多,就想更深入地思考新的现象。这种意愿、愿望就是加速思维过程的活动性和推动力。

                 (二)
教师感到时间不够用,首先是因为学生学习有困难。在此,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课标中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的能力就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如果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念、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概念,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
   例如,物理是一门对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来说最感困难的学科之一,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尽量设法让课外阅读跟新学的每一个新概念相配合。在某一时期所学的概念越复杂,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就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
  有一位教生物的老师。这门课程里有大量很难理解的、因而也是很难识记和在记忆里保持的理论概念。当学生第一次学习如生命、生物、遗传、新陈代谢、有机体等科学概念时,他先从科学和科普性杂志、书籍和小册子里给他们专门挑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读了这些材料,激发起学生对一系列科学上的复杂问题以及对新的书籍的极大兴趣。青年学生们通过学习生物学,引起了对周围自然现象(特别是各种各样的代谢现象)的兴趣。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越多,他们获得的知识就越深刻。
     因此,建议所有的教师们:尽力为你们的学生对需要识记、记熟的概念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这样才能提升他的理解能力,发展他的智慧。这也告诉了我们,当孩子遇到了学习的困难时,不是强调去死记硬背,反而是不断扩大他的阅读和视野,这样他才能在广阔的背景中更好的理解知识,发展智慧,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