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为塞尔维亚自治省,伏伊伏丁那为何不像科索沃那样闹独立?

 浮生偷闲 2020-04-12

有趣的硬核文章

改变您对这个星球的看法



作者▏和硕怡亲王

 出品▏本星君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宣告解体。这个曾经被称为“巴尔干之虎”的国家轰然倒塌,废墟中独立出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南联盟(黑山与塞尔维亚合并组成)五个国家。


而作为前南斯拉夫主体国家的塞尔维亚更是被进一步分割,1999年爆发科索沃战争,在北约的支持下塞尔维亚部队被迫退出科索沃,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的一个“高度自治”省,实际上完全是国中之国。


▲黄色字体标注的就是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几个政治主体


塞尔维亚从曾经的一方霸主沦为边缘国家,领土几乎缩水到一战前的状态,七十年内发生如此剧变不由得令人唏嘘。


不过如今的塞尔维亚还是从南斯拉夫继承了些许遗产,这其中就包括一战后夺取的伏伊伏丁那故土新归的伏伊伏丁那为何能被塞尔维亚攥在手上?南斯拉夫大厦将倾的时候塞尔维亚又为何能保有它?同为自治省,又为何不像科索沃那样闹独立?



1.伏伊伏丁那,巴尔干的心脏



伏伊伏丁那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心内陆,塞尔维亚的北方区域,面积约为2万多平方公里,占塞尔维亚全国(含科索沃)五分之一还多。



伏伊伏丁那是巴尔干半岛为数不多的平原地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且水源充足。这些条件使它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成为巴尔干为数不多的农业基地之一。


▲塞尔维亚地形图,上方绿色平原为伏伊伏丁那


伏伊伏丁那的历史纷乱复杂,古代时期曾被匈人、拜占庭帝国、保加尔人、匈牙利人相继统治过,而匈牙利在对奥斯曼战争中失败后,这块地方又归为奥斯曼控制。


同时,伏伊伏丁那与塞尔维亚也有相当的历史渊源,有较深的历史文化联系,这些也成了日后塞尔维亚的统治依据。


▲古塞尔维亚帝国皇帝斯蒂芬·杜尚


15世纪时,塞尔维亚由于战败,全国完全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人对这些塞尔维亚东正教徒统治严苛,导致一批不愿受穆斯林统治的塞尔维亚人逃亡至当时属于匈牙利的伏伊伏丁那地区。


而匈牙利人则希望塞尔维亚人帮助自己抵御'突厥',能在他们和奥斯曼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于是便把整个伏伊伏丁那连同生活在上的马扎尔人(匈牙利民族)一起送给了塞尔维亚人。


塞尔维亚人便在此开始繁衍生息,拥有了与本身山地属性截然不同的伏伊伏丁那平原农业区,但同时也埋下了当地领土矛盾的种子。


到了近代,奥地利帝国崛起后接管了伏伊伏丁那。奥地利皇帝给予当地塞尔维亚人选择公爵的权利,该地因此被塞尔维亚人称为“公爵领地”(Vojvodina),即“伏伊伏丁那”名称的来源。


▲19世纪中期,塞尔维亚人在伏伊伏丁那的集会


在奥地利的统治下,来自王朝其他地区的移民纷纷移居伏伊伏丁那,造成了该地的民族构成的多样性。马扎尔人、日耳曼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都在此繁衍生息。


1867年奥地利正式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国家被一分为二进行二元统治,而伏伊伏丁那此时被划分给匈牙利王国统治。


但塞尔维亚并未放弃对此地的领土要求。1878年从奥斯曼独立后,塞尔维亚国内的“泛斯拉夫主义”分子认为他们必须建立一个广阔的“大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也包括在内。


▲泛斯拉夫民族分布区域


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中的行刺者普林西普,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泛斯拉夫主义者,他在被审判时便宣称“我是一个南斯拉夫人,我相信所有南斯拉夫人的统一,不管是以什么形式,那就是独立于奥地利。”


事实上普林西普也实现了他的梦想。一战后身为协约国战胜者的塞尔维亚从同盟国的奥匈帝国夺得了伏伊伏丁那、波黑。而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由于惧怕意大利的压力,也匆匆选择与塞尔维亚建立联合王国,1929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正式整合为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其任内赢得一战并整合南斯拉夫



2.南斯拉夫时代,自治与行省之间摇摆


在1929年至1945年的王国时代,南斯拉夫国内政治奉行“大塞族主义”。其观点认为巴尔干的诸多民族只是塞尔维亚民族的分支,国内实行民族同化政策,并且认为所有塞尔维亚人聚集区就是塞尔维亚的领土。


▲一战结束后的塞尔维亚


在这种民族主义政策指导下,伏伊伏丁那的民族开始单一趋同化。原本为数不少的日耳曼人纷纷离去,塞族优势得以加强巩固。同时南斯拉夫加强了对伏伊伏丁那的控制,将它作为塞尔维亚的一个行省统治,极大的压制了其独立或回归匈牙利的趋势。


到二战后铁托建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伏伊伏丁那人口中半数已为塞族,成为了一个塞族占绝对多数的地区。这时,伏伊伏丁那便奠定了命运,注定融合于塞尔维亚。


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的南斯拉夫,伏伊伏丁那的地位又出现了变化。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认为,南斯拉夫这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国家想要存在,就只能使用联邦制进行互相制衡,这样才能确保不会有任何一家坐大。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


当然,南共这一民族问题的看法后来颇受诟病。南斯拉夫为何分裂时候民族矛盾那么尖锐,分裂一次打一次恶战,而且死伤极其惨重,特别与隔壁捷克斯洛伐克的和平分手比起来,实在太惨。有的人就批评,这是当年这种畸形民族政策造成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二战后不久,铁托便立刻着手开始对塞尔维亚的拆解,将波黑、黑山、马其顿独立出来,并把塞尔维亚先前占领的斯拉沃尼亚地区重新还给克罗地亚。最后在塞尔维亚境内建立两个自治省,科索沃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设立对伏伊伏丁那而言并无太大变化,但却为科索沃开启了独立的魔盒,两个自治省在之后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即使变为自治省,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时期伏伊伏丁那内塞族人口依然持续攀升,解体前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事实上正是这种塞族占绝对多数的局面,才确保了在南斯拉夫解体后伏伊伏丁那能继续留在塞尔维亚内,而不会去选择独立。



3.成也败也,去留皆因民族主义


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同为自治省,但在南斯拉夫解体后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根本原因都是在于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结症。


先天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从地图上看,伏伊伏丁那一片平原,与塞尔维亚核心地区以河流相连,交通十分便利。塞尔维亚便于对其进行控制。而科索沃则处于群山之中,对外天然封闭,无论是人员往来还是军事调动都相对困难。塞尔维亚移民可以方便的进入伏伊伏丁那,但却在科索沃难以通行,南斯拉夫时代科索沃的塞族占比不到20%,这决定了伏伊伏丁那的独立倾向天然低于科索沃。


后天的问题则在民族。伏伊伏丁那本身拥有相当的塞族人口,同时在南斯拉夫七十年的历史中不断演化,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塞族聚集社群。而身处群山之中的科索沃则相反,塞族始终难以大规模进入进行移民,当地阿尔巴尼亚人始终占据多数。


双方民族的敌视历史也由来已久,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塞尔维亚从奥斯曼手中夺取了科索沃,但双方民族的融合交流并不十分愉快。迥异的文化习俗、大塞族主义的统治压迫,这些都导致科索沃的阿族非常不满塞尔维亚统治。


当1941年南斯拉夫被轴心国瓜分,科索沃则被意大利的傀儡国“大阿尔巴尼亚”吞并,有近10万塞尔维亚人被迫逃离科索沃。


但许多阿尔巴尼亚人却对法西斯的入侵毫不抵抗,甚至为重归“阿尔巴尼亚”而拍手相庆,由此可见两族仇恨之深。而直到科索沃独立前,其境内仅有不到20%的塞族人口,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族占据绝对多数,这也正是科索沃日后独立的基础。





再从文化上看,双方也是十分格格不入。14世纪时奥斯曼帝国从塞尔维亚手中夺取科索沃,当地由此开始逐渐伊斯兰化。奥斯曼帝国用一套行政手段促进伊斯兰化,其规定知识分子只有皈依伊斯兰教才可以进入官僚体系,而农民皈依伊斯兰教则可以免税。


同时大量东正教塞尔维亚人逃离科索沃向北迁徙,使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大量涌入,彻底改变了当地的文化环境。科索沃的伊斯兰文化与塞尔维亚的东正教斯拉夫文化格格不入,这让双方难以互相认同并融合,成为了科索沃地区日后矛盾的隐患之一。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塞尔维亚移民的迁入,则为伏伊伏丁那带来了东正教文化。尽管匈牙利人的主流信仰为天主教,但双方总的来说还在一个体系下拥有共存空间。而面对完全是异教的穆斯林,就没有那么多求同存异的空间了。


▲伏伊伏丁那的教堂


事实上在南斯拉夫解体前,科索沃就不断试图从塞尔维亚独立,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加盟国在南斯拉夫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解体后科索沃的所作所为也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种传统政治愿望的延续。


▲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


反观伏伊伏丁那,境内虽然也有为数不少的马扎尔人,但他们可以随时迁移去匈牙利,地区独立或并入匈牙利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匈牙利民族也就是马扎尔族


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则无法去经济更差的阿尔巴尼亚,独立便作为可行的选择之一。另外最重要的是,从解体至今伏伊伏丁那境内塞族比例持续攀升,这给予了塞尔维亚相当大的便利,节省了大量的控制成本。


纵观巴尔干历史,民族问题在这里永远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差异极小,区别仅仅在一个使用拉丁字母一个使用西里尔字母,但双方在近代却称得上是宿敌,手上都有沾有民族屠杀的血债。


诡谲的是,他们也可以一同建立南斯拉夫,为了“南斯拉夫民族”这个民族主义梦想,曾经的宿敌能握手和解。


▲南斯拉夫内战中的民族武装


过去已成往事,如今的巴尔干半岛迎来了为数不多的和平时期,曾经的血与火消散殆尽。但离真正的和解与和平,这个曾经的“炸药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