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名看中国:山西洪洞县,这个名字有多少人读错了?

 汾河图书馆 2020-04-12

洪洞县地名由来

洪洞县(音同“洪同”),东至安乐村的一条崖,土质呈红色,因名红崖。东晋时山西文人郭璞有“洪崖先生炼丹诗”,本指江西省新建县之洪崖,后人借谐音改红崖为洪崖。县北北官庄崖头曾有中古时代隐士之洞,因名古洞,故取城南“洪崖”、城北“古洞”而名为洪洞。近代,有人对此说曾提出异议,但仍需深入考究,今仍从旧说。

地名看中国:山西洪洞县,这个名字有多少人读错了?

洪洞县历史

洪洞县原为赵城县所在。赵城之名,早在西周时就有此称,《史记 · 赵氏世家》有'周缪王封造父以赵城'的记载。春秋时为赵简子食邑,其名至今仍旧。晋南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洪洞在临汾盆地的北端,汾河之滨。解放后在东永凝、道觉、左壁、安乐、坊堆、耿峪、侯村等地先后发现仰韶文化遗址,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就在洪洞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篇《禹贡》记载,当时按全国地理分为九州。在唐、虞、夏、商时代分为十二州,洪洞、赵城之地均属冀州之域。九州之分虽没有现代行政区划的意义,但也算是行政区划的萌芽。西周灭商后,除王畿之外,封了许多小国,洪洞东南9千米范村一带为杨侯国的故城。杨侯国为文王庶子伯侨所封(一说宣王子尚父所封),后灭于晋。今赵城当时为赵国,今赵城东北1.5千米简子城为赵国故城。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集权于中央,这是我国实行郡辖县制之始。时洪洞为杨县,治所在今范村一带;赵城为彘县域,治所在今霍州。均属河东郡。两汉时期,郡县制进一步完善。汉武帝开封五年(前106)将全国分为103郡,武帝元鼎年间增设十三刺史部(亦称十三州)。今之洪洞时为杨县,治所仍在范村一带;赵城以及霍县、汾西均属彘县、治所在今霍州,均属河东郡,郡又属司隶校尉。新莽时期,洪洞称有年亭,赵城隶彘县。东汉时期彘县在阳嘉三年(134)改为永安,杨县仍旧。

地名看中国:山西洪洞县,这个名字有多少人读错了?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山西地区属魏。正始八年(274)置平阳郡,辖杨县、永安,均隶属于司州。西晋沿魏制,永安县的治所曾一度设在今赵城的仇池。十六国后秦、前秦、后赵时,两县均属平阳郡。北魏仍属平阳郡,洪赵属禽昌县域。东魏置晋州,辖永安郡。北齐、北周均属晋州总管府(都督府)。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灭陈,统一中国。开皇初年,州、郡制废,改平阳为晋州。大业中又改为平阳郡,实行郡县两级制。义宁元年(617)置赵城县,县治在今赵城东北1.5千米,属霍山郡,这是赵城命县之始。义宁二年(618,即唐高祖武德元年)改杨县为洪洞县,属临汾郡,县治迁今洪洞县城。唐朝初年,行政区划仍沿旧制,但也时有改动。武德元年(618),析洪洞县地并临汾县地置西河县;改霍山郡为吕州,仍辖赵城。贞观十七年(643)洪洞省入临汾,复县无考。贞观年间,根据山川自然形势,全国分为十道,山西地区属河东道,统州十八。临汾地区为晋州,洪、赵两县均属晋州,赵城县治始迁至今赵城镇。

五代十国时,后梁于开平四年(910)设定昌军寻改建宁军节度使辖洪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设建雄军节度使辖洪洞,赵城无考。北宋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将全国分为二十三路,洪洞、赵城隶晋州。熙宁五年(1072)赵城曾省入洪洞为镇,元丰三年(1080)复置赵城县。政和三年(1113)以赵城为造父之地,升为庆祚军,不久即废。政和六年(1116)改晋州为平阳府,领10县,洪洞县、赵城县属平阳府。建炎元年(1127)金灭北宋,山西地区为金人统治。金代行政区划沿袭北宋,分路、府、县三级。洪洞、赵城均属河东南路平阳府管辖。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创立了行省制,除山西、河北、山东等直属中书省外,其它分为10个行中书省,俗称行省。中书省在山西设河东山西宣慰司,辖四路,今临汾一带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七年(1303)大地震之后改为晋宁路,辖洪洞、霍州。赵城县又属霍州,为二等县。明洪武九年(1376)将全国分为十三布政司(也称行省)和三部指挥司,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洪洞县、赵城县均属山西省平阳府。清朝初年,继承明代的行政区划制度。乾隆三十七年(1772)升霍州为直隶州,领灵石、赵城二县,州治在霍州。洪洞仍属平阳府。嘉庆二十五年(1820),将全国分为,18省、5个将军辖区,共25个一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划仍以省、府、(州)、县三级为主。山西为9府16州(内有府属州6)、86县、12厅。洪洞和赵城均属平阳府,府治在临汾。

地名看中国:山西洪洞县,这个名字有多少人读错了?

民国元年(1912)对行政区划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府州。民国三年(1914)设道。山西省分为3道。辖105县,洪洞、赵城均属河东道,道治在运城。民国十九年(1930)废道后,县直隶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10月,日军侵入山西,11月阎锡山省政府退出太原。阎锡山在全省先后组成九个行政区,也称专署。洪洞、赵城属第六专署,署址先后驻赵城好义村、汾西京力香。翌年2月,洪洞、赵城沦陷,两县政府分别撤往汾河以西。洪洞县政府先后驻河西韩家庄、垣上、李家坪;赵城县政府驻罗云、双昌。第六专署在河东设办事处,驻石门峪,洪、赵两县在河东各有办事处。此后,日军在洪洞、赵城县城成立县公署。洪赵两县的日伪县公署归山西省冀宁道管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4月,洪洞县(河东)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东湾里;赵城县(河东)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兴旺峪。同年8月,国民党九十三军在南垣成立办事处,驻杨家掌,次年上半年即废。民国三十年(1914)9月成立太岳行署,开始下设3个专署,后增至5个专署,赵城归第一专署,洪洞归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10月,洪赵两县铁路以西地区成立了洪赵(河西)联合县民主政府,先驻道觉,后迁笔架庄、罗云、万安上属晋绥九分区管辖。洪洞县(河东)民主政府驻师村,赵城县(河东)民主政府驻兴旺峪。民国三十七年(1948)7月,洪赵(河西)联合县撤销,恢复两县建制,上属晋绥九分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整行政区划。洪洞县、赵城县属山西省临汾专区管辖。1954年7月1日,洪洞、赵城合并为洪赵县,县治在洪洞,同时运城与临汾专署合并为晋南专署,洪赵县属晋南专署管辖。1958年12月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称洪洞县,县治在洪洞城。1959年7月霍汾县从洪洞分出,恢复原建置。1971年临汾与运城行署分设,洪洞县归临汾行署管辖。2000年临汾地区改市建置,洪洞县上隶临汾市管辖。

至2014年,洪洞县辖9个镇、7个乡,分别是:大槐树镇、甘亭镇、曲亭镇、苏堡镇、广胜寺镇、明姜镇、赵城镇、万安镇、刘家垣镇、淹底乡、兴唐寺乡、堤村乡、辛村乡、龙马乡、山头乡、左木乡。

地名看中国:山西洪洞县,这个名字有多少人读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