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抹亮心中那片绿色(上)

 钟奋生 2020-04-12

抹亮心中那片绿色

——向绿皮车时代致敬

长篇报告文学

文/钟奋生

前  言

      201364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那天下午,阵雨过后,透来丝丝凉风。刚采访完广州供电段东莞集中修项目部接触网工区,便乘该工区的汽车来到了东莞东客运段。我们采风创作组一行三人受集团宣传部、文联的重托,专题摄影报道荣获当年集团“十大安全功臣”的先进典型人物,其中就有该段深南车队列车长刘振威。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东莞东。

   笔者跟车采风照,与合武车队东合二组全体列车员合影

      集团文联陈志雄秘书长叮嘱我,除负责搞好“十大安全功臣”的摄影报道外,“还有一项任务,采写一篇东莞东客运段的报告文学。他们的绿皮车快淘汰了,徐书记讲里面有些故事,可以值得写一写,到时候在《先行》上发……”

      集团文学季刊《先行》杂志,发一篇报告文学一般两万字左右。徐书记感到这个份量轻了。他对绿皮车时代,对那时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对乘务员那种吃得苦耐得劳,不畏艰辛,以苦作乐的大无畏精神,深感敬佩与怀恋。他动情冲着我说: “绿皮车上可歌可泣的故事很多,这里面有大量的生活素材供你挖掘。绿皮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我们段中层干部与中坚力量,大部分都来自绿皮车。你完全可以写本书!”

      根据徐书记的指意,我不由赶快调整写作思路,由原计划短篇的格局,向长篇报告文学延伸。经过一段时期的采访,有了一个基本的构思轮廓。我将这个思路向集团文联作了汇报,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往后的日子里,就是紧张的采访人物、收集素材、阅读材料,培养与东客人的情感……

    在长达两年时间的采写过程中,得到了东莞东客运段党委的大力支持以及党群办、行办同志的全力协助,使采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原合阜车队、安全科也为本人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素材。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

特别感谢段党委徐书记,能够放心将这副重担交给本人来完成。而且在作品创作的进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他对“难忘那片绿色”,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与新颖的思路,为本部作品的构思与定格指明了方向。他运作企业文化的大智慧、大气魄、大胆识令人敬佩!

    特别感谢段党群办主任肖庆云,为本人提供了近十年来东莞东客运段150期创先争优简报,150期《活力东客》内刊,以及其它大量丰富祥实的历史资料!这些文字资料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东客人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也蕴含着绿皮车时代的精髓与灵魂。从而,为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与厚重感。他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任劳任怨精神令人感动!

中间笔者。合武车队副队长张道平(左),合武车队东合二组列车长曾祥永

    我还要特别感谢广铁集团文联,尽全力推出这部作品!秘书长陈志雄参与了本书的策划与运作,叶敏虎老师还从他独到的视觉,对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

    现在作家采访变得现代化与立体化,本人除在现场直接与被采访者沟通外,还充分利用QQ、微信、电邮、电话等现代通讯手段,快捷、高效、精准的捕捉生活素材。两年来,本人采访列车乘务员90多人,其中包括跑过绿皮车的列车长、列车员、茶水员、厨师等。每写好一个章节,就与被采访者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其挖掘更深、思路更广、故事更多、事实更准!采取深度报道、立体呈现以及文学描写等方式,将绿皮车时代的“绿色闪光”、“绿色浪花”、“绿色档案”、“绿色怀恋”、“绿色轨迹”以及绿皮车时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写绝了!

    由于创作是在“互动”中推进,所采写的文章,能够及时得到当事人的审核与提供反馈意见,因此文中所披露的相关资料,应该说是比较精准的。同时,它尚没问世,就深受广大东客人的热烈欢迎!

       厨师杨志文看后我写他的文稿,很快回复:“非常好!”……

       段办主任温良锋,曾任合阜车队团支部书记,发出这样的感慨:

      “钟作家,刚拜读您的佳作,心情十分激动,您写得真好!把兄弟们苦中作乐的精、气、神,用文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兄弟们都是小人物,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他们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成为书中的主人公!他们有很多小故事,有春运独自坐在乘务间,流着泪说不想家的大学生假期工;有乐于助人的平凡列车员卢文芳老大姐;有十年不回家探望父母的车队队长……不干这一行不知心酸,我们感谢您!我们觉得您的文章可以让更多的社会朋友了解、理解、谅解我们。”……

      深成六组列车长赖日升也赞叹:“很好!谢谢!”……

      列车长许文回复:“写得非常好!辛苦您了!”……

      原副段长张虹彬,在微信上连点三个“强”……

      张戈回复:“谢谢!已经很好了!有劳钟老师了!”……

      列车长范初开回复:“已经非常好了!”……

      列车长曾志明回复:“您写得真好!谢谢了!”

      列车长谢林海更是发出由衷的感叹:“呵呵!谢谢老师的修饰!太厉害了!谢谢老师!”“等到出版时,希望老师也给我一本书啊!好跟大家炫耀一下!哈!”“老师记得把我的电话存着,以后有什么事,我能办的,记得来电话啊!有机会欢迎您坐我的车去黄山游玩!”……

       20141120日至22日,我还跟合武车队东合二组的车,跑了一趟全程合肥。合武车队副队长张道平陪同,他热情微笑着,透着厚沉与苍桑,他是一位老铁路了!沿途,他与我讲述了所知道的绿皮车时代故事……同时,我对曾祥永车长进行了跟踪采访,并直接体验列车员的生活!在合肥车站,还与车班全体列车员进行了合影留念。返程回到东莞东后,张道平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深情地冲着我说:

     “钟作家,书出来一定要送我一本呵?而且要签上您的大名!绿皮车时代,我们列车乘务员那种超乎寻常的敬业精神是永存的!他们才是铁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青春献给了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段岁月充满着正能量!”

       总之,在这两年时间里,我与东客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使我的灵魂经过了一次洗礼与升华。本人单是利用手机短信、微信、QQ与被采访者进行互动沟通,都有将近十万字!这在作家、记者采访的经历中是十分罕见的。  

      这部十多万字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现在总算脱稿了!她是从东客人深厚的生活底蕴中来,通过作家的慧眼深入挖掘,在原于生活与高于生活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艺术创作,将流逝在岁月长河里的真善美,象发现一颗颗珍珠一样串起来做成美丽的项链……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新闻价值与收藏价值!她像一个新诞生的婴儿,具有长久健康的生命力!尤其对新入路的员工,有着很好的传统教育作用。

钟奋生

二〇一五年八月八日

引  子

      回望滚滚历史长河,掩没了多少闪光的时代印记。曾几何时,在新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那跨山越水奔驰往返的绿皮火车,几十年来都是人们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铁道线,被比作铺在大地的琴弦;那高亢的汽笛声,曾作为催人奋进的号角;那手握闸把的火车司机、挥汗如雨的司炉工、还有那些笑容可掬为旅客服务的列车员,都成了普通劳动者光辉形象的代表。而今,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所谓速度和效率至上的时代,绿皮火车作为一种过时的交通工具,早已被后来的红皮火车,尤其的当今最为时髦的高速列车取代。但是,绿皮火车承载的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却像积淀在历史深层的富矿,什么时候发掘出来,都会熠熠闪光。而且压之愈久,其光愈亮,愈烈。

第一章:告别绿皮车

      从2013年1月18日起,东莞东客运段担当的东莞东至阜阳1436/1435次,升级为25G型直供电DC600V空调车底,车次改为K562/561次列车。结束了它运行17年的历史使命。

    2013年11月20日6时22分,随着汽笛的鸣响,一趟绿皮列车缓缓驶入东莞东火车站三站台。这趟车是由合肥至东莞东K1029次非空调列车,也是广梅汕铁路在京九线上行驶的最后一趟长途绿皮车。从11月20日起,东莞东至合肥K1030/1029次列车彻底告别了绿皮车,全列完全更换成了舒适的空调列车。

最后两趟绿皮车

       2013110日,随着列车一声长鸣,东阜三组开始了自己最后一趟“绿皮车”征程。118日,东阜三组又非常荣幸的担当,非空车置换直供电空调车底后的首趟首发。

       118日起,东莞东至阜阳K562/1次旅客列车,由目前的非空调车置,换成全新25G型直供电空调车底运营。车厢不再是绿颜色,而是披上了红装,看上去显得亮丽气派。车厢设计合理,灯光照明柔和,色彩搭配精妙,设备高档齐全,卧具备品干净整洁,为旅客出行提供了一个舒适温馨的乘车环境。与以前相比,简直是鸟枪换炮啦。

      199641日开行以来,历时1610个月17天;共计6044天的“绿皮车”,结束它的光荣历史。其前身为199641日首发的常平东开往九江的436次列车。

       199671日延伸至阜阳。途经广铁集团、南昌、武汉、上海四个铁路局,跨越广东、江西、湖北、河南、安徽五省,全程1456千米,硬座票价99元。

       1999年,铁道部对200千米以上硬座票价加收2元“客票系统发展金”,票价为101元。

      19995月,乘务员休息的宿营车改造并加装空调装置,铁路调整运行图时,将该趟列车改为1436/1435次列车。

       199910月开始,车底被送往铁道部更换转向架(车轮、避震、承载、走行部件的合称),由原来的206型转向架更换成当时更为先进的209型转向架。

东莞东客运段K562次列车长、乘警长、厨师严格执行餐车锅炉作业程序,加强巡视检查,确保警戒水位正常  肖庆云摄

       2005年,该趟列车由22B型客车升级为25B型列车。

       201171日,铁路调整运行图,列车由普快升级为快速,全程票价由12年前的101元提升到115元。

       2013年铁道部取消票价中的旅客强制保险费,票价改为113.5元。

       2013118日起,所有东莞东至安徽阜阳非空车底,全部更换成25G型直供电空调车底。

       1120622分,随着汽笛的鸣响,一趟绿皮列车缓缓驶入东莞东火车站三站台。这趟车是由合肥至东莞东K1029次非空调列车,也是广梅汕铁路在京九线上行驶的最后一趟长途绿皮车。从1120日起,东莞东至合肥K1030/1029次列车彻底告别了绿皮车,更换成了现代舒适的空调列车。

       这趟绿皮车自20011020日开行以来,历时121个月共计4414天,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东莞东客运段最后一趟直通“绿皮车”正式退出运输舞台。

2013年11月19日东莞东客运段最后一趟K1030次绿皮车  肖庆云摄

      它穿越粤、赣、鄂、皖4个省区,中途停靠12站,运行里程1324公里,由于票价便宜,十几年来倍受务工人员和学生的青睐,随着珠江三角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该路线已逐渐成为一条黄金交通线路,尤其是春运期间,列车几乎趟趟爆满。但“绿皮车”部分服务设施功能滞后,夏天闷热犹如“蒸桑拿”,冬天寒冷犹如“入冰窘”,且使用年限已久,车体外形破旧,给旅客旅途带来许多不便。

       更新换代后,该趟列车的发车时刻,行径线路均不变。仍然穿越粤、赣、鄂、皖4个省区,全程1324公里,每日1513分从东莞东始发,途径惠州、河源、龙川、赣州、吉安、南昌、九江、黄梅、天柱山、安庆西等站,第二天1008分到达终点站合肥,历时18小时55分。

告别绿皮车新变化

       20131119日,值乘K1030次列车的东合四组列车员,利用放客前的空余时间,争分夺秒地与最后一趟“绿皮车”拍照纪念。得知消息的旅客也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影。

       对于K1030/29次第三包乘组全体乘务员来说,1120日是个值得纪念和高兴的日子,他们送走了下线的第一趟绿皮车车底。列车长李海坤满面笑容,介绍相关情况:

      “这趟车共有两组列车,今天和明天分别更换一组车底。20日旧列车调进东莞东客技站后,我们要把车上的设施设备都搬到新空调车上去。想下一趟值乘工作,非空车换成了空调车,工作岗位换了新的环境,心里确实有一丝期待。”

       绿皮车更换成了空调车,对于茶水员周福泉来说,是个盼望已久的梦想。换了空调车,车厢里的茶炉换成了电茶炉,不用再把自己弄成“灰头灰脸”,车厢及车门连接处也会干净很多。

      他说:“我们这趟车单趟要跑18小时55分钟。一路上,我得不停地烧火、添煤,不停地把开水送到每一节车厢,供旅客饮用。换了空调车后,这趟车就没有茶水员这一职务,我将改职任列车员,劳动量相对会减少一些,浑身上下也不会再粘满煤灰了。”

       有一次值乘途经南昌局某车站的时候,站台上一位客运员对周福泉说,“你们这趟车是经过我们这里的列车中最破的!”当时他听后心里感觉酸酸的。“现在我们终于鸟枪换炮了,以后跑车,也不再觉得比人家矮半截了。”

       李海坤车长在K1030/1029次列车上工作有4年了,他介绍说,作为广梅汕铁路目前京九线上唯一的一趟绿皮车,K1030/1029次列车单程运行1324公里,途经粤、赣、皖等三省,中途停靠12站,往返运行时间分别为18小时55分和18小时37分。与T字头车、D字头车相比,它的票价非常具有“竞争力”,全程硬座票价仅106.5元。

“难忘那片绿色”座谈会

       2013918日上午,东莞东客运段,组织召开以“难忘那片绿色”为主题的非空调车10年老职工座谈会,共有41名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党委书记徐晓辉、段长周震戈等段党政工领导,分别对老职工们这十几年来默默坚守非空车为旅客服务,为客运段工作做出的辛勤劳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感谢。现场职工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工作感想和体会,表示要继续发扬非空车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为客运段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难忘那片绿色——东莞东客运段非空调车10年老职工座谈会 肖庆云摄

难忘那片绿色——东莞东客运段非空调车10年老职工座谈会 肖庆云摄

       非空调车——俗称“绿皮车”,做为铁路运输行业一个时代的印记,记录着无数铁路人默默奉献的点点滴滴。从20131月份起,东莞东客运段担当乘务工作的两趟非空调列车车底,已经有一趟置换成空调车底,随着时代的发展,“绿皮车”也将逐渐结束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舒适的空调车体。

       为感谢长期坚持在非空车上忍受酷热严寒,为旅客运输工作默默付出的老职工的辛勤奉献,段党政工为全段在非空调车上工作10年以上的174名老职工们,发放了印有“难忘那片绿色”的保温杯作为纪念。

累并快乐着

       现在跑深圳到南京K26次列车长谢林海,2003年与绿皮车结缘,2013年离开绿皮车。他在绿皮车上十个春秋,心灵深处打下了永久的络印。他是龙川县人。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今属河源市管辖。龙川有着222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广东历史最悠久的四个古县之一。

      他爱人没有工作,女儿正在读初中。他除工作之外,业余爱好是户外运动。习惯登上某一个山头,望着山下一列列火车奔驰而过。触动他神经的不是子弹头流线型的高速列车,也不是装有空调的红皮列车,而是眼下变得十分罕见的绿皮车。正如他不羡慕那些开着私家小骄车出行的人们,他爱好的是骑着自行车,游遍祖国万里江山……

       他感到绿皮车时代,真还有点象在搞户外运动。累并快乐着,苦却留恋着。能在非空车这么艰苦环境下坚持下来的,是因为有一批象他一样,对绿皮车忠实的粉丝。大家能吃苦耐劳,重情重义,互助互爱。正如他们搞户外运动那帮驴友,结伴骑着自行车远行,途中相互关照;在崇山峻岭中跋涉时,克服重重困难,互相鼓励,一鼓作气向险峰攀登……

      在绿皮车工作那十个春秋里,班组工作氛围和谐,整体战斗力强。汗水加着热泪,伴随着阳光与风雨。概括起来,还是那句话:累并快乐着。

怀念合阜

       那个难忘的绿皮车时代,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14629日,根据“7.1调图方案”,原合阜车队现改为新成立的深青车队(深圳至青岛K1688/1687次)。合肥车交由东莞东客运段惠武车队管理(该车队现叫合武车队),阜阳车交由长沙客运段担当了。

       原党支部书记曾广湘有些感伤,他说虽然已经告别非空车,但那个时代“以苦为乐,敬业爱岗,辛勤付出,默默奉献”的绿皮车精神,是值得发扬光大的。毕竟合阜车队不存在了,他对这个车队有着深深的情感呵。他眼睛有些湿润,不由赋诗一首:

                  怀念合阜

   东合潸然易主,东阜今日作古。

   深青扬帆启航,将士擂响战鼓。                  

   遥望当年合阜,往事历历在目。

   非空十载有七,南征北战无数。                                                                    

   历经艰难险阻,饱尝心酸苦楚。            

   纵然千辛万苦,不畏寒冬酷暑。                                                    

   铁骨铮铮旅途,大爱感人肺腑。

   三个摇篮沃土,从容笑傲江湖。

   而今再踏征途,青春本色如故。                

   美哉我爱合阜,温情心间永驻。                

深情寄语绿皮车

——邓再轩怀恋非空车时代

     邓再轩19973月入路。19973-19997月,广梅汕公司龙川北站制动员、连结员;19997-20115月,东莞东客运段列车员、茶水员、列车值班员、列车长。现任东莞东客运段乘务科干事。

     “苦不苦,看看435;累不累,想想东阜队”,这是当时东莞东客运段盛传的话语,更是非空旅客列车工作的真实写照。

      邓再轩非常清楚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全体乘务员所付出的努力。绿皮车现在虽然在东莞东客运段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今回顾非空车时代,还是感慨颇深……

      东莞地处珠江三角地区,属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阜阳隶属安徽省,是内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就这样,东莞东至阜阳的435次旅客列车,架起了连接两地的桥梁、拉近了距离,成了带动经济的纽带,当然也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便利交通工具。

      为了生计,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蜂拥而至。那时的火车车厢内人多拥挤,人们纷纷乘坐这趟列车南下“捞金”,可以说是京九铁路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炎热的夏季,炽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奔驰在千里铁道线上的火车车厢内,那更是高温难耐。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我们广大的年轻乘务员同志们,热情奔放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旅客,挥洒着青春的热血,流淌着快乐的汗水,满腔豪情地担负着自己的使命。

      迎客上车、摆放行李、引导旅客、整理车容、卫生清扫等等,每一次每一项作业无不浸透着他们的汗水,每一位乘务员无不是湿透的衣裳坚持完成作业。白天天气炎热难以入睡,夜晚库内守车蚊虫叮咬,冬冷夏热练就一身铁骨,旅客认同就是为民服务。

       他在绿皮车上工作将近两年的时间,付出了辛劳、汗水与智慧,也收获了沉甸甸的喜悦:

       2010年广铁集团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0年广铁集团标准化班组长;2010年广铁集团客运职业技能竞赛列车长理论第一;2011年广梅汕公司春运先进个人;2011年广铁集团客运职业技能竞赛列车长理论第一;2012年全路第四届客运职业技能竞赛列车长第五并获得全路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1311月荣获铁路总公司“全路技术能手”称号。

       的确,他在绿皮车上成长,仍然怀恋着非空车时代。有感而发,不由写出如下面寄语:

绿衣.红裳

       来似风雨,去似微尘;往事十载,过眼云烟。多见多闻,收获成长;酸甜苦辣,言语何多。寒来暑往,风雨共度;熙熙攘攘,火车在途。出门返屋,俺们铁路;十百千亿,春去秋来。兄弟姊妹,危困助帮;擦抹桌椅,炽汗淋漓。鞋袜衬裤,挽袖濯涤;服务旅客,你我同担。檐水滴窝,乾坤有序;绿树连荫,彩红满堂。祝福明天,快乐安康。

来自一线乘务员的心声

      他们与绿皮车朝夕相处,对非空车时代的情感,与普通人不一样。他们怀恋着绿皮车,怀恋着自己人生一段美好难忘的经历。在那绿色的长廊里,他们不知流下多少汗水,倾注了多少心血。花好月圆的中秋夜晚,大年三十别人在家团圆的时候……还有炎炎烈日的酷暑,漫天飞雪的寒冬,他们都厮守伴随着绿皮车,用自己的信任与责任,坚守着自己神圣的岗位……

      他叫杨志文,广东河源市连平客家人。入路之前在家失业。当时他的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想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好。20014月进入路,分在东莞东客运段汕武车队担任餐车炊事员。他的人生的目标,开始十分明确了。暗暗下定决心:招进铁路不容易,这是他梦寐以求向往的地方。组织上安排他在餐车工作,他的青春就要在这个岗位上闪光。开始他是一名普通餐车炊事员,入路九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绿皮车“餐车师傅”,他有幸参加2010度广铁集团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理论第二名、全能第二名,并荣获广铁集团2010年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伴随着绿皮车一路走来这些年,他感受最深的是:跑绿皮车条件艰苦,工作量大,同时要承受上级部门检查与消费旅客的双重压力。但他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做餐饮要用心,旅客才能吃得开心,我们的钱包才不用再担心。

      现在绿皮车时代已经结束,我仍在餐车这个岗位,条件比原来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烧煤改为烧电。车厢内都有空调,工作环境变为冬暖夏凉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发扬在绿皮车上,那种吃苦肯钻的精神,在餐配上下功夫,重花色讲究品种搭配,使菜肴色、香、味、形俱全,吸引长途旅客良性消费,让青春在厨师岗位上闪光。

       现于合武车队东合二组列车员汪帆,20078招工入路后,一直跑东莞东到阜阳的绿皮车,直至2012年底换的空调车。20144月,从阜阳车调到跑东莞东至合肥的车至今。

       绿皮车时代,他感受最深的是:我们每趟车,列车严重超员。整个车厢都被人塞得满满的,有时厕所都站着人。这么多人,尤其是夏天,车上就更难熬了。车外气温三十七八度,车厢内有四十多度。我们的衣服随时都是汗湿状态,蓝色衬衣长时间被汗腌着,都脱色发白了。

       每年暑运,都有好多小孩放暑假后,自己坐车赴广东,到在这边打工的父母那玩。每逢遇到这些孩子上车,我们就特别留意他们,多了一份无形的责任。怕他们在旅途中出什么问题,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看他们有什么需求?怀念绿皮车时代,我常常会想到,那些千里迢迢无大人陪护,搭上我们的绿皮车,赴广东想与父母团聚的“候鸟”孩子们。                  

       刘小群是原东阜三组列车员,一直在阜阳车上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绿皮车一年四季客流都比较大,每年春暑运列车超员率达80%。工作环境也辛苦,车厢里面温度达到四十多度,不干活的话整个人也都是一身的湿汗。给她最深刻的印象是,每次整理行李架、清理卫生、车厢整容等工作干完了,衣服都像是在水里泡过,拿起来都在滴水……尽管是这样,仍然深爱着自己的岗位,更换以空调车后,工作环境升级了。服务质量也要提升,还要有当年绿皮车时代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原东阜一组列车长赖日升,1999年开始跑绿皮车,从列车员、列车值班员再到列车长,在绿皮车上度过了十四个春秋,对绿皮车有很深的感情。那时,他是团员骨干,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把旅客平安顺利送到目的地,不管再苦再累也值得。列车经常严重超员,确实有不少安全隐患,平时操心最多的是担心旅客出事。那个时候,只知道一门心思将工作搞好,敬业爱岗的意识非常强。如今,列车更换成空调车底,工作条件舒服了,不再是夏热冬冷了。不管车体车型如何改变,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不能变,过去在绿皮车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应该发扬光大。  

       原东阜四组副列车长侯志强,1999年开始跑绿皮车,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从列车员到列车长,一路走来,尝尽了冬冷夏热各种辛酸苦辣,很清楚的记得以前当列车员时,每次夏天来临,整完行李架后一身臭汗,从里到外都是湿淋淋的。冬日里每人都备有热水袋、棉鞋,但一样抵挡不住冬天的严寒。但在那种十分恶劣的环境中,班组人员心齐,大家团结奋斗,他们虽苦,心里也乐着。

       原合阜车队一组列车员刘艾美,将自己青春最美好的一段年华,都献给了绿皮车。这其中有欢乐也有泪水呵,如果离开了绿皮车,想想还真有点舍不得,还是难忘那片绿色啊。

       原东阜一组值班员袁小凤,她谈到对绿皮车的感受:非空车的环境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冬冷夏热,但是为了让旅客有舒适的旅行环境,我们将尽量做到最好。虽然环境很艰苦,但是大家还是很努力,我也在积极协助列车长工作,使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在绿皮车上得到最好的展现。

        辽阔的中国大地,仍在奔驰的绿皮车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空调“红皮车”与高速列车。当绿皮车退出历史舞台,那片难忘的绿色将要从视野中消失,人们是多么渴望着昔日那种“绿色”的回归呵。回归绿皮车时代那种敬业的精神;回归绿皮车时代纯洁的友情;回归绿皮车时代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归那片难忘的绿色……

       2013年是“平年”,所属生肖蛇。该年农历无立春,即“无春年”。俗称“寡年”。这一年其实并不“平”,东莞东淘汰了绿皮车。 310日,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不再保留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企业职责。中国铁路的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老旧的绿皮车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走向它尽头的时候;当空调列车以现代美丽的红妆展现在人们眼前,一扫昔日绿色风光的时候;还有子弹头流线型高速列车,以魔幻般崛起的速度,让中国铁路工人再次扬眉吐气的时候;老旧的绿皮车真的会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的一干二净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至少打工族会怀恋它,农民兄弟会怀恋它,在校学生会怀恋它;历史学家不会忘记它,还有诗人、作家……

第二章:绿色的骄傲

绿皮车在向我们走来,显示出极其旺盛的亲和力与生命力,点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抹亮心中那片难忘的绿色,因为它是铁路人的象征,新中国工业战线上的一张名片。

火车为什么是绿颜色

       新中国成立后,火车几乎是中国人唯一的远行工具。人们熟悉的蒸汽机车,粗沉而又雄壮的喷吐着团团雾汽。在活塞推动下巨大滚动的车轮,会使大地震撼,人们眼前一亮。于是,人们惊羡庄重而又神气的火车司机,火车施炉工也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代表。当然,那从眼底轰隆驶过的绿色长龙,人们久久望着它赏心悦目,倍感亲切。

       火车为什么颜色是绿色的呢?中国不是一个红色的海洋吗?记得“文革”期间,不仅到处飘扬着各类旗帜,当人们红色的欲望燃烧到极点时,一度不是连城市建筑的外墙,一律都刷成红色了吗?那么,中国的火车为什么要刷成绿颜色?绿色起源于哪里?

       绿色的起源于前苏联。五十年代初,中国自行制造的火车一诞生,我们就模仿苏联,将火车刷成绿颜色。那么,前苏联为什么将火车厢刷成绿颜色呢?主要是当时战争时期的需要,绿皮车在绿色海洋的崇山峻岭中穿梭便于隐蔽,不容易被敌人发现。换句话说,前苏联将火车漆成绿颜色,是战争年代军事战略的需要。绿色象征着和平正义,象征着一种强大的力量。

      有绿的地方,必定充满着生机。春天,绿色是那么鲜嫩养眼;盛夏,绿色给炎炎的躁热带来一片清凉;秋天,绿色让人们充满丰收的喜悦;寒冬,苍松翠竹仍展现给人世间呈现一片生机。

绿皮车的魅力

       绿皮车扎进人们的记忆深处,融化在人们记忆的血液中,一个根本的因素是,毛泽东时代祖国欣欣向荣,绿皮车穿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代表着一种希望和力量。挥汗如雨的火车司炉工,以及伸出半个身子手搭凉棚远眺的火车司机,成为祖国开拓者的化身与良好形象。在挂历、人民币、政治宣传画、小学课文中,得到不断强化与凝固,成为工业精神的象征与写照。军人欧阳海奋不顾身抢救列车,壮烈牺牲;辽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周云成,路基上舍身救小孩,献出年仅18岁的宝贵生命……这些震撼着人们心灵的感人事迹,都与绿皮车有关。

       著名作家王蒙,那篇颇有影响的意识流小说《春之声》,将人们心理活动展开的场所,精心设计在绿皮车上。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和下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某种典型意境,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奥秘,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它主要写工程师岳子峰访德归来,春节前夕搭乘绿皮车回乡探亲途中的思绪。列车启动“咣”的声响,是主人公驰骋联想的起点,这使他想到甜蜜的童年,写出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双亲的爱。列车运行“那愈来愈响的声音”,使他想到“下起了冰雹”、“铁锤砸在铁砧上”、“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有人打铁”;想到歌曲《泉水叮咚响》;联想到“广州人凉棚下面垂挂的许多三角形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再想到“美国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等。

       最具人文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新世纪的候鸟歌手周云蓬,与绿皮车有着很深的情缘。他在已经失明7年的特殊背景,独自踏上人生的第一次旅程,拄着棍子搭上一辆开往天津的绿皮火车。这位东北少年在钢轮与铁轨撞击的隆隆声中,喝了几口散装啤酒,感觉“世界就成了我哥们”。

       那一趟绿皮车,改变了周云蓬的命运,将他驶向梦想的方舟。他最终成了一名流浪歌手。

      于是,他将2011年至2012年初歌游记合集编辑为一本书:《听盲人民谣歌手周云蓬聊文艺:绿皮火车》。倾注了他对绿皮车独到的深情。

       诗人海子乘坐绿皮车,追随比他大二十多岁的女作家途径德令哈,留下不朽的诗句:“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

  绿皮车成为当时一种文化符号。

美国人眼中的绿皮车

       绿皮车在中国人眼里是神圣的,并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那么,外国人来到中国,乘坐上绿皮车有什么看法呢?1987年,美国游记作家保罗.泰鲁兴致勃勃乘坐绿皮车,开始了他的“游历中国”之旅。

       这一年,应该说是绿皮车最牛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刚从深圳拉开序幕,民工潮涌现了!保罗.泰鲁对窗外的美景似乎不屑一顾,却对绿皮车厢内的情景,产生了极其深厚的兴趣。他发现在这个绿色铁皮包裹移动的长龙里,尽管车厢人员爆满,人们仍用惊人的热情,或是站着,或是坐着,他们在嗑瓜子、打牌、聊天和喝茶,每个人都好像在度假,总有无限的创意来打发时光。“中国人‘生活’在火车上。”保罗写道。

      这些见闻后来被他收录于著作《骑着铁公鸡,坐火车穿越中国》中,在讲述那个美丽的东方古国之前,他先描绘了一个轨道上的中国——“在这里,火车不是交通工具,它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地方。”

       25年后,保罗笔下的中国正在消失,她的火车变得更快速,铁路也更完善,但问题却更为复杂。

绿皮神车

       绿皮车中的王牌,是绿皮神车。它曾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典型的有22型客车、23型客车、25B型客车等系列的旅客列车车厢。其中以22型系列客车生产量最大,最具代表性。这些客车车身通常为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的涂装。车身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涂装在颜色深浅搭配有所不同。

1618192122232425303196型车。

      第一列“绿皮神车”始发于1984年元旦,中国铁路上“清一色”的“绿皮”列车只靠停站多少来区别等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1461次列车,被人们称为绿皮神车,“神车”的称呼源自由它保持的多项纪录:它是贯穿京沪全线的惟一“绿皮”车,也是全国车况最好的“绿皮车”之一;它全列硬座,是中国铁路定员数最大的车次;它全程票价与目前卧铺动车组高级软卧下铺的1470元相差近17倍。

       闻名全国绿皮神车的特点:

  全是手动操作,使用柴油机发动。车厢里坐椅裸着,没有椅罩,一边三个座,一边两个座,但不管是哪边,每两排中间必有一个小茶几,这是给旅客放东西用的。从第一节车厢走到第八节车厢,也是最后一节,每节车厢的设置差不多,车尾一个洗手间,边上一个热水炉,垃圾桶被一个垃圾袋替代。热水炉的水全是人工灌的,烧开水的炉子则在3号车厢,是一个白铁皮炉,底部有个“小窗户”。整列车,没有空调,车厢顶上除了行李架外,就是天花板上一排整齐的风扇了,每节车厢八个,一字排开,风扇扇叶只被几根稀稀疏疏的金属条固定,唯有车窗可以打开。票价便宜,很多人喜欢。逢年过节,这种车往往被打工回家的人们塞得满满的。

       已在京沪线服役321461/1462次,被乘客和火车迷称作“绿皮神车”。20106271157分,这趟京沪线上唯一的绿皮车正式升级,取而代之的是新空调车。2010628日由北京站开出的1461次列车颇受欢迎。乘客一如既往地超员。定员1800人左右的列车,全线售票超过2000张。其中不乏“铁路迷”。在北京站,就有20余铁路迷乘坐1461次,进行最后一次乘车体验。他们以视频、照片的形式记录下“神车”1461次最后的旅程。

新中国成立后,绿皮车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2008年南方的春运,正遭受一场百年不遇大冰灾的严峻考验。当时公路不通车,民航也停飞,只有绿皮车在严重超负荷的运行……

第三章:大冰灾中的绿皮车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冰灾中,列车晚点是很正常的事,列车正点几乎是不可能。大冰灾中的绿皮车在行进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列车乘务员也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考验。我们下面不妨聚焦08大冰灾,还原当时的场景……

灾害面前看大爱

       合阜车队一组副车长朱文勇,是在自己客运工作第八年遇到全国那场罕见大冰灾,那时他是在东麻阜临客车队临四组担任列车值班员。他感受最深的是,在这里大冰灾面前,列车员表现出具有大爱。

       他清楚的记得,那天列车上有旅客3795人,其中重点旅客有865人。列车严重超员,超员率达将近200%。列车运行到赣州至九江区间受阻,无法继续前行。由于列车晚点,绿皮车内环境非常恶劣,车内食品严重短缺。当时,他们乘务组全体人员,二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在那个特定场合,中心工作就是照顾好列车上旅客的日常生活。确保他们有水喝,不饿肚子,安抚旅客情绪。

       但是,列车时间摆停,导致旅客情绪激动,不仅对乘务员进行污骂,还争抢列车餐车上的食品。他们只有忍受着巨大的委屈,耐心的做好旅客的思想工作。由于补给供应不上,餐料短缺。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把食品免费优先供应给重点旅客。他们自己饿着肚子,却将方便面、矿泉水首先分发给老人与小孩,并对弱势群体进行特殊关照……

这桶水来得真不容易

       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岳洪斌,当时他值乘的东莞至合肥的1020次列车,晚点长达28个小时。由于前方情况不明,且停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站,车上严重缺水,断粮断菜,导致旅客情绪激动。

      他不顾天寒地冻,深一脚浅一脚,到处找水源,终于在几公里外的井里取到了水,回来时摔了好几个跟头。当他把“救命水”扛回车厢时,旅客感动得落泪了。漫天都是大雪,一路都是滑冰呵。这桶水来得真不容易呵。

       当时列车超员100%以上,他在人员十分拥挤的车厢里来回巡视,主动给大家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并用自己的手机帮旅客发出了数十条信息,向旅客的家人报告平安消息……

工作量比平时多一倍

       东莞东至合肥1020/1019次二组厨师杨志文,他与笔者讲述:

       2008年大冰灾时,接班列车基本上都晚点,他们就要呆在段里等,不能随意走动。一般要等两三个小时。晚点时间长,本来下午三点钟的车,那天等到夜深一两点钟才开车。车在行进的途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车子甩在某个小站,等十来个小时也说不定。

       那时他们为旅客供应饭菜,还带有政治任务性的。既要卖得便宜,还要绝对保证质量,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工作量比平时起码要多一倍。平时最多卖四五百份饭,在那半个月大冰灾的日子,他们最少也要送上四五百份饭。列车摆在小站动弹不得,旅客心情本来就焦躁不安,如果饭菜跟不上,秩序就会大乱。就出现过旅客情绪失控,砸烂车窗玻璃的情况……

红色电话

       2008年南方那场大冰灾,给列车长曾祥永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时正是春运期间,铁路沿线不仅是厚厚的积雪,还有令人可怕的积冰。他们所面临的就是,列车随时都有可能在小站停摆若干个小时。

       那天他们出乘,列车开到离南昌不远的三江车站,摆了十多个小时。一个车站摆这么多小时,显然会引起许多麻烦。比如,非常敏感的,旅客喝水吃饭的问题等。根本解决的办法,就是要让火车能够往前开动。曾车长想将有关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于是,曾车长来到车站值班室,这里有一部非常显眼的红色电话。这种专用电话最大的特点是不要拨号,拿起电话就直通南昌铁路局行调。当然,一般人是没有资格打这种电话的。有一个包保干部坐在值班室,他胸前挂着“春运工作组”的牌子。

       “领导,我是这趟车的列车长。我有情况要向你们局的行调汇报。你瞧,那么多旅客在滞留,而且这么长的时间,我怕出乱子。”

       包保领导感到事情重大,就让他去打红色电话。他拿起电话,就直接通南昌局行调了。他亮明自己的身份后,告诉对方:

       “为什么旁边的空调车可以动?我们这趟非空车不能动?我们的车现在急需要水,这个车站的水管讲冻坏了,偏偏还没有水。几千旅客呆在一个站这么久,好些人情绪都已经失控了。”

       行调听他汇报后,觉得事态严重。通过这边车站,将情况进一步了解清楚,就将他们这趟车放行了。

       没走多久,列车在前面那个三湾车站又停下了。南昌局行调就提前通知那里的站长,要他们为这趟车上矿泉水与方便面,补充旅客生活必需品。曾车长将乘务员全部叫下车,只留几个人看车,其余的人全部到车站,打开这里的水龙头,给餐车送水。餐车早就没有一滴水了。于是,大家就将盆呀桶或统统拿出来,赶快往餐车上送水。这个站不是给水站,没有专用的给水设备。餐车有了水,他们就赶快做饭菜,煮了一大桶稀饭,免费送给旅客吃,稳定他们的情绪。他们拿了五十件矿泉水上车,还有一百箱方便面。能够为几千旅客解燃眉之急了。  

      还好,在这个小站只停20多分钟,又继续往前开。曾车长又要求南昌局,能否车子进南昌站后,为他们上满水上满料。对方同意了。列车进南昌站后,他们备足了水与餐料,在这里只停了十五分钟,列车又继续前行。

       回想起这次大冰灾的遭遇,曾车长深深感到,是他打的那个“红色电话”产生了威力,引起了南昌铁路局对他们这趟绿皮车的高度关注。从而才有了下面车站给他们实质性的帮助……

列车晚点30个小时

       邹志清与绿皮车的情缘从200310开始,在东莞东至阜阳1436/1435次列车上搞茶水员、列车员、安全员。2006年任副列车长。大冰灾那段日子,他记忆犹新——

       印象深的有一次,他值乘的1436次列车已经超员150%。从东莞东开出,在一个小站一停就是十五个小时。当时四周一片积雪与厚冰,好些碗口粗的树木都被压弯压倒,场景显得既凄凉又悲壮。列车滞留这么长的时间,由于他们大量做工作,旅客表示理解,默默承受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第二天,列车好容易向前挪动了。没想到一过赣州,又在一个小站停下了。这一次,列车在这里摆了整整四个小时。车上没电没水,旅客的情绪变得焦躁起来。列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要说旅客,连他们自己都变得忧心忡忡,心神不安。这种情绪当然不能够表露出来,只能压在心底。从他们口中任何一句带负面影响的话,都会起到火上浇油,煽动旅客更大不满情绪的作用。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为了顾全大局,列车长先做好车班列车员的思想工作,然后他们再共同去做好旅客的思想工作。同时,实实在在替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当务之急是列车无水,只有求助于车站。解决了水的问题后,紧接着在车站站台上,为旅客送饭送水,尽量将他们的焦躁情绪减少到最低。有些旅客还是情绪失控,奔到餐车抢吃了两锅的饭。他们却要极大限度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每到一个小站,他们还要充分利用停车的时间,替旅客送水送饭。旅客情绪激动的时候,他们送的饭菜,基本上都没收钱。

       第三天,列车在吉安至南昌区间一个名叫井冈山的小站又停下了。而且一摆又是三个小时。这一停,餐车就没有东西再送了,只剩下列车员自己要吃的东西了。这时,13号车厢一名旅客精神状态不好,他一边广播找医生,一边立即向13号车厢奔去。由于车厢旅客太多,费了好大的劲才挤进到那儿,到现场一瞧,那位旅客精神状态确实很不好,见人就打,破口就骂。于是,当机立断,将这名精神异常旅客请到餐车去,两位好心的旅客也站出来帮助,他们帮他将行李带上。到了餐车,这位精神患病旅客,竟将自己身上的钱,大把大把从身上拿出来,散给其他旅客。见此情景,邹志清赶快通知乘警过来,乘警收回这些钱,当着大家的面清点,共有七千八百元。然后,帮他将现金放好……

      列车终于到达阜阳,晚点30多个小时。

做好安抚工作

       当时,列车长范初开值乘的1020次列车,在风雪中一路艰难行进,不时摆放停车。从吉安至南昌不到一百公里,竟运行了大约十二个小时。

       他印象最深的是,列车开进丰城南站后,由于列车晚点太多,这里一停摆又是几个小时,加上旅客吃的喝的东西全部用完,在当地又得不到及时补给。许多旅客回家心切,困在无空调的绿皮车里饥寒交迫,他们的情绪便变得非常焦躁起来。发展到群体谩骂和围攻列车工作人员,有的甚至砸车门与车窗玻璃。

       关键时刻,党员范车长一边挺身而出,劝解行为过激的旅客,一边反复叮嘱全体乘务员,要保持克制、耐心,搞好巡视,做好细致的安抚与解释工作。

      旅客发泄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并没有引起乘务员与他们的对抗。反而遇到的是列车员向他们不厌其烦的解释,与耐心细致的安抚工作。就好比拳头击打着沙子与面团上,矛盾没有激化,旅客情绪便安静下来了。一路上,他们对重点旅客给予照顾,并且随时与南昌局调或前方站取得联系,妥善做好旅客换乘以及中转、退票等工作。旅客一时之气,小的骚动可以理解,没有引出大的乱子,他们其中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那个大冰灾的春运里,几乎趟趟列车晚点,天天在冰雪中受阻,但列车始终在运行,成了当时南方人们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

绿皮车时代感人脏腑的故事有很多,在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乘务员还会遇到哪些重大事件?还会有哪些感天动地故事?他们又是怎样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的呢? 

第四章:感动苍天的六天六夜

    2005年6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着京九线铁路龙川至惠州区间。在那令人意想不到的特殊环境大背景下,列车乘务员表现出了一种大智慧、大气魄、大胆识、大关爱。从而,感动了旅客,感动了苍天,也感动了他们自己…… 

      618日起,短短5天内河源累积雨量竟达533.8毫米。多处地段塌方,行车被迫中断。广铁集团紧急调派2000多名员工,组成多支抢险队伍连夜奔赴险情一线,抢修京九铁路这一运输“大动脉”。

      1436次列车正迎着暴风雨在前行,列车长王先荣巡视车厢时,望着窗外不由眉头紧锁了。我们这位1984年退伍的军人,恰似闻到了战场的硝烟味。雨整天这么落,下得这么猛,来得这么急,线路还有不塌方的吗?沿途列车能不受阻吗?看来,这趟车出行怕是凶多吉少……

两千七百旅客受困义合

      620日,1436次列车从东莞东站始发,天正下着大雨,不少列车员感到,列车这样在雨天运行,估计到达终点站安徽阜阳,不太可能会正点。是晚点六十分钟?还是六个小时呢?他们心里没有谱。一千多公里线路,类似雨天运行,晚点六十分钟,是比较正常的。真的要晚点六个小时呢?他们只有认这个命,或者说听天由命了。总之,他们作好了最坏的思想准备,却为望事物朝最好的方向发展,安全正点是最理想不过了。听说四周已经在涨洪水,也仅仅是听讲,他们并没有亲眼见到。

       天象被什么东西捅了个大窘洞,雨水哗哗的下着,连续好几天了,似乎丝毫没有停意。列车到达惠州站,已是大雨倾盆了。列车长王先荣见雨这个阵势,感到情况有些不妙。不由加强对车厢的巡视,怕出现意外情况。列车仍在暴风雨中行进,给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外面雨声很大,车厢内反而安静下来了。旅客变得神情忧心忡忡,似乎也在担心着什么。绿皮车对暴风雨是十分敏感的,显然窗户不能全开,大雨瓢进来,乘客受得了吗?但也不能完全关闭。毕竟是六月天气候炎热,车厢没有空调,车窗完全关死,人受得了吗?因此,每个窗户都留有一些缝,那些缝必须恰到好处。既要有适当的自然风吹进,又不能让窗外太多的雨飘来。这个当然不是大矛盾,有些旅客还有意将窗户开大,迎面任由风吹雨打,毫不在乎。夏季雨天出行,真的好爽呵。

       列车速度不算快,由于是迎着暴风雨前进,车厢内还是有些令人不安的晃动。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列车到达河源车站,大约停了20多分钟,继续往前开。

       王车长注意到,有一位二十多岁,看上去还挺时髦城市女士,行李不多,只背一个小挎包,满脸灿灿的笑容,她大概是去旅游或是串亲戚的。她上了六号车厢。他注意看了一下她的车票,这位女士姓谢,她是到湖北麻城下车,离广东河源还有六个大站1086公里路程。

       列车从河源站往前行进,约十多分钟又停了。停在一个名叫义合的小站。这时,已是晚上2230分钟。窗外暴雨如注。雨下得猛来得急,就象天要塌下来似的。约半个小时左右,列车前进方向左侧,有二十多个穿着雨衣的人沿着路基走来。他们是工务段的职工,到路边一个工具房拿工具进行抢险。

       “师傅,前面出什么事了?”王车长问。

       “路基塌方了!”其中一位抢险队员说。

       “估计要多久线路能够开通?”

       “四个小时左右吧。”

       这就情况严重了。王车长赶快到义合站运转室核实,回答确实如此。抢通线路至少需要四个小时。他返回到列车上,立即将这个情况向段派班室汇报,同时也向车队队长作了汇报。得到的回答是:原地待命。

       列车标记定员1174人,车上却约有2700名旅客。显然列车严重超员。这么多旅客受困义合这个小站,小站受得了吗?旅客受得了吗?列车员受得了吗?

       雨还在一个劲的倾泻,这么没完没了的下雨,老天爷莫是想将整个地球泡在水中?列车简直就象陷在烂泥中,动弹不得了。四个小时很快过去,列车丝毫没有要开的迹象,又过了四个小时,夜已深沉下来。再过了四个小时,天已大亮。不是说前面塌方,抢险只要四个小时吗?现在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怎么火车还呆在义合站,究竟在这里要停多久呢?

一位女士跳窗坚持步行

       列车在漫长的黑夜原地不动,并没有惊动多少旅客。触动的也只是半夜要到站下车的少数人。大多数人在熟睡。暴风雨的天气,有一点是令人们欣喜的。就是气温不会闷热,绿皮车两边窗子打开,空气对流,真还比较凉爽呢!

       天已大亮,旅客苏醒过来了。

       21日,新的一天开始了。

       苏醒过来的旅客,象发现了亚洲新大陆,开始惊呼起来:天啦,这个车子走了一夜,怎么还没有动呀?还呆在这个叫什么义合的小站?真是倒霉透了。到底要晚点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到阜阳呢?

       苏醒的人们,望着“义合”两个似乎倒霉的词就恼火。有的人昨晚还梦见这趟绿皮车在飞奔,已经到了阜阳呢。梦境中绿皮车变成了飞机,在空中飞呀飞呀,时速在不断飙升:300公里、600公里、900公里……醒来怎么还在义合这个小站?才走了200多公里。

       早晨七点多钟,人们的情绪开始躁动起来。车上有不少乘客是到终点站阜阳下车的,他们是旅客队伍中的“远东军”。车子在这个小站折腾,一个晚上还呆在原地没动,他们心里能不急吗?有些乘客过去一两个站下车,眼看胜利在望,该死的列车就耐着不走了。他们心里同样急。

       列车站外临时停车,铁路规章是有规定的,严禁开边门让旅客下车。也就是说,列车在这个小站不管停车多久,旅客只有呆在车厢里。现在列车严重超员150%,车上乘客能有多少活动空间呢?随着停车时间无限在拖长,旅客情绪越来越激动了。有骂娘的,铁路部门是在搞什么名堂。火车跑得比蜗牛还慢,乘春秋战国时期马车还比这个快呢。有怨这个鬼天气的,那有雨下个不停的呢,下得人心烦。有埋怨自己不走运的,早知道这样,不出门就好了……

       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位从河源上车看上去挺时髦年青的女乘客,虽然没有加入进这支“牢骚大军”中,却单独找到6号车厢列车员:

       “请把这个边门打开好吗?我要从这里下车,这个车不坐了。不去麻城了。我从这里返回河源……”

      “这是一个小站呀,列车是临时停车呀,怎么能开门呢?万一旅客出了事,我们是有责任的呀。没有办法呀,大家只有委屈一下。您多理解呀……”

       列车员只有耐心解释,好言相劝。车门是无任如何不能打开的,这是有规定的……她见找列车员无结果,怏怏返回到自己座位去了。列车员心想,她的工作被她做通了,就忙她的事去了。没想到这位旅客等列车员走远后,使劲将自己坐位边的窗户推到最大,然后迅速通过窗户爬出跳下去。只见她头那么一昂,打着一把红雨伞,风度翩翩就朝车站走去。不少旅客注意到了她,有的还将头伸向窗外,好奇的望着她呢。王车长猛然发现这个情景,真是十万火急的军情了。他不由赶快下车,拦住那位青年女子:

      “对不起,现在是临时停车,旅客是不能擅自跳窗走的。你出了事,我们是有责任的。”

       “车长,挺简单,这个车我不坐了还不行吗?我又不要你退票。我不找你们的麻烦,也希望你们不要找我的麻烦。开边门,你们不敢开,怕违章。我自己跳车下来的,就与你们无关了。这是我的责任……”

       “真的不行的。这个开不得玩笑。你买了票,坐上我们的车,我们就得替你负责。现在到处都在涨水,到处都不通车,你从这里下车,怎么走?你又搭什么车?我问你。”

       “这个你不用管,我步行回河源,走铁路也就是过去两个小站。我是河源人,这一带我熟……”

       王车长身上具有军人的气质,他原是某空军部队师部修理连的钳工,工作非常讲究严谨精细,不能出丝毫差错。眼下自己是列车长,责任心更大了。长途旅行中,这么多旅客方方面面的服务工作,他都要考虑周全,同样来不得半点马虎。河源到义合,约有25公里左右的路程,他根据自己在部队行军速度推算,大约要走五至六个小时。在这个雨天,一个女孩行程几个小时,走这么远的路,沿途会遇到多少不安全的因素呵。当然,从她的角度看,还是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她从河源才上车,列车只过去两个小站,走十多分钟就停了。而且停了整整一个晚上。关键是,现在好久能开车还不知道。她赌气打消原来的出行计划,强行要从这里下车,要步行返回河源,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却触动了铁路安全规章的底线,这种行为他不坚决制止,是他的失职……想到这些,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做通这个女孩的思想工作。于是,他的语气变得亲柔起来,就象哥哥在劝说妹妹:

       “真的不行,天下这么大的雨,一个女孩走这么远的路很不安全。万一出了事,影响可就大了。你买得是到麻城的票,我们有责任安全将你送到麻城。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你出了事铁路脱不了干系,我这个当车长的,恐怕饭碗都保不住了。请你多理解。再说,你可以这样跳窗走,车上有两千多名乘客,他们都学你的样,一个个都跳窗走,怎么办?不就乱套了。而且这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不是我们管理上的因素。前面塌方了,必须要等到险情排除,列车才能通行呀。希望你配合我们的工作,我看你象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一定能够相互理解的。你上了这趟车,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要对每一位乘客负责……眼下,我要对你的安全负责,对你的生命负责……”

       经过这么一番耐心的劝阻,她不再固执,而且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跟着王车长上车了。

抢救宫外孕大出血孕妇

      王车长处理好了这位跳车旅客的事,总算松了口气。类似麻烦事,但愿不要再有发生。窗外雨仍在下,王车长还在巡视车厢,密切关注着旅客的动向。下午318分,副车长曹远洋又向他报告一个紧急情况。他说4号车厢13组下铺,有一名年轻妇女脸色苍白、直冒冷汗,正在大出血。她身旁一名男子急得束手无策,不知该怎么办?

      王车长闻讯赶来,一边通知广播员广播寻医,一边向孕妇的丈夫询问清楚有关情况。原来,这位孕妇旅客姓王,安徽籍人。在惠州打工。她这次是在丈夫的陪同下,回安徽老家去做宫外孕手术。没想到列车受困义合,更倒霉的是,她竟出现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在危。

       情况紧急,她必须赶快到附近医院抢救。然而,车站四面都已被洪水围困,根本走不出去。于是,王车长赶快向段领导汇报,请求上面帮助解决。东莞东客运段刚成立两个月,首届段长胡雄虎很快指示他,办好三件事:一是先将孕妇抬下列车;二是找正在义合站抢险的车务段领导寻求帮助;三是将孕妇想法弄到对面公路,河源市人民医院救护车会在河对面公路上接人。

       “快!把你们的行李收拾好!”王车长朝孕妇的丈夫吩咐道。

       紧接着,王车长安排工作人员帮这对夫妇提上行李,自己亲自背着这名孕妇,冒雨下车奔到义合车站。他找到了当时正在义合站组织抢险的惠州车务段孟段长,孟段长一看情况紧急,二话没说,就派人在附近村民那借来一条小船,又向车站职工借来一辆摩托车,在铁路员工的热心帮助下,终于将这位宫外孕旅客,安全护送到河对面的公路上,河源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已经在那里等待,并快速将她送到医院抢救,保住了她的生命。

       后来,王车长按照这对夫妇留下的手机号码,打电话询问相关情况。对方回复:已经化险为夷,一切平安。不是遇到你们,我老婆怕是救不活了。太感谢铁路上的好心人,将我们旅客当成是自己的亲人。

无水断粮面临严峻考验

       这桩事妥善安置后,王车长返回车厢,开始思考着下一步棋的走向。令人头痛的事还在发生,车上开始断粮断水了。早餐供应过后,中餐完全没戏了。义合这个小站,是不可能有补给的。如果列车往前开就好办,那怕开到前面一个大站龙川,餐车上的食物也好从当地解决。不过,他注意观察了一下,旅客大多数都自备了一些食物与水,没有直接向他们发难。解释一下,旅客都表示理解。列车只要开动就有希望,离开这个小站就有希望。他们与旅客做思想工作,是将目前的困难与列车开动后的希望联系起来的。旅客渴望着列车下的轮子向前滚动,他们心里也在默默祷告,快开车吧。老呆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巴店的小站,我们实在受不了啦。

       列车员其实也有牢骚,也有满肚子委屈。但与旅客不同的是,他们不能将任何负面情绪发泄出来。一旦发泄出来,就是变极放大。引发更多更大的负面情绪,后果将不堪设想。

      晚餐又断供应,不少旅客的情绪激动起来了。列车上怎么不供应饭呢?车子不开动,饭又不供应,活活要将我们在这里饿死呀。

       旅客的牢骚话挺难听,但还得耐着性子向他们解释:快了,快了,列车会开动的。我们跟你们一样,都没有东西吃呵。再坚持一下,再忍受一下……情况我们已经跟上面反映了。上面都知道了。正在想办法解决……

       到了晚上九点左右,1436次列车终于从义合站开动了。不过,它不是向前开,而是往后退。退回到河源站停下。河源市政府在河源站台准备了很多救援物质,隆重迎接着这辆受困受阻饱经磨难的列车。救援物资由副列车长带领安全员、茶水员领取,再由各车厢列车员、联防队员发放到各位旅客手中。每人一瓶矿泉水、一袋面包,当然还送给旅客一个甜甜的微笑。救援物资领取完毕,列车继续后退运行,经惠州站返回东莞东站。是凯旋而归?还是败仗回朝?这个概念很难分清。不少旅客脸上仍荡漾着笑容,有开心的笑,也有苦涩的笑。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列车悠转返回巢。

      列车上广播开始响起,吃了免费面包与水的旅客,开始打足着精神在认真听。看看铁路上又有什么新精神?原来因洪水列车受困,无法再往前开,要求沿线上车旅客到车站办理退票。一些旅客表示理解,下车退票去了。但18号车厢有部分旅客却不愿下车,他们情绪激动,发誓要与这趟列车共存亡。

       我们既然买了票,就坚决不退。火车开不了,我们就呆在车上,停多少天,我们就呆多少天。有面包吃有水渴,我们不饿肚子就行。我们有火车票,你们总不能将我们强行赶下车吧。

      面对这个情况,王车长又与车站客运值班员联系,在车站的协助下,共同来做这批旅客的思想工作。他们只有苦口婆心的劝,人还是要想得通,你们只是搭乘这趟车不顺,并没有受到其它什么损失。铁路部门现在要你们退票,合情合理的,因为车子开不了,只能退票。人总得要讲道理吧。这么大的洪水,多少人遭灾。有些人房子被洪水冲垮了,家具冲走了,一无所有了。还不是要认这个命。他们能站在一个地方,跟老天爷赌气呀。你冲垮了我的房子,天老爷不跟我盖起来,我就不走。人生遇点挫折,不一定是坏事……

       这么劝着劝着,一个个气就消了。有些旅客听着听着,眼睛还亮了。感到铁路上的人真会做思想工作,话里有话,风趣幽默,忍不住还笑了。就这样,18号车厢这部分旅客全部将票退了。

       紧接着,他们集中精力整理卧具,打扫车内卫生。完毕,在站台列队集合,新成立的东莞东客运段领导班子,在段长胡雄虎的带领下,对全体乘务员进行了慰问,并安排了丰盛的晚餐。然后,要全体乘务员回公寓休息待命。

       人们心里不由一紧,回了家还“待”什么“命”?当然,离开餐桌油嘴一抹,也都不好多讲什么。

绕道行山重水复疑无路

  622日,雨仍没有停意。上午,王车长到派班室找有关1436次列车的调度命令,这趟列车今天正常运行。仍是下午4点多钟从东莞东站始发,只是行走的路线变了。列车准备绕道经广深线、京广线、浙赣线到向塘,再走京九线到阜阳。

      按照以往的情况,今天正是他们班组退乘,由对班班组接班。但上级则要求他们连续奋战,继续出乘。有些乘务员想不通,自己辛苦跑了一个班,怎么还要继续跑?眼下,轮到王车长做列车员的思想工作了。一来这是上面的安排,还得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二来他们上一趟因洪水的原因,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列车毕竟没有开到阜阳站。只有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列车员的思想工作,显然比旅客的思想工作好做得多。不用讲多少大道理,就很快思想转过弯,表示愿意服从组织安排。

       这趟列车车内有旅客800多人,大家都知道涨大水,铁路许多线路不通,买票的旅客不算多。列车这么绕道行,避开了洪水区,还算顺畅。只是比原那条线要多走5个多小时。1436次列车经过26个多小时的奔波,于23日晚上1940多分钟到达阜阳站。

      到达阜阳站后,他与客运值班员联系,接到上海客调命令:1436次列车23日停运,在阜阳站待命。当他传达调度命令时,部分乘务员情绪比较激动,感到有一种受骗的感觉。因为,他们在东莞东接到的客调命令是:列车1436次到阜阳,1435次原路返回。王车长见乘务员情绪波动较大,让他们发泄完后,再做她们的工作。

       怎么办呢?我们这么多苦都受过了,大家只有再忍一忍。昨天跟今天的情况不一样,发生了变化。线路上肯定遇到了新的险情,列车才停摆下来……

      经过做工作,乘务员的情绪又稳定下来了。紧接着,王车长又去阜阳生活段公寓联系住房,但客房都满了,大家只有在生活段礼堂,打地铺休息了一个晚上。因这些天他们工作严重超劳,乘务员都很疲惫,大家洗完澡后,很快进入了梦乡……

      624日下午,王车长接到上海局调度命令:1435次列车,18点阜阳开出,经京九线到向塘,再走浙赣线、京广线、广深线到东莞东站。当他向大家传达这个调度命令时,全体乘务员都欢呼跳跃起来。有的女职工都高兴的哭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可以下班回家啦。

       班组有几位家住河源的乘务员,竟激动的抱着王车长说:

      “终于可以回家啦。也不知道家里情况怎么样了?”

       她们的老公都是铁路一线职工,在这特殊的时刻,都不能回去呵。王车长动情的跟她们讲:

       “我也住河源,跟你们的心情一样。但是,我们得服从命令,服从组织的安排。我既然把大家带出来了,就一定要把大家安全的带回家。这是我的责任。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把旅客安全输送到目的地,大家上车去做准备吧。”

      24日下午18点多钟,1435次列车载着700多名旅客,缓缓驶出阜阳车站,又经过27小时的艰难奔波,终于在25日晚上21点多钟,顺利到达东莞东站。

      625日晚上他们回到东莞东后,王车长才听说25日下午,原来那条因洪汛塌方受阻的线路,已经开通恢复通行了。

   他们这一趟中途折返,然后又绕道的出乘,经过了无数艰难险阻,途中有道不尽的酸甜苦辣,跌宕起伏的生活故事,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

       雨一直在下,丝毫没有停意,似乎真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没想到六天六夜过去,他们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5天后,王车长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形象地讲,绿皮车上是流动社会,旅客素质参差不齐,而且社会低层群体居多,加上严重超员,车厢无空调,环境相对较差,诱发许多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第五章:绿皮车上的突发事件

绿皮车上的乘务员,面临着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要有高度的应变能力与妥善处理危机事务的能力。我们从东莞东客运段绿皮车上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可见一斑,乘务员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

勇夺醉汉尖刀

      20111212日,由东莞东始发途经惠州开往合肥的K1030次列车上,7号车厢一名乘客醉酒闹事。他先是不干不净,骂骂咧咧。突然,竟挥舞着尖刀,要刺向另一位旅客。见此情此景,周围旅客不由惊惶失措,四处逃避,引发现场一片混乱。

       列车员武建军第一时间发现危情,他没有犹豫与退缩。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加剧,伤及周围无辜旅客,他奋不顾身地扑向失控男子,夺下其手中的尖刀,成功制服男子,尔后将其转移到餐车,与旅客隔离开来。

       列车长唐果尔闻讯,也赶快奔到7号车厢,安抚现场旅客的情绪。乘警也迅速赶来,控制了现场,无任何人员受伤。

       经初步调查,该男子姓李,28岁,江西赣州人。上车前饮酒过量,导致酒后行为不受控制,险些酿成大祸。后经过乘务人员的悉心照顾和耐心劝解,这名旅客激动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酒醒后,对于自己的行为表示深深的忏悔。

       列车员武建军节骨眼上,为了保护广大旅客,不顾个人生命的安危,勇夺醉汉手中的尖刀,有效制止了一起有可能发生的凶杀案。大家对他见义勇为的行为,都表示敬佩与赞扬。

列车员王智挨打不还手

       20111216日晚上930分左右,K562次列车运行和平至赣州区间时,突然8号车厢旅客一阵骚动。正在连接处清扫卫生的列车员王智,闻声立即赶到现场,原来那位55号座位旅客,龙川上车后一直喋喋不休、自言自语、骂骂咧咧,旁边旅客觉得他精神异常,又用不妥语言刺激了他,该旅客就与指责对方,并与那人推打起来。

       列车员王智赶紧上前进行劝阻,谁知该名旅客情绪失控,抡起拳头朝王智打了两拳,打的王智踉跄退了好几步。王智没有还手,也没有指责他,等旁边的旅客疏散后,及时将情况报告列车长。

       列车长知悉情况后,感到这位精神失常的人,应该与其他旅客隔离开来。为避免伤及影响其他旅客,于是将他请到餐车安排一重点座位。他在那儿呆呆坐了好一阵,情绪逐渐安静下来。为了进一步稳定他的情绪,挨了他两拳打的列车员王智,不计前嫌为他送来了热饭菜。吃过饭后,他就老老实实呆在那里,再也没有哼一声……

       1217日上午1110分,列车正点到达终点站阜阳。王智又配合车长,将这位精神病患者,交给了阜阳车站工作人员,由这边与他的家人取得联系。

       事后,别人问列车员王智,挨了他两拳打,当时怎么不还手呢?王智淡淡一笑,大度的这样回答:

       “他精神异常,一个人没有亲人照顾也可怜,我们搞服务的就把他当亲人吧。亲人有病打了你,你会还手吗?”

列车晚点火炉城

       2013712日,东合一组值乘的K1029次绿皮车,硬座超员50%,车上有旅客2100人。运行至南昌西站,临时停车近1个半小时。太阳还没落山,七月炎炎似火,车内温度高达45℃。

      南昌是中国四大火炉城市之一,绿皮车上没有空调,列车停摆在烈日下,闷在车厢里的人们可想而知。然而,列车在运行途中的临时停车,铁路安全规程上有规定,是严禁旅客下车的。停车半个小时后,车厢部分旅客情绪开始激动起来,有的旅客吵闹着,大声向列车员质问:火车什么时候开呀,人热得受不了啦。个别旅客甚至拿消防锤,要敲碎车窗玻璃。有的还要抢夺乘务人员的车门钥匙,要求开门下车乘凉。关键时刻,所有乘务员紧急行动起来,一方面及时制止旅客因情绪激动的越轨行为,另一方面赶快向旅客免费发“十滴水”等防暑降温应急药物,不时给旅客送上“降温”茶,同时进行耐心的解释与安抚,从而逐渐熄灭旅客心里烦躁的怒火。

       晚上八点钟,列车终于缓缓启动了。在列车临时停车的90分钟里,列车乘务员用耐心的解释与周照的服务,最终赢得了广大旅客的理解。及时化解了矛盾,列车安全到达终点站。

上铺有人摔下来

       在绿皮车上,什么稀奇古怪的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原东莞东到阜阳的1436/1435次一组副车长朱文勇,就遇到过旅客从卧铺车厢上铺摔下来的突发事。

       那是一个寒冬,一位台湾旅客手提着密码箱上车,当时票非常紧张,他能够买到一张上铺票就很不错了。那只密码箱他没有放在行李架上,而是伴随着他放在上铺,显然里面有非常贵重的东西。密码箱放在身边,他仍一个晚上没有睡觉,就坐在床上看护着这只密码箱。到天大亮的时分,实在支持不住了,坐在那儿想迷糊一会,不小心就从上面摔下来了。而且是头落地,流了很多血。

       朱车长他们闻讯,赶快与他作了紧急处理,并将他就近车站移交下去,还联系好了救护车。医生说,这个旅客如果晚送来十分钟,就会因失血过多救不活了。经过几天的治疗,台湾旅客逐渐恢复了健康。谁知他康复后,不仅不感谢热心救护他的列车员,还准备与打铁路打一场官司。讲他从上铺摔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列车上的防护设施不好。他还请了律师,律师经过详细了解情况后,感到他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官司必败。这么多上铺旅客都没有摔下来,怎么独他摔下来了?而且当时列车运行正常,并没有遇到紧急刹车。除他自身的原因外,不存在别的因素促使他从上面摔下来。经律师的解释开导,他最终放弃了这场官司。

处理飞来击石

      20077月的一天,列车长许文还在跑东莞东至阜阳的1435/1436次列车时,有件往事对他印象很深。当时天气非常炎热,旅客将车厢窗户开到了最大。列车奔驰呼啸经过江西吉安站,与一辆迎面开来的货车相会。由于两辆列车都在全速运行,交会擦过的那一瞬间,车速显得格外快。这时,一位靠车窗坐年约三十多岁的乘客,突然弹跳起身。他说被一颗飞石击中,只见他右手臂,出现一个蚕豆大的洞,鲜血直流!他用手掌按住伤口处,痛疼难忍。许车长闻讯赶到现场,首先与他进行救治,对他的伤口消毒止血处理并敷上药。然后便与车上乘警一道,开始分析调查,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意外情况?飞石来自何方?等。经过现场了解察看,他们认为不存在是车下飞石击伤这位旅客。因为当时两车交会,旅客坐在靠列车交会这边,如果下面有人石击列车,会被这辆货车档住,飞石不可能平行抛进到客车厢。只剩下一种可能,即货车上掉下的东西。

       经过仔细分析,基本确定是列车交会时的惯性风,将一块煤碴卷下击伤旅客,那是一辆拉煤的货车。受伤的旅客认为判断正确,不知这事该怎么办?许车长于是向吉安和赣州两发了旅客意外伤害的电报,同时还加发给东莞东客运段和集团客运处、客调、安监室等,严格按照铁路规章办,认真妥善处理了此事。

智抓小偷

       2001年早春的一天,列车长许文正在跑东莞东至阜阳的1435/1436次列车。那时他还是列车员。列车经过南昌附近向塘站车速不快,当时限速45公里。突然,一位年约40岁,身高约1.65左右的男性旅客,惊惶失措的向他反映,自己的贵重东西不见了。见此情景,他要这位旅客不要慌张,赶快去向乘警报案。乘警在餐车。借旅客向乘警报案之机,他便暗暗观察四周的动静。列车运行速度这么慢,小偷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开溜。他的判断没错,有几个不三不四的年青人来到车门边,并用他们掌握的铁路专用钥匙,悄悄将车门打开,一个一个开始往下跳车,赶快溜之大吉。

      他没想到这是团伙作案,车上竟有一帮小偷。他们身上都带着刀,如果这会他猛然去制止,小偷一定会狗急跳墙反扑,他一个人显然斗不过这么多人,弄不好会有生命危险。他便暗暗观察动静等待时机,等最后一个小偷要跳车时,赶快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抓住他的头发,将这个小偷揪上车来……后来,他将小偷扭送进餐车,乘警经过他的口供,将这个案子最终破了。              

“武疯子”

       200310月,邹志清开始跑东莞东至阜阳1436/1435次绿皮车,当过茶水员、列车员、安全员,2006年至今为副列车长。他在绿皮车上十多个春秋,遇到过五花八门的事,有些突发事件,是他没有想到的……

      车上精神病人患者不少,见得多了,他就将神经病人归于两大类:“武疯子”与“文疯子”。这个挺好理解,所谓“武疯子”就是情绪异常暴躁,砸物打人的。“文疯子”就是眼神怪异,沉默寡言或自言自语的。

       1997年的一天,他遇到过一个年青的“武疯子”,将护送他回家的父亲打得鼻青脸肿。此人年约二十三四岁,正是年青力壮的时候。一般人根本拢不到得边,但不制服他又不行,他父亲有可能会被他这样活活打死。邹志清有两下子,赶快上前抱住他,在他一个关节处顶了两下,他就老实了。

       他暗暗盯着这个“武疯子”,不让他再发作,一直到他们下车……

       还有一次,也是在他们车遇到一个“武疯子”见人就打,并且将吃饭的盘子从窗户全部抛掉。监护他的一个是退伍兵,另一个是保安。他就责怪他们,怎么不控制住他呢?你们两个都还算是军人?他们也有苦衷,讲这个“武疯子”爆发力太大,他发作起来,他们两个人真还控制不住。他就悄悄上前,突然在他那个关节处顶了两下,这个“武疯子”又老实了……

旅客暴病身亡

       邹志清还清楚的记得,2009年暑运,那天南昌上车的旅客特别多。有一位长得悟高悟大的旅客,给他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那个旅客当时坐在9号车厢。列车从南昌发车约五分多钟,一位列车员就跑来告诉他,有个旅客病了。已经倒在地下了。他赶快跑过去。在10号车厢,果真有一个身个魁悟的旅客,扑倒在过道地板上。旅客都不敢动他,他过去小心翼翼将他板过来,见他脸都已呈紫色。这位旅客年纪大概50岁左右。邹志清跑了这么多年的车,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摸了一下他的鼻子,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呼吸。但他还是与他做压胸人工呼吸,怕自己判断不准,万一还能抢救过来呢。并且将窗户打开,让车厢内空气流通。同时赶快临时要点,还找了几位旅客作旁证人。交下去后,120急救车也来了。医生一看,确诊这个人已经死了。而且查到是患急性心脏病。

       由于旅客旁证材料做得好,死者亲人本来想找铁路麻烦,后来了解到实情后,也没什么可讲了。

    绿皮车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确实太多太多,让人防不胜防。因此,他们每次出乘,都形象的称为“出诊”。他们既是列车员,又还要扮演着“消防员”与“救护员”的作用。恰似高超的艺术家,要用自己机敏的应变能力,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

在东莞东客运段的绿皮车时代,团员青年的贡献不可忽略。在那特殊的环境中,发挥了较好青年先锋队的作用。青年人充满朝气,敢想敢干,雷厉风行,谱写了一曲奋进之歌……

第六章:青年先锋队在行动

合阜车队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是明显的,在当时树立起一面榜样的旗帜。青年先锋队在行动,形成那个特殊年代的一支独秀。2010年被段评为“优秀团支部”和广铁集团“五四红旗团支部”;2012年又荣获全路“五四红旗团支部”。

营造团支部文化

      合阜车队当时有职工278人,其中女职工158人,男职工120人,党员13人,团员75人。担当东莞东至合肥的K1030/K1029次和东莞东至阜阳的1435/1436次旅客列车的乘务工作。团支部作为是党的后备军,青年的先锋队,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氛围,会形成死水一潭的格局。

      营造团支部文化,他们首先从铸牢团员青年的核心理念入手,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文化精神,铸牢“内树正气、外塑形象、从严管理”的理念和“端正工作态度,注重服务细节”的服务意识,让“一切为了旅客”、“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内化为每一名团员青年的自觉行动。

树标塑形  苦练本领  肖庆云摄

      在经常性开展五四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他们把铁路职工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培养团员青年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政治素质的重要课题。当时,K1030/1029次、1435/1436次两趟列车,要运行20多个小时,以及穿越南北地区5个省份。团支部针对团员青年心理和生理都需要承受巨大压力的实际情况,用“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引导,激发他们增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气魄,锤炼“缺氧不缺精神”的意志,始终让车队充满着正能量。

       团支部还及时掌握青工的思想动态和兴趣爱好,主动研究青工的文化走向,把教育引导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针对青年特点,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他们,用健康高雅的内容充实他们,用独到深刻的内涵凝聚他们,为车队文化建设不断注入青春力量。他们建立起车队青年书屋,积极开展青年读书活动和文艺晚会、篮球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当时绿皮车团支部组织的篮球队,恰如横空出世,打遍全段无敌手,每次参加段篮球比赛都是冠军。

       原合阜车队团支部书记温良锋深情回忆道:“那时为了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我们还分别组建了体育、摄影、烹饪、文艺、书法、绘画、舞蹈、自行车等八个兴趣小组。全部由职工自愿参与,最成功的当属烹饪。每周住在东莞不回家的青工凑在一起‘打平伙’,一人一个拿手菜。往往一顿饭,我们可以吃到来自潮汕、上海、四川、湖南等地的美味佳肴。既吃得开心,又品得放心。大家集中在,融洽了感情,安全又有保障。于公于私,一举多得,不亦乐乎。”

健康之美——肖庆云摄

     由于合阜车队年轻人居多,段团委书记张胜刚、副书记周胤龙,对团支部的工作非常的关照。不仅给予财力物力支持,还经常四处奔走联系活动。当时每个班组每年都会搞一至两次大型户外活动,搞得最多的是到海边去玩,放松心情,收获喜悦。吃吃海鲜,下海游游泳。于是,一改工作中那种严肃紧张的氛围,没有上下级,不叫职务,大家谈笑风生。女孩子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尽可能展现自己幽默风趣的一面。大伙把平时工作中积怨的负面东西,全部抛进大海中去啦。

       的确,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共青团文化氛围,又推进了车队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那特殊时期,对鼓励员工的士气,激发团员青年的正能量,发挥了无可代替的巨大作用。

发挥突击队作用

       合阜车队团支部在那“绿皮车时代”,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尤其是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这支青年突击队更是冲锋在前,敢于担当,勇于付出,乐于奉献。

       2013923日,台风“天兔”突袭南方地区,造成列车大面积晚点。担当K561次乘务工作东阜一组,在赣州至龙川区间被困多达15个小时。于是,东阜一组马上组成“团员突击队”,克服重重困难做好列车安抚工作,用列车工作人员过硬的心里素质和表现,稳定了旅客的情绪……

       922日夜幕降临,广东汕尾至惠州西北走向,正被“天兔”台风肆虐。K561次列车23日凌晨1:00停于赣州站,团员列车长赖日升接到车站值班员通知:列车在赣州待避,开点未知。

       夜已深沉,旅客都进入梦乡。赖车长考虑到有将近1400名旅客滞留在车上,面临着用水、用餐两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想到这些,他马上组织车上的团员青年,具体分工及做好防范准备,并联系赣州站值班员给K561次做好二、三次上水工作。

       凌晨四点,副车长邹志清(青年骨干)见餐料所剩无几,他心急如焚。于是,急匆匆的走去向车站值班员了解情况,当得知列车还没有这么快开车,便立即组织餐车炊事员吴晓辉、龙新烨以及乘务员中的团员突击队康勇、朱海莲、赵露、谢雍等一行,冒着大雨,打着雨伞,直奔赣州火车站家属区菜市场去买菜。当时由于受“天兔”台风的影响,赣州站停靠的列车多,菜市场早已门庭若市。经过邹车长一行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才买到50后猪肉、50斤青瓜、50斤西红柿、100斤青菜和10板鸡蛋。当团员青年将这些菜通过三轮自行车运到站台来时,天已大亮,将近早晨七点钟。一个个衣服被雨水淋得湿透,但他们却毫无怨言,迅速换了衣服,又回到自己工作岗位上……

       旅客一觉醒来,见列车还停在赣州站,人们情绪激动,很快骚动起来,要铁路部门给个说法。列车长赖日升巡视全列车后,对旅客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释。因为是不可抗拒的天灾,才造成列车大面积晚点,并通过列车广播致歉,旅客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

百花齐放——东莞东客运段餐车折花培训——肖庆云摄

      早晨约九点钟,硬座1415号车厢,旅客又烦躁起来了。嫌列车空气不好,要下站台活动一下。由于站台还停有其他列车,为避免混乱,列车长赖日升经向段派班室请示,并和车站值班员做好联系后,放旅客下站台活动十分钟,平息了旅客新一轮的躁动。

       12:30分,列车终于开动了。餐车工作人员在一片忙碌之中,在为保证列车上1400人能吃好饭精工细做,让因台风受阻的旅客吃上可口的饭菜……

       21:30分,当列车到达东莞东站时,车队长賀中华和副队长杨剑,一起慰问了东阜一组的所有乘务员,并对团员青年在这次抗击台风中的突出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与赞扬。

       就这样,这支不可多得的青年先锋队,一直活跃在安全生产的最前线。在那个绿皮车特殊年代,合阜车队团支部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谱写了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

在绿皮车时代,还会发生一些人们意料之外的事?譬如,凭票上车,乘车买票。这个简朴的道理,估计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明白。然而,就有那么一帮素质比较低的人,以“逃票”为荣,搭“溜车”为喜,想方设法混进车站挤上车,最终逃票溜之大吉……列车开动后,他们最害怕不希望就是列车员查票,也极不情愿自己掏钱补票,这是绿皮车时代特有的一种怪现象…… 

第七章:绿皮车查票遇阻记

在查堵无票旅客的进程中,列车乘务员有时会遭到前所未有的阻力,给他们开展工作产生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遇到再大的阻力,也要迎难而上,不能让国家的利益蒙受损失,用他们的敬业精神,谱写出一曲正义之歌。

十四名逃票旅客

       2009225日,那是春运结束后,当1436次行驶在龙川至赣州区间时,合阜车队阜二组在查票中。突然,列车值班员汪凯接到17号车厢乘务员刘莹短信,称其车厢有14名持东莞东至赣州车票的旅客,需越站到阜南站。汪凯将这个情况向车长许文作了汇报,许车长吩咐汪凯到17号车厢,为旅客办理补票手续。

      汪凯赶到该车厢,看到列车员刘莹和汪帆,在85号座位跟旅客解释着什么。经了解后,原来这里14名旅客占用原座位,不肯让位给赣州上车对号入座的旅客。

       这怎么行呢?虽然有票,但现在你们已经坐过站,往后的站车票已经失效了。人家是从车站买了票进站上车,对号入座的。你现在这个座位,就是这位旅客的了。值班员汪凯耐心做他们的工作,一方面要他让座,这个座位已经是别人的,他不能再坐到这里。另外,要这14位坐过站的旅客补票,补到他们实到那个站下。

      “我们有票,还补什么票?你们查无票旅客去。”

       “走,查无票旅客去!看到你们穿制服的人就心烦!”

       “我们的票到那个站都是有效的,不存在失效的问题。”

       “要我们补票可以,你们能摘下几个天上的星星给我们吗?”

       “哈哈哈!……”

       14名旅客听说补票,一边胡言乱语,一边开始起哄。

       补票补个X!不补票你们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呸!

       接下来,他们还谩骂与吐口水,借机围攻三名列车员。

矮个子暗中策划

      14名旅客都是年青人,一看他们就象街头的混混。其中那个矮个子还暗中策划,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要他们动手。几年青年人马上动起手来,一阵乱拳挥起,打在几位列车员的肩上和背部,车厢秩序混乱起来。四周旅客见这个势头,都怕惹祸上身,敢怒不敢言。值班员汪凯见情况失控,带领乘务员退到乘务间,立即给当班车长许文打电话汇报。许车长得知情况后,马上和乘警火速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当了解到几位列车员,始终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时,对他们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表示敬佩。

    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必须冷静头脑处理此事。因为不是一两个旅客闹事,而是有十多个人。看上去这帮青年,就是社会上烂仔型的人。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车长与乘警,当班的乘警只有一个人。车长不可能将所有的列车员都叫来,对付这帮人。只能保持着高度克制,与他们做劝解工作,动员他们补多乘站的票。他们则只想将事件闹大,根本就不听劝解。不过,他们见自己占了上峰,那几个列车员被他们打走了。赶来救援的车长与乘警,势单力薄,奈何不了他们。语言都比较平和,一直在劝解。他们见没有什么由头闹起来,也就不再哼声,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矛盾突然激化

       列车仍在朝前驶去,有一个原则的棘手问题,仍在困扰着他们。那一帮人究竟还要不要他们补票?他们显然是不愿意补票,而且想闹事。不是一两个人,有十多个人。而车上警力有限,当班的只有一个人。他们闹起事来,车厢秩序就会大乱,万一局势控制不了,怎么办?那么,不管他们,让他们无票多坐几个站,当然你好我好,国家受损失。开了这个头,他们以后都这么结伴,集体逃票怎么办?许车长认为,还是要动员他们补票,不敢去碰他们,等于就是在向邪恶势力低头。

       于是,从兴国站开车后,值班车长许文带领乘务员和乘警,再次跟那帮旅客做工作,要求他们合理进行补票。这帮人借着他们人多势众,又开始无理起哄,声称身上无钱,拒绝补票。

       “补票?我们身上没有洋子怎么补?”

      “你们铁路上赚这么多钱,放我们一马,怎么就不行呢?非要我们补票?”

       他们的语气,明显又有些火了。

      “坐火车那有不买票的?正如到饭馆去吃饭,你不付钱行吗?”

       “补吧。这是绿皮车,票价又不贵。一张票也就几十块钱……”

       乘务员继续耐心与他们做工作。还是想心平气和动员他们将票补了。坐车买票,这个本来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呀。怎么现在变成列车员来求旅客了呢?

       “补补补!补个鸡巴!”

       那个年青人情绪又激动起来。

       “给他们点颜色看!打!”

       又是那个矮个子人煽风点火。这帮想闹事的青年人就跳跃过来,一阵乱拳朝他们打来。乘警曾志平嘴都被打得流血了。许车长见事态已完全无法控制,赶快带领工作人员退到隔壁车厢,并立即向车队、段派班室、客调汇报情况。后来,接到客调指示:由乘警向吉安车站派出所请求救援,对这批旅客交站处理。

交站还剩两旅客

       许文马上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乘警向吉安车站派出所通报了车上发生的情况,请求他们协助,这批旅客将交站处理。吉安车站派出所非常重视,表示会抽足够的警力,将这桩扰乱列车秩序的事处理好。但这里离吉安站还有一段距离,在这个运行的区间,为了防止发生意外,确保他们自身的安全,许车长又冒险带领领乘务员,进入17号车厢并锁闭门窗。

       列车终于到达吉安车站,车站派出所民警和客运人员过来,将那12名旅客请下了车。还有两位旅客,不管列车工作人员怎样劝,死活就是不愿下车。这里停站时间不长,为了不耽误列车运行,只好将他们留在车上。列车从吉安开车后,两名旅客情绪异常激动、烦躁。许车长一边与他们解释工作,一边派车班骨干刘森标和谢仕发俩轮流盯控,并从餐车为他俩送上热腾的汤面。他们的情绪有所缓解,并逐渐稳定。

       列车到达阜南站后,许文将这两旅客和编好的客运记录,交给了阜南车站处理。事情总算得到了圆满解决。一路上,乘务员用委屈和隐忍,换来列车运行的稳定局面。

有钱逃票的旅客

       199853日,是列车长曾祥永开始跑东阜绿皮车的第一天,也遇到一位有钱逃票的旅客……

      那天,他们查到一个没有买票的旅客,那是一位中年妇女,一脸茫然望着列车员。

      “你没有买票,请补票。你到哪下车,就补到那里的票。”他们耐心跟她说。

       “我没钱。”她眼睛望着窗外,死死咬住这三个字。

      “坐车买票,这是常理。你坐公共汽车,能不买票吗?你看列车现在超员这么多,你能挤上车就很不错了。坐车应该掏钱买票呀,这个理你应该懂。”

       “我没钱……”

       “没钱那就别坐车。硬是这样坚持不补票,我们只有到一个站把你交出去。前面车站也同样会要你补票,不会让你无票乘车。”

      他们无法做通她的工作,只能这样了。曾祥永第一天上班,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对这位妇人动了恻隐之心。他跑的是435/436次,从常平东站开往安徽阜阳的车,那时还没有“K”字头。京九钱经过安徽,那是最穷的地方。他看到当时铁路两旁,许多民房都是草棚。简直有点象电影抗日战争时期的镜头,显得贫穷凄凉。

      其余几个列车员继续往前查票去了。他们不可能在某个旅客身上耽误太多的时候。曾祥永看管这节车厢,就想再去做她的工作,让她补个票算了。车子快进站了。真的将她交下去,没到目的地也不好。

       “你还是补张票算了。不要再这样固执了。我们将你交给前面这个站,车站仍然会要你补票。而且你今天回不去了,今天没有车了。你在那个小站要呆一晚上,住宿还是要花费……”

       “我没钱。”

       她眼睛继续望着窗外,仍然吐出这三个字。

      “要么这样,你身上究竟还有好多钱?如果钱不够,我跟你垫一点。我劝你还是补张票算了,等下将你交下去,你真的很麻烦,你就回不了家……”

      “不要你凑钱,我有钱。补就补!”

       这位妇人看来已经想通了。这张票不补,真的难过关。但她又极不情愿补这张票,既然决定要补票,她反而变得怒气冲冲了。好象要她补票,还是铁路上的无理行为。只见她解开衣扣,一把将胸罩扯下来,将曾祥永吓了一大跳,不知道她是要发什么神经:

       “你看,这就是钱!”

    她的胸罩里面,卷着厚厚一叠票子,别说是一张票,补十张票的钱也够了。这下,反而使曾祥永傻眼了。原来她不穷,有钱呵。有钱人,怎么坐火车不买票呢?没想到,真还有这样低素质的人……

 的确,绿皮车时代,许多尘封的往事,细细掀开,值得回味与珍惜;不少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催人奋进与激动,释放着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因为那是磨炼人们革命意志,培养敬业精神,铸造奋发向上魂魄的地方。我们不妨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到那“绿色的熔炉”中去,感受那种氛围,体验那种生活,细心品味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