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自由谈|照片里的:大世界与小乾坤

 长朋 2020-04-13

航拍泡桐树

遥かなる西安 From 我看见 04:56

Ps: 本篇文章,起源于学员微信群里的一次讨论,对于拍摄花花草草,是不是有内容的大片,我聊一些个人看法。

大片,是网络上对好照片的评价中,使用最多的描述之一。摄影爱好者群体中,也常常用大片的多少,来衡量技术的高低。

我常常想:什么是大片,大片的标准是什么? 

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大家共识的标准。每个人对大片的认知,说的都是自己的眼界与感受。


乐花乐草的学员:liao敏

这张小品花草图,最有意思的是水中花的倒影,和鱼儿融合在一起,有了庄子鱼游之乐的意味,让整个照片多了耐人寻味的空间。构图上利用色彩的层次感,上下很平衡。

关注技术的人,会欣赏技术含量高,视觉效果好的照片;关注社会人文的人,会更在意照片的内容与意义;喜欢花花草草的人,拍一朵花开,就是他们的大片。

乐山乐水的学员:芳芳

我赞同这张图的色彩处理方式,她并没有为追求抢眼而加重色彩,淡淡的,反而符合画面传递的情绪。如果色彩太浓郁,会让画面少了些许朦胧感,很多意境把握在于浓淡转换之间。

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摄影呈现方式。

十年前,我觉得星辰大海是大片;五年前,我觉得山水园林是大片;现在,我觉得平实的乡村农田也有大片。

这十年来的变化,不仅是摄影技术,还有我看世界的角度。每个人用相机表达的,是自己的心向往之,是需要被尊重且坚守的。

我在摄影课堂上,讲评学员照片时,很少使用大片这个词。执着与喜欢,没办法用大与小去衡量。

关注人文的学生作品:鹿人

生活中有很多的场景,转瞬即逝。能看见记录的,需要人的内心情感是丰富的。如果故事够明确,内容够饱满,画质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在唐诗宋词里,常常最被人引用的不是壮怀激烈的满江红,而是那些看起来小巧精致的句子。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再或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小巧精致的句子中,照见了千百年来很多人的日常点滴与情感。

关注人文的学生作品:鹿人

对这张照片,最重要的细节,就是手了,那动作本身就是语言。细节,有时不是在说技术,而是在说表达。

一位从事摄影编辑的朋友说:这两年摄影热度不如以前火了。我倒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大家回归理性了。静水才能深流,喜欢的会继续坚持,深度体验更多,也会看见更多。

摄影、养花、绘画,都是呈现自己的方式。只是我遇见你时,刚好你举起了相机,他则拿起了画笔。

附:引起这篇文章的聊天记录,这位学员说得很好,与大家共勉。

图文作者:郑波@细草穿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