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急救同意书是告知医护人员在病人心跳停止时,不要执行心肺复苏术(CPR)以及其它医疗措施。美国研究显示,有23%签署了DNR的人在手术后30天内死亡;没有签署DNR的人则只有8%。此外,签署DNR的人也比较容易有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比较长。 虽然DNR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预期术后的进展较差,但这篇研究也提出质疑,DNR是否会改变医生和护士治疗病人的方法。史丹佛医学院的Clarence Braddock医师表示,如果我是病人,这篇研究会让我担心若是签了DNR,是否会导致积极的治疗减少。 这篇刊载于外科学志(Archives of Surgery)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有签署DNR的4,128位成人和4,128位没有签DNR、年龄相仿、做相同手术的成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将近四分之一签署DNR的人在术后30天内死掉,比没有签署DNR的人多了一倍多。 大部分(63%)签署DNR的患者是做非紧急性的手术,但不管手术的急迫性如何,在手术不久后过世的机率仍高了一倍。耶鲁大学的Sanziana Roman医师认为,即使排除掉原先病情可能比较严重的因素,DNR仍是死亡的风险之一。 但是Braddock医师认为,有些医护人员会把签署DNR者的意图再扩大,之前的研究也显示,签署DNR会下意识地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例如检验项目较少、较不常巡房等。他不相信大多数的患者会了解,签署DNR会造成较松散的医疗照顾。 所以,患者不仅要跟医生讨论DNR的状况,也要讨论治疗和护理目标的大方向,让医生了解患者的意愿,患者也能更了解会发生的风险与结果。 Roman医师认为,如果患者说「若是我的心跳停止,我不希望它重新跳动。」就很清楚,但如果他们说一些象是「我不想要你用激烈的方式」这种话,那激烈的方式是什么意思?他觉得比较模糊。 有些专家也表示,若是将研究结果曲解为签署DNR的每个人术后的预后都会比较差,那就错了。华盛顿大学的J. Randall Curtis认为,对于决定要签署DNR的患者来说,这篇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明显减少,不是代表不值得动手术,而是要明白,风险比身体较健康的人高。 近几年要求签署DNR的人数不断增加,其中有高达15%的人接受手术。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或年长者会表示,不希望做任何急救,他只想达到他可以接受的目标。 资料来源:http://www./webmd/chinese_t.asp?page=1&who=091e9c5e807bbb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