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脏腑病辨证施治方例(六) 六、胃的论治
1、 胃的病证有胃热、胃寒、胃实、胃虚的不同,但四者常可错综互见。胃寒的易伤阳气,胃热的可以耗损胃阴。 (一)、胃热:胃脘阵痛,痛势急迫,心中烦热,嘈杂易饥,吞酸,呕吐,或食入即吐,甚则呕血,口渴喜冷饮,口臭,牙龈肿痛糜烂,便秘,苔黄,脉数。多见于急性胃炎、上呼吸道出血、糖尿病、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举例】清胃散加减。药如:黄连、山栀、黄芩、大黄、芦根、石膏、知母等。
(一) 【治法】温胃散寒。 【方药举例】温胃饮加减。药如:附子、干姜、吴萸、高良姜、沉香等。
(二)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减。药如:六曲、山楂、枳壳、莱菔子、半夏、陈皮、厚朴等。
(三)
(1) 【治法】温胃建中。 【方药举例】黄芪建中汤加减。药如:黄芪、桂枝、白芍、灸甘草、生姜、大枣等。
(2) 【治法】滋养胃阴。 【方药举例】沙参麦冬汤加减。药如:沙参、麦冬、玉竹、川石斛、白芍、甘草等。
(四)
(1)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举例】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如:广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灸甘草、半夏、陈皮等。
(2)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举例】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药如: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萸、黄连、川楝子、半夏、香附、煅瓦楞子等。 【方药举例】附子、肉桂、干姜、肉豆蔻、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鹿角片等。
(2)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举例】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减。药如: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白术、陈皮、防风等。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9.实用偏方秘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