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五行——阴阳阴阳,属于我国古代哲学范...

 一路行ni43ydpa 2020-04-13
阴阳五行——阴阳

阴阳,属于我国古代哲学范畴。阴阳的最初意义是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为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反正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如《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其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因此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也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和黑夜,气候晴朗和阴雨、炎热和寒冷、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等等。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质世界是无穷变化的。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以天地来说,则天为阳、地为阴。由于天气轻清故而属阳,地气重浊故而属阴;
以水火而言,则水性寒而润下为阴,火性热而向上为阳;
以动静而言,则是动者为阳,静者为阴;由于阴主静,故而相对静止的事物属阴;阳主动,故而剧烈运动的事物属阳。
以物质的运动变化来说,则是阳化气,阴成形。指的就是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时属于阳的功能,而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属于阴的功能。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是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

任何事物,虽然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区别,但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两者不是相互关联的,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也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也就是说,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例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所以说,阴阳之中仍有阴阳可分,这就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由此可见,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件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故而《素问 · 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阴阳的独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