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们早在1937年就从鸡的身上首次分离出冠状病毒,但是83年过去后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在全球大流行后,人们才真正领略到由于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对于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 到目前为止,人类业已发现了7种能够感染人类并产生明显临床反应的冠状病毒。 首先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研究人员陆续发现的HCoV-229E、HCoV-OC43、HCoV-NL63和HCoV-HKU1这4种冠状病毒,它们通常也会在人身上引发流感类临床症状,但是由于这4种冠状病毒的病原性较低,感染人群中通常只有10%-15%的人会发病,即使是爆发期,感染者的发病率也不会超过35%,而且大多属于轻症患者,不会引发严重疾病,只有少数免疫力差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冠状病毒开始重新引起人们关注主要是由于2003年在中国爆发的SARS-CoV疫情和2012年开始在沙特阿拉伯爆发的MERS-CoV疫情,虽然这两次疫情由于其明显高于常见传染病的病死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其并未在全球广泛流行,因而人们对冠状病毒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都不够。 直到2019年底,新冠状病毒在中国武汉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危害后,人们才沉痛地发现,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完全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充分。 表1给出了本世纪3次冠状病毒疫情的危害程度对比分析结果。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比SARS和MERS疫情高出2-3个数量级的超大级别疫情。截止到4月9日24时,全球确诊的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53.7万人,未来大幅度超越2009年H1N1疫情确诊人数130万人规模已成定局,而且截止到4月9日24时,全球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9万人的水平,是H1N1疫情死亡人数1.81万人的5倍。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新冠肺炎疫情绝不是海外媒体广泛定义的大号流感疫情所能比拟的,也不是轻症患者靠在家自我隔离就能挺得过去的,而是一种超大级别的SARS疫情。 有一句名言说的非常到位:“认知决定着你行动的方向,认知的深度,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和投入的力度。”从2019年底至今近4个月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各国对待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和所采取的行动,充分地验证了这句名言的历史价值。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和海外政府及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过程: 中国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认识过程: (幸运的是武汉疫情刚刚进入爆发阶段初期就及时地采取了强制性封城策略,这对于中国乃至于全球的疫情控制极其重要) 海外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普遍认识过程: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各国的政府及民众,对于新冠病毒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都需要一个过程。相比发展迅猛的疫情,人们的认识通常都是滞后的,所采取的防疫策略大多也是被动的,所以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各国相互攻击的目标和理由。 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对于稍纵即逝的控制疫情的机会,错过的代价无疑是极其沉重的。所以,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到目前阶段,我们有必要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以欧洲为标的,更深入地了解一下此次欧洲疫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一些规律,期望对欧洲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好地认识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有所裨益。 1.欧洲疫情的传播速度有多快? 我们首先将欧洲的疫情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潜伏期: 确诊人数1-99(人) ★★爆发期: 确诊人数100-9999(人),也可以进一步细分成100-999(人)和1000-9999(人)两个阶段 ★★★扩散期: 确诊人数100000-99999(人),或进一步分期100000-199999(人) 选取目前欧洲确诊人数超过10000人的10个国家,每个阶段的计算如表2所示。 从表2的计算结果中可见: ● 欧洲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潜伏期明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像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和比利时这样的潜伏期长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平均潜伏期大约为5周(33天),另外一类是像荷兰、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这样的潜伏期短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潜伏期平均只有1.5周(11天),这种现象目前还难以找到合理解释的依据。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潜伏期长的国家,其疫情在潜伏期的发展视乎异常缓慢,确诊人数少而周期长,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麻痹性,非常容易使决策者和民众放松警惕。 ● 不论潜伏期长还是短的国家,进入爆发期后,其迅猛增长的速度和周期都是一样的,爆发期内确诊人数增长100倍的周期大约不到3周(20天),往往令人猝不及防。事实上,在疫情进入爆发期前后采取断然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控制疫情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国家都错失了这个机会。 ● 当疫情进入大规模扩散阶段后,确诊人数再次增长10倍的时间也只有不到3周(20天),20天内确诊人数就会进一步突破10万人大关,这是个往往令人绝望但又非常无情的数字,尽管后面感染并被确诊人数的增速会逐步下降,但是大规模疫情扩散的状况已经无法避免。 2.欧洲疫情的严重性比得上SARS吗? 形成拐点的主要判据为: ● 震荡幅度逐步衰减 ● 连续不少于5日增幅不超过5% ● 曲线穿越0轴进入负增长区域 ● 连续不少于3日负增长 ● 每次反弹不超过3日,且不超过前期高点 主要结论: 1.此次横扫欧洲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超大级别的SARS疫情。它对欧洲的影响范围之广,影响力度之深,流行速度之快,都是其它同类型流行性传染病所无法比拟的,应该说欧洲目前正在面临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公共卫生危机,而且疫情所带来的后续影响也必将是长期和深远的。 2.虽然整个欧洲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应对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疫情,在疫情预警、应对策略、应对措施和应急反应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欧洲各国政府和民众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3.欧洲一些国家,对于生命线工程、防疫设备设施储备和养老健康保障等方面,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 4.欧洲疫情的重要下降拐点即将到来,这对于欧洲以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都是一个重大的、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稿件 | 维润赛润资讯 原题 | 欧洲疫情,究竟和谁在战斗? 编辑/审核:And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