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向清欢,诗人王维历经悲伤和痛苦,最后回归了清净的禅心

 爱读书的二小姐 2020-04-13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维,有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有过意气风发的少年,最终不敌背后的暗箭,被莫须有的罪名无辜拉下水,从高位跌落,成了一名灰头灰脑的小仓管。

公元725年,这是王维辛辛苦苦熬的第四年,想到蹉跎了年少的好时光,他不禁悲从心来。这时,远处传来一个好消息,原来是唐玄宗大赦天下。王维喜极而泣,终于可以回到家中了。

归家的王维娶了个门当户对的妻子,过上了琴瑟和鸣的生活。此时他的心底渐渐平静下来,没有了少年时的锐气,倒添了些许的沉稳。

可惜命运弄人,就在王维以为能从此安静度日的时候,妻子和孩子却离他而去,留下了挖心蚀骨的伤感。三十岁的王维站在命运的门槛上,因为心痛而说不出话来。

诗人遇此,大抵会把悲痛化为诗词,比如苏轼感人肺腑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但王维不同,他似乎淹没在悲伤,他就那样一整天茫然地坐在庭院里,一动不动。而后来,他终身都没有续弦。

在这样那样的生活暴击后,王维重新回到了官场,担任右拾遗。好像是命中注定,一年后他再次被诬陷降职。这次,他被贬到边疆。走出中原的他,感到内心油然而生的荒凉,却也正是这稍纵即逝的感觉,让他不禁纵笔一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谁都想不到,气壮山河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却成了王维回首告别尘世浮华的宣言。因为看开了,原本郁结于心的一股闷气,刹那间消散,成了豪放大气的诗词。

从此王维开始吃斋饭,穿素衣,他走出人世的繁华和沧桑,倚着柴门,安静地听暮蝉的叫唤。在周遭的宁静中,他发现了以前没有领会到的快乐,心境也慢慢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像自由飘飞的落叶,和漫天舒展的浮云。

历经磨难后,王维回归了清净的禅心,他眼里的山是山,水是水,青山绿水,安宁而幽静。成功过,失意过,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再是什么事,就仿若那拂过的衣袖,轻轻地扫过。

无情的遭遇在他的诗里鲜少提及,内心的痛苦在他的笔下不见端倪。或许,他早已放下,放下那不该有的牵挂,放下那浮世中的爱恨情仇。所以后来王维的诗里,大多是花是鸟是山是水,是吹散愁云的清风,是笼罩大地的皓月,是清丽悠扬的笛声,是清澈欢快的溪流。

心向清欢,那是最后的王维,留给这个世界的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