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笔记】家庭教育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和善书屋 2020-04-13


张旭玲老师:

  信息社会的发展会让很多职业消亡,也会催生出新的行业。从人工智能的出现到生命科学的发展,再到大数据,信息社会发展之快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为了给孩子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为了给孩子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信息社会的发展会让很多职业消亡,也会催生出新的行业。从人工智能的出现到生命科学的发展,再到大数据,信息社会发展之快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信息大爆炸深深影响了我们的娱乐生活。通过软件,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结交朋友。随着AR、VR这类虚拟现实设备的出现,甚至可以把游戏从虚拟空间投射进现实世界。在一些学校,老师利用专业软件,可以在虚拟世界做化学实验,可以实现过去只能在脑海里想象,却无法实现的场景。信息社会极大丰富了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从各个角度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

信息社会包罗万象,很多知识已经超出了课本所学。无限联通让社会分工无限细化,线上沟通,虚拟协作,创新思维,精确表达……这些新鲜词汇描绘了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常态。随着5G的普及,万物互联即将成为现实,海量信息流将充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甄别、信息整合将成为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信息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个人的独立思考,更强调思维逻辑。所以,在学习之外,家长还需要培养孩子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其他能力。

创新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激情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专注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这两点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对一件事保持持久的兴趣。创新不同于想象力,想象力可以天马行空地创造,而创新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新还要博学,了解其他人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所以,创新就是通过前期大量积累,进而实现突破的过程。这种积累往往是长期而枯燥的,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吸收历史、哲学、经济、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本质,进而形成多学科思维,即对同一件事运用不同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发现人所未见的不同之处。

学习思考让孩子洞见事物的本质。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看书是一种学习,旅行也是一种学习,无论看书还是旅行,或者其他积累知识的方式,都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而思考则是在吸收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地。看到一朵花,知识能让人识别出是什么品种,思考则让人知晓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有些孩子喜欢提问题,比如玫瑰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提问是串联知识的途径,通过问题将“因”与“果”联系在一起,通过问题向既定的秩序提出挑战。鼓励孩子提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竞争力。但是,也要警惕不要因此走入另一个极端——凡事都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年纪小的孩子不能像成年人那样逻辑清晰的进行成熟地思考,意识不到自己的选择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既不能包办替代,凡事替孩子拿主意,也不能给予孩子过多选择权,要做到张弛有度,不走极端。

沟通表达让孩子展示自身的价值。会讲话的人不一定是受欢迎的人,善良才是社交能力的基础。而沟通也不是口若悬河,有时候,善于提问更能让对方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沟通也是一种情绪管理,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识别对方的情绪,进而施以影响。

培养孩子的游戏感与设计感。在信息社会,新媒体异军突起,通过各种手机app占据了我们的业余时间,只要能上网,就绕不开新媒体的影响力,所以在信息社会,会讲故事是一项重要的能力。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审美水平也逐步提高,不但要能说会道,还要能写会画,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也是信息社会生存的加分项。在信息社会,还要激活孩子的思维,减少规则对孩子的束缚,充分发掘孩子的潜力。信息社会还会延长人们在虚拟世界停留的时间,这可能导致孩子失去与现实社会的连接,所以家长还要给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孩子的生活有激情,有乐趣,避免做一个宅男宅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