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肯定一点,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 劳动分为体力与脑力劳动,社会分工决定了有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有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虽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得到的劳动报酬却差距很大,这种现象自古至今都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中,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从事粗重体力劳动的人多一些,是简单的劳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谁都能干,得到的劳动报酬相对复杂的脑力劳动会少很多。 市场供求机制决定了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出卖廉价的劳动力。用工单位需求与劳动者供给不平衡,供过于求时,用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劳动剩余价值,降低生产成本,就会压低劳动者工资,降低用工报酬,因此,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不能得到同等的相应的劳动报酬。这也是普遍现状。 应该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是纯粹的体力劳动。过去的农民种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二牛抬杠落后的生产方式,现在随着现代化机械化的实现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方式减轻了劳动量,减少了劳动投入。但农民的收入一年下来除掉农药、化肥等成本费用也所剩无几。 在自身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没有学历,再没有一定的技术专长,也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劳动报酬,所以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劳动报酬也就随之而提高。随着我国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逐步缩小以至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达到体力劳动报酬与脑力劳动报酬完全平等。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体力劳动者生活比较艰辛,也不富裕,但他(她)们的辛勤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她)们甘为孺子牛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赞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