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 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故事 ——访江油市第一中学勾红蔚

 山人何恒 2020-04-13

学校    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故事

——访江油市第一中学勾红蔚

勾红蔚,男,获理学学士学位,江油一中校长、党总支书记,四川省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绵阳市劳动模范、十佳校长、明星校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文化最有生命力的核心就是故事,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学校,必然是一个有精彩故事的地方;一个有思想的、有创新的校长,必然是一个有故事的校长;一个受学生喜爱和欣赏的教师,必然是一个有故事的教师;一个有精彩人生的学生,必然是一个有故事的学生……


采编:勾校长,你好!据悉你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校长,在你的办学过程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些?

勾红蔚:大家好,很高兴和你们交流。人生本身就是故事,每个校长,每个老师,每个学生每天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学校是一个流淌故事的地方。我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学校的故事。

采编:你是盐亭人,生长在农村,从小经历了很多磨难,在艰难的环境里你有现在如此精彩的人生,一定有动人的成长故事?

勾红蔚:我出生在四川省盐亭县的一个小山村,祖父解放前是当地的地主,外祖父曾担任过民国政府的保长。这样的家庭成分,让我们一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备受冲击。我非常感激我的“第一任老师”我的母亲,母亲曾读过几年私塾,积累了大量的三国故事,什么“桃园三结义”、“关羽败走麦城”、“白帝城托孤”,儿时的我觉得母亲就是一本永远也讲不完的三国故事,是她用她的坚强和故事让我们度过了那个艰难的岁月并伴随我成长,激励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受到怎样不公正的待遇,都不能向命运低头。也成为我走上工作岗位27年来的制胜法宝。

采编:江油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历经百年岁月沧桑,如今是青春再发,正书写着教育传奇。百年来,也一定有着丰富的传奇故事,从百年办学中你有怎样的思考?

勾红蔚:是的,江油一中是一所有着红色根基的学校。2014年10月2日,我们江油一中隆重举行了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学校创建于1914年,首任校长是知名学者李宗吾。1927年,教务主任张秀熟在校内建立了龙绵地区第一个中共地下党组织——中共成都特支省二中支部。1935年4月18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指挥部移师省二中校内,长达一个多月。百年来历经29位校长,培养了无数的学子,为社会输送了无数的人才。

在一中百年校庆后,作为第29任校长的我,也认真的翻阅和审视了学校历史,在近几十年中,中国一千多所高校,没有一所高校的校长、党委书记是从江油一中走出去的;没有出一个两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没有出一个省委书记、省长、部长这样的高级领导。而天津南开中学一百多年来桃李广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在政界,涌现了两位共和国总理、9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40余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学界,为57位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培养了以三任清华大学校长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一百年来,我们江油一中为什么没出现一个杰出的人才,我们的办学应该是有问题的。

采编:你从大学毕业就来到江油一中,至今已经27年了。如今,你站在校长位置的高度,从学校办学历史中进行反思,并寻求破解之策。请从你的经历中谈谈你的思考和探索?

勾红蔚:应该说我对教育的思考有两个阶段,2006年前更重视学生改变生活状况,农村的孩子的现实问题就是脱农皮,让学生能考入大学就是学校教育的目标。2006年后,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我认为一所学校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各方面的人才都应该有的。我常思考:“一个人读书的分数对人生影响有多大,是不是成正比?”一个人的成长就如一棵树一样,不能只有树干,还应有枝叶,越是高大的树,枝叶越茂盛。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关注主干而忽视枝叶,只注重文化课程的分数,而忽略了德育和其他技能的培养。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提出了江油一中在新一轮发展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和谐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同时在三个重要层面提出了“管理重在办学品质的优化,德育重在师生品行的塑造,质量重在办学品位的提升”的工作策略。这就是“三本三品”。江油一中女子足球队的组建,是一中人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决策上迈出的第一步。建队以来,培养国家运动健将1人,国家一级运动员20余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00余人,4人免试被知名大学录取。张琳艳入选中国女足少年队,成为2013年四川省唯一入选队员。通过“三本三品”教育理念在一中教育实践中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连续9年获绵阳市综合评价特等奖,连续7年位居绵阳市省示范高中首位。特别是2013年,刘峻豪以总分669分的好成绩勇夺四川省文科第一名,成为江油市第一位高考“省状元”。2015年高考重本上线首次突破400人大关,达到456人;本科上线首次突破1300人大关,达到1330人;王品、兰起丽被北京大学录取;空军、民航招飞5人体检过关、文考上线(4人上重本线)。

但在江油一中,学生的“成才渠道”已不仅仅是高考这一根独木桥了,学生多渠道发展格局已经显现:江油一中每年有10人以上学生获省艺术人才大赛等级奖,每年有50人左右艺体特长生考入专业院校。特别是2008年毕业的学生王言,本科毕业后直接签约中央电视台,成为新闻频道的新闻主播;2010级毕业学生郑兴琦回江油举办个人音乐演唱会,夺得2013年香港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去年,刚毕业的学生白举纲夺得2013年快乐男生季军。

采编:学校的发展永远是一个连续故事,江油一中“三本三品”就是一部探索者的故事。教师永远是学校故事中的重要角色,请讲讲老师的故事。

勾红蔚:在新教师培训时,我给老师发一张白纸,让他们按照一定顺序写出记忆里永远不会忘记的5位老师,然后再配上为什么记得的原因。结果很有意思:有些老师写的很好很多,有些老师就只写得出2、3个。我告诉新老师们:你排第一的老师,你们之间一定有故事,这个故事是怎么样的,只有你自己清楚。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一般都会经历100多位老师的教育,为什么现在就只写得出这么几个?今天,你们也即将成为老师,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你的教育,通过你和学生几年的接触,让学生再过几十年可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试想,如果几十年后,没有学生记得你,到那时,你还觉的自己的教师生涯是伟大的吗?

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尊重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后勤人员。我们学校每年要组织合唱节,全体学生都要参加,我们的老师也全员参与。大家都登台表演、展示,老师们非常感动,尤其是临聘人员,觉得自己很有尊严。教师节表彰先进,受表彰的人有5、60人,其中临聘的有18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受到表彰的,没受到表彰的临聘人员都非常高兴,因为学校非常重视他们,哪怕是扫地,自己也感到高尚,因为受到了尊重。有一个临聘人员受到表彰后,拉着我的手说:“没想到我一个临聘人员也能得到这样高的荣誉,我们会给学校、学生更好的服务。”

采编: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角,学生的故事也是最动人、最精彩、最有魅力的部分。

勾红蔚:学校的根本是立德树人,我们的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因此,我们培养的人首先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个有一、二项技能的人,这样的人才能顺利的走上社会,融入社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我们现实的教育,走出校门的学生往往是除了能用分数评价他们外,无法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我在办学时,非常关注学生在学校成长的质量,建立良好的成长生态园,把学校这片天地还给学生,自己能给学生搭建多少成长的平台就要去搭建多少。

2012级学生白举纲就是一个有故事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帅气,很阳光的男孩,一天他在校长办公室找到我,说想组建学生器乐社,当时我很诧异,但马上就爽快的答应了他,只是对他说,学校可能拿不出多少钱来购置设备,他说我们自己准备器材,学校给我们提供活动时间、场所就行。就这样,江油一中第一个学生器乐社成立。2013年,19岁的白举纲用一首原创歌曲《乘着破船回家》打动评审,陈坤说他的演唱直击人内心,他凭个人实力成功晋级快乐男声全国三强。这个器乐社目前发展非常好,很受学生欢迎。

罗艺峰这个名字也许大家有所耳闻,2011年9月13日就要年满18岁的江油一中高三学生罗艺峰利用16天假期,从四川江油市出发,仅用了300元钱,沿黄河逆流而上途径陕西、内蒙和宁夏的19个城市,行程2100公里,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给自己一个充满意义的成人礼。在他成人礼后,他把一份《罗艺峰阶段性人生报告》庄重的递到了我手中。我认真的阅读了这份厚厚的手写复印册子,他用“昨天”、“今天”、“明天”三个章节对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时行了回顾、总结、展望。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学生成长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有这样一句给我的印象特深:“站在十八岁的舞台上,看看过去,自己似乎并未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但这不能阻碍我面对那崭新的未来。”

寒暑假,我不主张给学生安排繁重的作业,但要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年暑假期间,含增的两个学生为社区义务服务半个多月,他们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提供服务,得到当地百姓高度赞扬。开学时,社区的领导专程到学校送来两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近年来,像张琳艳、王言、白举纲、罗艺峰这样的学生在江油一中有很多,江油一中学生的故事丰富多彩,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故事。

采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交集是永远的课题,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在如今这个社会背景下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烦躁、急功近利,学校和家长之间也应有许多故事?

勾红蔚:是的,家长和学校都希望学生成才这一目标是一致的,但方法和价值取向不完全一样的。我常给家长讲,孩子不是家长的,将来是社会的公民,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是有艺术修养的人,因为艺术让人懂得真善美。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是热爱亲人的人,因为懂得爱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要求学生在假日里给家人煮饭、洗衣服、做家务。

这里有一个不得不讲的故事。在去年高考前,一个成绩相当好的学生,因为自家小区住宅楼上有一家装修,声音很大,影响孩子休息。老师建议这个学生到学校和同学一起住,但家长认为在学校会受到影响,于是就去住宾馆,孩子始终不适应,于是换了一家又一家,江油五星级的宾馆都住了,结果孩子还是不能很好的休息。在家长的折腾下,这个学生考场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这种例子很多,也很让学校纠结,家长任性的结果是给孩子带来终身遗憾。

好的故事,讲的人娓娓道来,波澜不惊;听的人如痴如醉,心领神会。有的故事,时过境迁,仍然像陈年的老酒,又醇又香。百年来,江油一中留下了许多故事,故事里流淌着生命的气息,那正是“教育”。

                                     

                                                     (采编:何贵林   2016年1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