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本系列基于实地考察写就 二、龟兹至碎叶的这条交通线,是唐朝丝绸之路的重要路线 唐朝统治西域的安西都护府首府在龟兹,而碎叶是有驻军的“安西四镇”中最西的一座,是唐朝在中亚的前沿阵地,因此龟兹至碎叶的交通就是唐朝丝绸之路常用的重要路线,也是李白回到中原最可能走的道路。 龟兹经凌山(勃达岭、别迭里山口)至碎叶的路线 地图来源于:侯杨方《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 龟兹位于今天新疆的库车附近,地处天山南麓的南疆,而碎叶位于天山北麓,因此这条道路必然要翻越天山。早在唐朝统治西域之前,玄奘就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春天走过这条道路,而且有详细的记录: (跋禄迦)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玄奘目睹的“石碛“,远处V字型山谷即通往别迭里山口 2015年4月拍摄 跋禄迦国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一带,它与吉尔吉斯坦相邻,以天山主脉为界,凌山即是位于中吉边界线上的别迭里山口,就是传统道路从南疆翻越天山的最重要山口。我曾于2015年春天考察过这段道路,山南是布满灰黑色石头的戈壁,即玄奘所言的“石碛“,别迭里山口积雪及膝,我们是同一个季节,玄奘翻越之难可见。玄奘春天冒险翻越别迭里山口,遭遇暴风雪,随行者冻死者“十有三四”。 春季积雪数尺的别迭里山口 2015年4月拍摄 汉唐时期的别迭里烽燧(边防哨所) 2015年4月拍摄 玄奘翻越了凌山,就到了吉尔吉斯坦境内。天山并非是一道山,而是层层叠叠的数道山,山间尤其北麓因降雨丰沛,有大片草原、森林,是天然的优良牧场,因此玄奘越向北心情应该越舒畅,他花费七天终于穿越天山,然后就遇见了自然界奇观——大清池,它就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湖伊塞克湖(湖面海拔1603米): 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东西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汩淴。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天山北麓的丝路古道(从别迭里到伊塞克湖) 2019年7月拍摄 以下是我随手拍摄的天山北麓丝路古道(从别迭里到伊塞克湖)视频 未完待续——楚河谷地:历史上汉唐的屯田地,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农业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