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海洲咳喘病经验

 神秘的侠客d83f 2020-04-14

谢海洲自序

我出身悬壶世家,年少时在农村行医课

业,及长来到城市,靠自学及遥从(函授)学习。自1945年师从本草文献家赵烯黄教授,眼界大开,又经其介绍师从江南名医武进徐衡之先生,以后得以聆听丹徒章次公先生教诲,医术得以提高。

我自1978年带研究生以来,至1992年离

休,共带研究生16名。1995年全国遴选第一批五百名师带徒导师,我有幸带王承德、王维国二徒,不幸的是王维国因脑血管病未及结业而病逝。王承德独自承担重任,学徒期间勤勤恳恳,孜孜以求,对临床体会阐述深邃详尽,深得我心,故予以期许赞扬。

第三批师承,我的二位学生张华东、赵冰

协助整理书稿,使本书更臻完善,达到预期效果,爱为之前言。

谢海洲

2005年7月10日

咳喘病既可由于外感所致,又可由内伤所发,其病有虚有实。历代以《金匮要略》论述最为完备,大体可分为寒性与热性

咳喘。寒性咳喘分寒饮郁肺、外寒内饮、寒饮兼热;热性咳喘可以分成虚热咳喘、伏饮郁肺、痰饮咳喘、阴邪夹热、水饮内结、饮停胸膈。

1.《金匮要略》对咳喘病的认识

1.1《金医要略》辨治咳喘仲景对于咳喘病的病因病机。分型辨证论治有着深刻的认识。《金匮要略》将咳喘病辨证分为11个证型,且加以论治:寒饮郁肺选用射干麻黄汤以散寒宣肺;痰浊塞肺选用皂荚丸以宣壅导滞,利窍涤痰;风热夹火上逆选用

越娜加半夏汤以宣肺泄热,降逆平喘;外感风寒,内郁化热选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以解表化饮;肺胃津伤,肺气上逆选用麦门冬汤以清养肺胃,止逆下气;饮邪上乘,胸阳痹阻选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以宣痹通阳,豁痰利气;膈间支饮,虚实错杂选用木防己汤以通阳利水,补虚清热;饮热郁肺,腑气不通选用厚朴大黄汤以逐饮荡热,行气开郁;饮热肺壅,肺气郁闭选用掌劳大枣泻肺汤以泻肺逐饮;阳虚寒饮内盛选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

通阳散寒,化痰止咳;饮积胸胁,正气未复选用十枣汤以攻逐水饮,补土制水。

1.2《金匮要略》治痰饮之法《金匮要略》根据痰饮的不同分布部位,将其分为痰、悬、溢、支四饮,其治痰饮之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温化即温阳化饮;宣散即宣肺散饮;通利即通阳利水。温化包括温肺化饮,代表方剂小青龙汤;温中健脾,代表

方剂苓桂术甘汤;温肾化气,代表方剂肾气丸。宣散包括发汗兼清郁热,代表方剂大青龙汤;发汗兼化里饮,代表方剂小青龙汤。通利包括健脾利水,代表方剂泽泻汤、苓桂术甘汤;化气利水,代表方剂五苓散;泻肺开闭,代表方剂葶苈大枣泻肺汤;前后分消,代表方剂已椒苈黄丸;益气通阳,清热利水,代表方剂木防己汤。

2.咳喘病的五脏辨证

按照五脏配五行的理论,遵五行五脏的生克乘侮关系,咳喘病虽然以肺脏表现为主,但其病因病机与其他脏腑有着重要的联系,尤以脾、肾为重。五脏咳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已有论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主吸气,肾主纳气,金水相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所以肺虚咳喘宜益气止咳,固表止汗,用玉屏风散加减。脾虚咳喘,多因脾虚痰湿犯肺而致咳喘,宜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平喘,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肾虚咳喘,多由肾阳虚寒,肾不纳气致咳喘,宜温肾补虚,纳气平喘,选用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或肾气丸。肝虚咳喘,为肝气郁结,久则化火,火气上逆犯肺,宜疏肝解郁,理气平喘,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心虚咳喘,多为心阳虚,由于心阳不足,水气凌心而致咳喘,宜温通心阳,化气行水,用真武汤加味。

3.外感咳喘治宜

外感咳嗽为内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治疗多采用宣肺、化痰、降气、平肝、滋阴之法。感冒以发热症状最为常见,治疗时应该注重宣肺,有咳嗽宜宣肺而忌敛肺。哮喘应分缓急,上实下虚,丙有伏饮,加以外邪引动,当宣肺排痰,健脾化费,以清肺系;缓则标本兼治,治标当洁净肺之气道,治本应健脾化痰,补肾纳气,绝痰之源。按照外感咳嗽病机转变,治疗应该分为宣、降、润、收四步进行,宣用桑菊饮,降以苏子降气汤,润予养阴清肺汤,收选五味子汤。

介绍一方止嗽散的用法,《医学心悟》止嗽散,“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因此,该方在临床中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其一,六淫咳嗽皆可用,五脏六腑亦可用;其二,实证可用,虚证亦可用,阴虚内热者朝用地黄丸,午用止嗽散去荆芥;其三,凡风寒、风热、表症初起、寒热夹杂、咳嗽多痰、干咳少痰、咳而兼喘均可用本方;其五,外感风寒湿热皆可使用止嗽散加减。

此外病证,其燥者用桑杏汤,寒者选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火者初以黛始散合泻白散,继以千金苇茎汤加沙参麦门冬汤,胆病吐黄水味苦者,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咳嗽乃肺气失于宣降,止嗽散中桔梗宣肺,白前降气,紫苑、百部、炙甘草祛痰止咳,荆芥疏风解表利咽。以风寒为例,风寒由口鼻而人,肺卫受邪,肺气郁闭不得宣通而咳嗽;风寒上受,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咽痒;肺气受遏,津液不布,聚液为痰,色白稀薄;风寒外束而头痛,肢体酸楚,寒热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4.支气管扩张的辨治

支气管扩张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多为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破坏气管壁,使管腔扩张变形而成,多在儿

童和青年起病,临床以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反复咯血为主要表现。支气管扩张急性期,一要控制感染,治疗以清热解毒;二要排痰,治疗以清肺化痰;三要止血,宜凉血止血。支气管扩张慢性期即缓解期,应该益气养阴,清肺化痰,常用方剂百合固金汤。

5.肺炎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在中医中属于热性病,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方证有以下几首:

5.1麻黄汤方证发热,胸闷气粗,恶寒,无汗,颈项强,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麻黄10g,桂枝6g,杏仁10g,炙甘草3g。

临床应用要抓紧时间,及时用药,快速退烧,缩短病程。

5.2大青龙汤方证发热恶寒,身痛身重,无汗出而烦渴,舌苔白,脉浮紧。

麻黄18g,桂枝6g,杏仁6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3g,生石膏45g。

该方发汗清热效果好,里热盛时重用石膏,发病1~7日均可使用。

5.3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方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或纳差恶心,咳嗽胸闷,舌苔白腻或黄,脉弦细数。

柴胡24g,党参10g,黄芩10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4枚,半夏12g,生石膏45g。

临床用于治疗肺炎2~7日,咳嗽胸痛者加桔梗、杏仁;口渴心烦者加竹叶、麦冬或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5.4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方证小柴胡汤证若大便干燥,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常用于治疗肺炎3~4日,发热不退,口渴者加麦冬、生地;大便秘结者加芒硝12g冲服。

5.5千金苇茎汤高热寒战,咳喘气促,咯腥臭脓痰,胸闷作痛,不能转侧,口干咽痛,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滑数。

5.6大承气汤方证潮热汗出,身痛身重,不恶寒,腹胀满,短气,喘息,大便秘,腹痛拒按,烦躁口渴,昼夜思咳,甚至神昏澹语,舌质红,舌苔白厚干,脉弦滑数。

大黄12g,厚朴18g,枳实10g,芒硝18g(分2次冲服)。

多用于肺炎2~3日,尤以老年人为多用。

以上是见到三阳方证,若见到三阴方证,如麻黄附子细辛汤、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方证,依证用方,即生捷效。

6.治疗燥咳

治燥咳可用射干麻黄汤、杏苏散、止嗽散、二陈汤加四妙散(金水六君煎)等方剂。

常用的症状治疗药对配伍有:

温燥:桑白皮一竹茹,钩藤一薄荷,浙贝母一枇杷叶。

凉燥:荆芥一防风,射干一麻黄,白芥子一苏子,法半夏一杏仁,白前一紫苑。

伤阴:北沙参一麦冬,石斛一玉竹。

发热:生牡蛎一炙鳖甲,青蒿一地骨皮,知母一黄柏。

腹胀:陈皮一厚朴,木香一砂仁,乌药一大腹皮。

鼻塞:辛夷一苍耳子。

湿盛:茯苓一香薷。

咽喉红肿:牛蒡子一蝉衣,桔梗一甘草。

脾虚气虚:党参一白术,茯苓一山药,厚朴一扁豆。

肺肾虚:熟地黄一当归,法半夏一陈皮,党参一黄芪,百合一玄参,北沙参一麦冬,石斛一玉竹。

注本文选自《谢海洲验案精选》(张华东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