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很多练养气功的人并没有把马老的书仔细的看几遍。气功养的是人的五脏六腑。而跑步,游泳,打球这些运动锻炼的是人的肌肉,消耗的是人的气血,虽然对人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好处,但是消耗气血太大,对五脏六腑的养生没有什么好处。 人说静是练出来的,不是强迫静就能静下来,练的时间长了杂念就少。 做到松静自然,如果做不到那练功效果便微乎其微。其次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我觉得呼气要符合自己的肺活量,呼八分留两分。然后要和呼气速度一样慢慢吸入,如果你呼得过了,就会迫不及待一下吸入,就会变散了。而且注意嘴微闭,用鼻子吸。上述是自己的练功感受。松静自然是为了‘平衡’,气功的目的也是‘平衡,这个‘平衡是全方位’的,平衡也是人的健康状态。所以松静自然是练功初始也是最后目标。而松静自然不是想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初期我们肯定达不到,咋办。一个字练。 这牵涉到一个真实知识的问题,首先练气功不像有的人宣传的那样,只要练气功,都是舒服的,只要出现不舒服就是练错了,出偏了。这是最大的谣言。其次,练习时或者练习后不舒服是好事,疏通了经脉才会出现,好比修路修个坑首先要把坑掘大才去修补,这样才会补得牢,所以,有点不舒服,睏,多大的事?这点苦都受不了,趁早不要练了,可是不吃药靠自我锻炼寻求健康的,那个项目不吃苦,相比较,气功是受苦最小的项目。 刚开始做不到腹式呼吸就用平时的自然呼吸,练久了就会呼吸变长,循序渐进,意念还是放在呼气上,吸气不用管,呼气时收腰,等到气尽肚子自然鼓起气从鼻中自然下来了。再就是预备式很重要,调型和调息,进入练功状态,最后把收功做完。 六字诀不是字音,是气流声,是六种意境,中国文化是象型文化,如文字,中药、气功,都离不开意境。 当你结束发音准备吸气的时候,吸气同时全身放松,特别小腹放松非常重要,然后自然吸气,不要刻意控制吸气长短和注意吸气。 有意呼无意吸的精髓是呼时集中注意力,而转换成吸的时候意识做到若有若无状态,也就是似有非有,尽可能忽略,高手可忘息。马栩周老师也讲过,呼有意吸无意,说的意思就是放松。 哪种发音都有一定道理,只有多数人总结才能确定哪种发音好。发音时一定要用收腹提肛之力把气顶出来,而不是用嘴巴把气拨出来。边呼边收腹提肛门,一收腹就觉着缩肾了。 练功进入气功态很重要,练功的前奏是要心平气和、心情快乐,凝神静气,神不外驰,就是要收心。然后要松静站立,高度安神、安静后,进入气功功能态后,才练正功。练一遍六字诀,平衡脏腑阴阳后,再可以交替练习呵、吹。但这个要自己体悟才行。是依水火相克来练习,以达到水火既济。关键的要心息相依,水往下流,火往上升,如果水火分离,就会更睡不着,要火往下走,水向上流,水火交融,才能睡得舒服,才能达到深睡眠。重视收功。收功让气息归元,要保持松静站立,调息,精神内守五分钟,恢复自然常态。 练气功真的不能房事,不然怎么学气都不满。中医讲气血,气很重要,正气足了,什么邪都退了。吃完讲不究。 另外,初学者的意念力不够强大,身体内的真气还未凝聚,这时想领气效果不好不说,还会有一定的风险,所以马老的书,以及教功时,从不公开说领气问题。
|
|